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第二次战争》精品教案1(材料导向型)

更新时间:2023-08-30 08:43:38 人在看 0条评论

《第二次战争》精品教案1(材料导向型)

2023年8月30日发(作者:怀璧其罪成语故事)

随笔投稿-

《第二次战争》精品教案1(材料导向型)

课程标准:

简述第二次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学习目标:

了解第二次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能够分析第二次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它是战争的继续。

了解资本主义列强在第二次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时刻铭记不忘国耻;知道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第二次战争;列强的侵华罪行。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第二次战争是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圆明园残迹和复原的图片,通过比较,设问:昔日富丽堂皇的圆明园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这场战争是如何发生的?我国又因此遭受了哪些灾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第二次战争。

二、讲授新课: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战争

1.展示材料,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并分析:英法发动第二次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2.学生阅读教材,讲述“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3.阅读图片:《第二次战争形势示意图》,讲述第二次战争的时间、侵略者和经过。

提示:时间:1856——1860年;侵略者:英、法、俄、美;经过:第一阶段:1856年10月~1858年

6月,攻陷广州,直逼天津,威胁北京。1858年,被迫签订《天津条约》。第二阶段: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占领天津,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4.指导学生归纳《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危害。

提示:

主要内容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危害

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

进一步打开市场,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

丧失了内河航运权

5.讲述: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贸易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1.展示圆明园海晏堂图片,结合课本“相关史事”。

2.展示《圆明三园示意图》,并介绍圆明园。

提示: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闲名园中收藏了不计其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圆明园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这个美誉是当之无愧。教师讲述:但是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却因英法联军的贪欲而遭受破坏。英法联军进北京后,闯入圆明园先进行一番抢劫,把圆明园里的珍宝洗劫一空,他们为掩人耳目,又放火把富丽堂皇的宫殿化为灰烬。

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破坏了中华文明。

4.归纳: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圆明园被烧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着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5.讲述《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内容。

提示:《北京条约》是在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的基础之上,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6.过渡:面对英法等列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沙俄也趁火打劫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三)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讲述:第二次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是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2.展示《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指导导学生观察地图,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了 哪些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哪些领土?哪一条约割占的土地最多?

提示:

时间

1858年

1860年

条约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割占面积/平方千米

60多万

约40万

44万多

7万多

1860年和1864年 《北京条约》和《勘分西北界约记》

1881年 《改订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

3.总结: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3个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所以,马克思说:“在第二次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4.分析第二次战争的影响。

提示:第一,丧失的领土和主权增多。第二次战争后,英国进而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而沙俄割占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使中国领土完整进一步丧失。至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规定,更为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清政府准备了条件。第二,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及扩展。第二次战争后,中国又增开了天津在内的11处通商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从大陆漫延至岛屿,从沿海深入到内地。还有对外国人、外国船的特殊规定,使侵略活动更加有恃无恐。第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课堂小结:

英法起祸端,火烧圆明园。沙俄割领土,一百五十万。第二次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却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因为历史证明,我们要救民族之危亡,就必拒外寇于国门之外,要救文明之衰微,就必须打开国门发展自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次战争是承接第一课战争所授课程。在本课教学中始终围绕“第二次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进行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讲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的能力。

作文《温暖》700字-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2-713552-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8-30 08:43:38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