张璁简介
捡到东西不还是什么行为-
2023年2月4日发(作者: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警句)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 第28卷 第5期
试析嘉隆万时期内阁特征
邵宪振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 要:内阁作为文官集团当之无愧的首领,在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而内阁权力地位尤以嘉隆
万时期最为突出。嘉隆万时期是内阁高度发展的典型时期。内阁之所以在嘉隆万时期有突出的发展。是有特殊的
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伴随着内阁地位的突出,内阁首辅独尊地位越来越显赫。内阁权压六部,内阁之中首辅地位
高于次辅,次辅又高于群辅,首辅次辅将群辅视为自己的僚属,使得阁臣之间相互倾轧之风越来越强烈。
关键词:嘉隆万:内阁:首辅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40{2011)一05—0136—03
嘉隆万时期是内阁高度发展的典型时期。特征一:据
《明史・职官志》记载,内阁在“嘉隆以前,文移关白,犹称翰林
院,以后则称内阁矣。”即从这一时期开始内阁始有自己独
立的名称。并且据《世宗实录》记载嘉靖皇帝“以内阁规制未
备,命太监高忠率官匠诣阁,相计修造事宜。乃与大学士李
时等议,以文渊阁之中一间,恭设御座,旁四间各相隔,而开
户于南,以为阁臣办事之所。阁东诰勃房内装为小楼以贮书
籍,阁西制勃房南面隙地,添造卷棚三间以容各官书办,于是
阁规制视前称完美矣。” D表明内阁制虽然从永乐时期就开
始实行,但是直到这时,阁臣们才有了自己的办事地点,内阁
的名称在官方文书中才正式取代了“文渊阁”。特征二:内阁
在这一时期不但有了自己独立的名称和独立的办事机构.而
且阁臣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阁臣“朝位班次.俱列六
部之上”②。这时期的阁臣,不仅有票拟之权.而且还可以实
际兼署部院之权,专制诸司。特征三:出现了像张璁、夏言、
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一批赫赫有名的内阁首辅,他们
虽无丞相之名,却有丞相之实。皇帝倚任首辅佐理大政.阁
臣中形成了首辅独尊的现象。
内阁之所以在嘉隆万时期有突出的发展。是有特殊的历
史条件所决定的。
首先是来自先朝的教训。明武宗时期宦官刘瑾擅权.危
害朝廷,作恶多端。仅贪赃枉法一项,据《国榷》载查抄刘瑾
家,共搜得“黄金廿四万锭又五万七千八百两,元宝五百万
锭.银八百万锭又百五十八万三千八百两、宝石二斗,金甲
二,金钩三千,金银汤鼎五百,衰服四,蟒服四百七十袭,牙牌
二柜,金龙甲三十,玉印一,玉琴一,狮蛮带一,玉带四千一百
六十。又得金五万九千两,银十万九千五百两。”@,后尽管在
正德五年借宦官集团内讧诛除刘瑾,但是宦官专权的局面并
没有太大的改变。《明通鉴》称:“时瑾虽诛而张永用事,政仍
在内,魏彬、马永成等擅窃威柄,阁部仍敛手而已”@表明朝政
仍由宦官把持,加重了社会危机的爆发。
其次是武宗去世之后世宗即位之前以杨廷和为首的内
阁的果断作为赢得了好评。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明武宗
病死于“豹房”⑤。武宗无子也没有指定接班人,造成了皇位继
承上的空白。这对于封建国家来说无异于一场严重的政治危
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种政治危机更加严重.因为在武
宗死后,外有江西宁王朱宸濠企图叛乱争夺皇位.内有武宗
宠信的江彬、钱宁等阴谋发动叛乱谋取皇位。根据商周以来
形成的宗法制旧制,皇位的选择首先是孝宗一系.明孝宗有
两个儿子,武宗朱厚照是长子,但是孝宗宗次子朱厚炜早亡.
