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三)(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10-28 10:42:53 人在看 0条评论

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三)(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2023年10月28日发(作者:捐书活动策划书15篇)

围绕都是淘气惹的祸写一段话-

word

2016年某某省某某市思源实验学校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满分42分,每小题3分)

1.2016的倒数是( )

A. B.﹣ C.2016 D.﹣2016

2.计算a2•a3,正确结果是( )

A.a5 B.a6 C.a8 D.a9

3.数据3,﹣1,0,2,﹣1的中位数是( )

A.﹣1 B.0 C.2 D.3

4.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面积约4400000平方米,数据44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44×10×10×10×10

5.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为2和5,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9 B.12 C.9或12 D.10

55656.如图中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7.若分式A.﹣2 B.2

的值为0,则x的值为( )

C.4 D.2和﹣2

8.如图,点D、E分别在AB、AC上,且DE∥BC,∠A=30°,∠B=100°,则∠AED的度数是( )

1 / 19 word

A.30° B.100° C.130° D.50°

9.如图,CD为⊙O的直径,弦AB⊥CD于E,CE=2,AE=3,则△ACB的面积为( )

A.3 B.5 C.6 D.8

10.在如图的正方形网格中,sin∠AOB的值为( )

A. B.2 C. D.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5)与点Q关于x轴对称,则点Q的坐标是( )

A.(﹣2,5) B.(2,﹣5) C.(﹣2,﹣5) D.(5,2)

1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进行一次乒乓球单打比赛,要从中选出两位同学打第一场比赛,则恰好选中甲、乙两位同学打第一场比赛的概率是( )

A. B. C. D.

13.已知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6和8,则边长CD的长为( )

A.6 B.8 C.14 D.5

的图象在其所在的每一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则m14.若函数y=的取值X围是( )

A.m<﹣3 B.m<0 C.m>﹣3 D.m>0

二、填空题.(本大题满分16分,每小题4分)

15.分解因式:2x2﹣8=.

16.不等式4+2x>0的解集是.

2 / 19 word

17.如图,AC=BC,∠ACD=120°,则∠A的度数为.

18.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DE∥CB,梯形的周长为28,△ADE周长为20,则DC=.

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62分)

19.(1)计算:|﹣3|﹣(﹣2)3×2﹣2+(﹣2(2)化简:(+)÷.

)2

20.“五•一”黄金周期间,某某市某旅行社接待一日游和三日游的旅客共1600人,收取旅游费144万元,其中一日游每人收费400元,三日游每人收费1200元.该旅行社接待的一日游和三日游旅客各多少人?

21.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作问卷调查:用“A”表示“很满意“,“B”表示“满意”,“C”表示“比较满意”,“D”表示“不满意”,如图甲、乙是工作人员根据问卷调查统计资料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本次问卷调查,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

(2)将图甲中“B”部分的图形补充完整;

(3)如果该校有学生1000人,请你估计该校学生对教学感到“不满意”的约有多少人?

3 / 19 word

22.已知如图,从20米高的甲楼A望乙楼顶C处的仰角是30°,望乙楼底D处的俯角是45°,求乙楼的高度(精确到0.1米,≈1.414,≈1.732).

23.如图,已知AC⊥BC,BD⊥AD,AC与BD交于O,AC=BD.

求证:(1)BC=AD;

(2)△OAB是等腰三角形.

24.如图,直线y=kx+b分别交y轴、x 轴于A(0、2)、B(4、0))两点,抛物线y=﹣x2+bx+c过A、B两点.

(1)求直线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N(x、y)是(1)所得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N作直线MN垂直x轴交直线AB于点M,若点N在第一象限内.试问:线段MN的长度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它的最大值及此时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 / 19 word

(3)在(2)的情况下,以A、M、N、D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求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

2016年某某省某某市思源实验学校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满分42分,每小题3分)

1.2016的倒数是( )

A. B.﹣ C.2016 D.﹣2016

【考点】倒数.

【分析】直接利用倒数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解:∵2016×∴2016的倒数是故选A.

2.计算a•a,正确结果是( )

A.a5 B.a6 C.a8 D.a9

23=1,

【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a2•a3=a2+3=a5,

故选A.

5 / 19 word

3.数据3,﹣1,0,2,﹣1的中位数是( )

A.﹣1 B.0 C.2 D.3

【考点】中位数.

【分析】先把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1,﹣1,0,2,3共有5个数,最中间一个数为0,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

【解答】解:把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1,﹣1,0,2,3共有5个数,最中间一个数为0,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0.

故选B.

4.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面积约4400000平方米,数据44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44×105×105×106×105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答】×106.

故选:C.

5.若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为2和5,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9 B.12 C.9或12 D.10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因为已知长度为2和5两边,没有明确是底边还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

【解答】解:①当5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2,

∵2+2<5,

∴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

6 / 19 word

当5为腰时,

其它两边为2和5,

5、5、2可以构成三角形,

周长为12.

故选B.

6.如图中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分析】几何体的主视图是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

【解答】解:从正面看从左往右正方形的个数依次为2,1.

故选D.

7.若分式A.﹣2 B.2

的值为0,则x的值为( )

C.4 D.2和﹣2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分析】根据分式值为0的条件:分子=0且分母≠0,求得x的值即可.

【解答】解:∵分式∴x﹣4=0且x+2≠0,

∴x=2,

故选B.

2的值为0,

7 / 19 word

8.如图,点D、E分别在AB、AC上,且DE∥BC,∠A=30°,∠B=100°,则∠AED的度数是( )

A.30° B.100° C.130° D.5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DE=∠B=10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

【解答】解:∵DE∥BC,∠B=100°,

∴∠ADE=∠B=100°,

∵∠A=30°,

∴∠AED=180°﹣∠A﹣∠ADE=50°,

故选D.