武宗无后,因而孝宗一系就没有皇位继承人了。上推至孝宗
之父宪宗,孝宗是宪宗的第三子,第四子是兴献王朱佑杭。他
的长子是朱厚熄。按照封建帝王继承的惯例,朱厚熄应该是
皇族中合法的皇位继承人。但是皇位继承人选定不等于已经
继承了皇位,还要有各种政治势力的支持。明史载:“谷大用、
张永至内阁,言帝崩于豹房,以皇太后命,移殡大内,且议所
当立。廷和举《皇明祖训》示之日:’兄终弟及,谁能渎焉。兴
献王长子,宪宗之孙,孝宗之从子,大行皇帝之从弟,序当
立。’梁储、蒋冕、毛纪(俱为当时阁臣)成赞之,乃令中官人
启皇太后,廷和等候左顺门下。顷之.中官奉遗诏及太后懿
旨,宣谕群臣,一如廷和请,事乃定。”‘ 廷和以内阁首辅的
身份,积极促成世宗由外藩人暨大统,建立首功。并取得了内
阁对皇权的指导权。
在应对江彬叛乱的问题上,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果断采
取措施,削弱了江彬等人的政变力量,缓和了日益严峻的内
部矛盾。史载:实行京师戒严,“选各营兵,分布皇城四门、京
作者简介:邵宪振(1985一),男,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2009级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
・136・
城九门及南北要害,厂卫御史以其扦搬。”同时以遗诏的名
义“命罢威武营团练诸军,各边兵人卫者俱重赍散归镇,革皇
店及军门办事官校悉还卫,哈密、吐鲁番、佛郎机诸贡使皆给
赏遭还国.豹房番僧及少林僧、教坊乐人、南京快马船诸非常
例者,一切罢遣 ,“释南京逮系囚,放遗四方进献女子,停京
师不急工务。收宣府行宫金宝归诸内库,中外大悦。旧由于
杨廷和等人在军事政治上举措得当和人心所向的形势,遏制
了叛乱的爆发。
第三是当时严峻的政治形势要求内阁站出来承担更多
的社会责任。刚刚经历了正德年间宦官专权所造成的严重
祸害。因而在世宗即位之初,廷臣们要求归政内阁的呼声便
极为强烈。当时的兵科给事中夏言上疏陈说:“正德以来,壅
蔽已极。今陛下维新庶政,请日视朝后,御文华殿阅章疏,召
阁臣面决。或事关大利害,则下廷臣集议。不宜谋及亵近,径
发中旨。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绝壅蔽矫诈之
弊。” 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迎立之首功,又由于世宗是以
外藩人继大统,对原来宫内的宦官集团没有多少了解,因而
宦官集团的势力很快就受到了抑制。《明史》载:“世宗习见
正德时宦侍之祸,即位后御近侍甚严,有罪挞之至死,或陈尸
示戒。张佐、鲍忠、麦福、黄锦辈,虽由兴邸旧人掌司礼监,督
东厂,然皆谨饬不敢大肆……故内臣之势,惟嘉靖朝少杀
云。”@
因而嘉靖初年。阁权权力得到了迅速扩大。“六卿分制”
的体制开始变为内阁首辅权压六卿的格局。
嘉靖六年(1527),世宗升因议礼而受宠信的兵部右侍郎
兼翰林学士张璁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直文渊阁,
并且世宗皇帝特许张璁兼掌都察院事。内阁阁臣兼掌都察
院事,这在嘉靖朝以前的明朝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因议礼而
受宠信的桂粤、方献夫人阁后亦兼掌吏部。这就打破了内阁
设立之初所规定的阁臣不得兼领铨选或者兼掌都察院的f日
制,为以后内阁首辅控制部院开了先河。张璁从进士上书议
大礼开始,到人阁官居二品为止,前后只有六年,超擢之速,
是异乎寻常的。由此可见世宗对他宠信之深。张璁入阁后根
本不把首辅杨一清放在眼里,时“杨一清为首辅,翟銮亦在
阁,帝待之不如璁。尝谕璁:‘朕有密谕毋泄,联与卿帖悉亲
书’。” 德正是凭着他与世宗的这种密切关系,最终将杨
一清挤走,取而代之,成为首辅。辅不仅主票拟,而且在内阁
中处于专断的地位。《明史》称:“孚敬颐指百僚,无敢与抗
者。” 孚敬还内阁,事取独裁,(李)时不敢有所评议”,“时随
孚敬后,拱手唯诺而已。” 另一阁僚翟銮亦“谨事之”,“独无
所言”。”而张璁自己在《任用宜择》疏中论及历代宰相时竟
宣称:“今之内阁,犹其职也。皇上责以调元赞化,可谓得任
辅相之道矣。” 这实际上是以宰相自居,这是自永乐肇建内
阁以来所未有的。可以说张璁是嘉靖朝首辅权威地位的奠
定者。继张璁之后的首辅如夏言、严嵩、徐阶,均专制阁僚,
权压六卿。其中严嵩在阁二十一年,握权最久。世宗晚年斋
居静修,大臣很少见到他,严嵩趁机独承顾问。《明史》说他
“无它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惘利。”又说“(帝1不入大内,大
臣稀得谒见,惟嵩独承顾问,御札一日或数下,虽同列不获
闻,以故嵩得呈志。” 因此,严嵩得以援引私人,掌握部院大
权。
万历元年(1573) ̄十年(1582),张居正任神宗朝内阁首
辅。将内阁首辅的权力发挥到了极致。与张居正同时在内阁
的阁臣先后有五人,都是由张居正疏荐入阁的。命张四维、马
自强、申时行人阁谕旨是着随元辅等人阁办事。万历六年
(15781,张居正南归葬父,神宗命次辅吕调阳等“有大事勿得
专决,仍驰骤之江陵听先生处分” 。至此,首辅成了内阁的最
大长官,阁僚则降为首辅的属员。至于部院缺员,特别是吏兵
二部尚书的推用,实际均由张居正决定。“当是时,太后以帝
冲年,尊礼居正甚至。同列吕调阳莫敢异同,及吏部左侍郎张
四维入,询询若属吏,不敢以同僚自处。”1 可以说内阁发展
到张居正时代已经达到了权力的巅峰。
伴随着内阁地位的突出。内阁首辅独尊地位越来越显
赫。内阁权压六部,内阁之中首辅地位高于次辅,次辅又高
于群辅,首辅次辅将群辅视为自己的僚属,使得阁臣之间相
互倾轧之风越来越强烈。
内阁首辅们大都具有较强的相权意识。在自己的行为中
力图扮演一个宰相的角色在理想上都有一种担当天下重任
的抱负。正德嘉靖之际的杨廷和在一个朝代的转折关头毫
不犹豫地起到了顶梁柱的作用。世宗初即位,“人或谓廷和
太专,然廷和以帝虽冲年,性英敏,自信可辅太平,事事有所
谏净。” 所谓“专”,即专权,包括专诸司之权与侵帝王之权
两种含义。但杨廷和本人却并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辅相就应
该起到辅相的作用。杨廷和的本心是好的,尽心辅佐皇帝,让
当时的封建国家能有个稳定的良好的发展。但是,身处内阁
首辅的关键地位。他的专权一定会引起皇帝的戒备还有群僚
的不满。在他的所作所为跟皇帝的意见想和时还好。他是功
臣,在不和时命运就悲惨了。嘉靖三年二月对明世宗继位有
定策之勋的三朝元老、内阁首辅大学士杨廷和因与世宗在
“大礼议”中政见相左,屡疏乞休,世宗听其致仕而去。嘉靖七
年,杨廷和遭遇到 底清算,是年,由于《明伦大典》编纂成
功,世宗下诏给议礼诸臣定罪,“敕日:大学士杨廷和。缪主濮议
……廷和为罪之魁,以定策国老自居,门生天子视朕,法当戮
市,特宽宥,削籍为民。” 明年六月卒,年七十一” 杨廷和在
被削夺一切官爵的境遇中悲惨地死去。
如果说杨廷和之死主要是由于其与皇帝政见相左.那么
首辅张璁的所作所为就更能体现阁臣之间的相互争斗了。如
前所讲张璁凭借“大礼议之争”获得嘉靖皇帝的无上尊崇,他
首先是发动言官攻讦当时首辅杨一清.逼其致仕。自己担当
了首辅大任,而后又被后进之夏言所击败下台。夏言与严嵩
首先是在改革郊祀制度的问题上有争议.因为夏言主张天地
分祀而得到世宗皇帝的欢心,不久之后,夏言升为侍读学士。
直经日讲。
夏言入阁时,“李时为首辅,政多自言出”。等到他任首
辅,更是大权独揽。阁臣顾鼎臣,“恃先达且年长,颇欲有所可
否。言意不悦,鼎臣遂不敢与争” ,“不能有为,充位而已。”笠至
“鼎臣已段,翟銮再人,恂恂若属吏焉,不敢少龃龉。~言虽在
告,阁事多取裁。” 成为了一代权相。这个时期阁臣内部的
争斗就体现在了夏言与严嵩的斗争中。严嵩与夏言是同乡,
严嵩能得到提拔重用是由于夏言的推荐和提拔。“嵩与言同
乡,称先达,事言甚谨。言人阁援嵩自代(礼部尚书)。” 严嵩
是一个善于迎合世宗皇帝心意的人,他与夏言有相似之处.
都是利用了世宗皇帝的宠信来达到排斥异己,唯我独尊的地
位。
・137・
明代冠服制度规定,皇帝的冠式为乌纱折上巾,又名翼
善冠。世宗皇帝信奉道教,所以看中了道士们戴的香叶冠。
于是让他的宠臣们也要戴香叶冠。《严嵩传》记载,世宗皇帝
特意命人制作了五顶沉水香叶冠分别赐给夏言、严嵩等人,
并且要他们入值西苑时佩戴。夏言认为“非人臣法服”.拒不
奉诏,嘉靖皇帝心中十分不满,而严嵩则欣然接受。而且还在
冠上加罩轻纱,以示虔诚。结果世宗皇帝El近嵩而远言。
嘉靖二十七年(154年),夏言、严嵩同在内阁,夏言为首
辅。严嵩之子严世蕃依仗严嵩势力在官员之间极其霸道,夏
言决定揭发他的罪状,严嵩父子见此大惧,跑到夏言那里“长
跪榻下”。“涕泣谢罪一。后来他探知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也与
夏言有仇,他便勾结陆炳,共同陷害夏言。一个在内朝,一个
在外朝。内外夹击,夏言渐渐失去了世宗皇帝朱厚熄的欢心。
嘉靖二十七年,严嵩利用明世宗害怕边患突起、导致土木之
变重演的心理,借“河套事”陷害夏言。陆炳从中配合,“发
(夏)言与边将关节书”。于是夏言终于在同年十月被害,其妻
苏氏流放广西。
严嵩任阁职长达二十一年,他任首辅也是相当霸道的,
“窃人主之喜怒而为威福”,“在内诸臣受其牢笼,知有嵩不知
有陛下。在外诸臣受其钳制,亦知有嵩不知有陛下。” 后来
皇宫失火,严嵩建议皇帝回大内。这可就触动了世宗皇帝“官
闱政变叼的敏感神经.建议皇帝回大内已是犯了大忌,严嵩
还建议皇上暂住修饰完整的南宫f重华宫1。殊不知南宫是英
宗皇帝的被囚禁之所,因此在嘉靖皇帝看来,南官极不吉利
的.严嵩提这样不合皇帝心意的建议就给了精明不在严嵩之
下的徐阶一个千载难逢的表现机会,徐阶奏说:三大殿工程
确实浩大,但我们可以利用三大殿工程的“余料”和人力修复
永寿官。百日之内当可完成。皇帝想着的正是要修复永寿宫,
一听徐阶这么说,龙颜大悦,下令马上动工,并钦命徐阶之子
督视工程。第二年三月,永寿宫如期修复,皇帝将其改名万
寿官,大庆五日,大赏诸臣,徐阶加官少师,与严嵩平起平坐,
而严嵩仅加禄百石。严嵩开始失宠。最后,严嵩即栽在阁僚
徐阶手里,时“嵩子世蕃贪横淫纵状亦渐闻,阶乃令御史邹应
龙劾之。帝勒嵩致仕。”蔓故《明史》说:“嵩坐世蕃大逆,则徐
阶意也。”
徐阶任阁职前后十七年,他代嵩任首辅后,虽在其直庐
中以“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三
语相标榜,但实际上“阶独柄国”,对待阁僚也是独断专行的。
“时徐阶为首辅,得君甚,(李)春芳每事必推阶。”柏及“严讷请
告归,命郭朴、高拱入阁,与春芳同辅政,事仍决于阶。”“同
列高拱、郭朴以阶不与共谋,不乐。朴日:‘徐公谤先帝,可斩
也。’拱初侍穆宗裕邸,阶引之辅政,然阶独柄国,拱心不平” ,
“数与之抗,朴复助之,阶渐不能堪。~阶子弟颇横乡里。拱
以前知府蔡国熙为监司,簿录其诸子。”弛徐阶终于被高拱挤
出内阁。
徐阶离职之后接替他做内阁首辅的是李春芳,李春芳
去.高拱接任首辅。在隆庆朝高拱可谓权倾朝野,高高在上,
有大批的任给事中、御史的门生故吏。红极一时。但是在隆
万之际他的表现太过于狂妄,目中无人,不知收敛锋芒,臣夺
主权。说出“安有十岁(按此为虚岁)天子而能自裁乎?” 的
话,据《神宗实录》载“皇后懿旨,皇贵妃令旨,皇帝圣旨……
今有大学士高拱专权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强夺自专,不许皇
-138・
帝主管,不知他要何为?我母子三人惊惧不宁。” 首辅之权
终被张居正所取代。
注释:
①《世宗实录》卷199第6—7页
②《明史》卷72(职官志一・内阁》
③《国榷》卷48第2978页
④《明通鉴》卷5O,第二册,第1883页
⑤豹房:是武宗每日广招乐妓承应,荒淫无度的地方。
⑥《明史》卷190(杨廷和传》
⑦《明史》卷190(杨廷和传》
⑧《明史》卷196(夏言传》
( 《明史》卷3o4《宦官~》
④《明史》卷196(张璁传》
①《明史》卷196(夏言传》
@《明史》卷193(李时传》
@《明史》卷193(翟銮传》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23(内阁一》,第26页
0《明史》卷308(严嵩传》
0《神宗实录》
◎《神宗实录》
0《明史》卷190(杨廷和传》
◎李贽《续藏书》卷12第223页
④《明史》卷190(杨廷和传》
@《明史》卷196(夏言传》
◎《明史》卷193(顾鼎臣传》
0《明史》卷196(夏言传》
②《明史》卷196(夏言传》
@《明史》卷196(夏言传》
0同上
◎壬寅宫变是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由宫女们意图杀死明世宗嘉
靖皇帝的一次失败事件
@《明史》卷213(徐阶传》
@《明史》卷308(严嵩传》
④《明史》卷213(徐阶传》
①《明史》卷213(徐阶传》
◎《明史》卷213(高拱传》
@《国榷》卷68
@《神宗实录》卷2,隆庆六年六月庚午
参考文献:
[1】明.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58年版
【2】明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校勘,1962.
f3】(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明.朱元璋:《皇明祖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64册,齐鲁
书社1995年版
f5】明浏惟谦等:《大明律》,《四库全书存妇丛书》史部第276册,齐鲁
书社1995年版
[6】明.王世贞:《弃山史料前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12册,
齐鲁书社1995年版
【7】明.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52册,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8pSJ。王世贞:《弃山堂别集》,中华书局1985年点校本
【9】王其榘.明代内阁制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9
编辑:冯惟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