9.如图,CD为⊙O的直径,弦AB⊥CD于E,CE=2,AE=3,则△ACB的面积为( )

A.3 B.5 C.6 D.8

【考点】垂径定理.

【分析】根据垂径定理求出AB,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解答】解:∵CD为⊙O的直径,弦AB⊥CD,AE=3,

∴AB=2AE=6,

∴△ACB的面积为×AB×CE=×6×2=6,

故选C.

10.在如图的正方形网格中,sin∠AOB的值为( )

8 / 19 word

A. B.2 C. D.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

【分析】出以∠AOB为内角的直角三角形,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即直角三角形中∠AOB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就可以求出.

【解答】解:如图,作EF⊥OB,

则EF=2,OF=1,由勾股定理得,OE=∴sin∠AOB=故选:D.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5)与点Q关于x轴对称,则点Q的坐标是( )

A.(﹣2,5) B.(2,﹣5) C.(﹣2,﹣5) D.(5,2)

【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据此即可求得点P(2,5)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解答】解:∵点P(2,5)与点Q关于x轴对称,

∴点Q的坐标是(2,﹣5).

故选:B.

1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进行一次乒乓球单打比赛,要从中选出两位同学打第一场比赛,则恰好选中甲、乙两位同学打第一场比赛的概率是( )

9 / 19 word

A. B. C. D.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分析】此题需要两步完成,所以采用树状图法或者采用列表法都比较简单,求得全部情况的总数与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

【解答】解:列表得:

/ 甲、乙 甲、丙 甲、丁

乙、丙 乙、丁

丙、丁

甲 乙 丙 丁

乙 乙、甲 /

丙 丙、甲 丙、乙 /

丁 丁、甲 丁、乙 丁、丙 /

∴所有等可能性的结果有12种,其中恰好选中甲、乙两位同学的结果有2种,

∴恰好选中甲、乙两位同学的概率为:故选A.

13.已知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6和8,则边长CD的长为( )

A.6 B.8 C.14 D.5

=,

【考点】菱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求出两对角线的一半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如图,设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AC=6,BD=8,

∴DO=4,CO=3,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D=故选D.

=5,

10 / 19 word

14.若函数y=的图象在其所在的每一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X围是( )

A.m<﹣3 B.m<0 C.m>﹣3 D.m>0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得到关于k的不等式m+3>0,通过解该不等式来求m的值.

【解答】解:∵函数y=减小,

∴m+3>0,

解得 m>﹣3.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满分16分,每小题4分)

15.分解因式:2x2﹣8= 2(x+2)(x﹣2) .

【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分析】观察原式,到公因式2,提出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2x2﹣8=2(x+2)(x﹣2).

16.不等式4+2x>0的解集是 x>﹣2 .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先移项,再把x的系数化为1即可.

【解答】解:移项得,2x>﹣4,

把x的系数化为1得,x>﹣2.

故答案为:x>﹣2.

的图象在其所在的每一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11 / 19 word

17.如图,AC=BC,∠ACD=120°,则∠A的度数为 60°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首先根据外角的度数求得其邻补角的度数,然后得到等边三角形,从而求得其内角的度数.

【解答】解:∵∠ACD=120°,

∴∠ACB=60°,

∵AC=BC,

∴△ABC为等边三角形,

∴∠A=60°,

故答案为:60°.

18.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DE∥CB,梯形的周长为28,△ADE周长为20,则DC=

4 .

【考点】梯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首先证明四边形DCBE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已知数据即可求出DC的长.

【解答】解:∵DE∥CB,AB∥DC,

∴四边形DCBE为平行四边形,

∴DC=EB,DE=BC,

∵梯形ABCD的周长=AE+BE+AD+CD=28,

12 / 19 word

∴梯形的周长﹣△ADE周长═AE+BE+AD+CD﹣AD﹣AE﹣DE=BE+CD=2CD=8,

∴DC=4,

故答案为:4.

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62分)

19.(1)计算:|﹣3|﹣(﹣2)×2+(﹣2(2)化简:(+)÷.

3﹣2)

2【考点】实数的运算;分式的混合运算;负整数指数幂.

【分析】(1)原式第一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第二项利用乘方的意义及负指数幂法则计算,最后一项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原式=3+8×+12=3+2+12=17;

(2)原式=

•=.

20.“五•一”黄金周期间,某某市某旅行社接待一日游和三日游的旅客共1600人,收取旅游费144万元,其中一日游每人收费400元,三日游每人收费1200元.该旅行社接待的一日游和三日游旅客各多少人?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分析】设该旅行社接待的一日游和三日游旅客各为x人和y人,根据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设该旅行社接待的一日游和三日游旅客各为x人和y人.

依题意得:解得:,

答:该旅行社接待的一日游和三日游旅客各为600人和1000人.

13 / 19 word

21.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作问卷调查:用“A”表示“很满意“,“B”表示“满意”,“C”表示“比较满意”,“D”表示“不满意”,如图甲、乙是工作人员根据问卷调查统计资料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本次问卷调查,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

(2)将图甲中“B”部分的图形补充完整;

(3)如果该校有学生1000人,请你估计该校学生对教学感到“不满意”的约有多少人?

【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

【分析】(1)根据C小组的频数和其所占的百分比求得总人数即可;

(2)用调查的人数乘以B小组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得B组的频数;

(3)用总人数乘以不满意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解答】解:(1)由条形统计图知:C小组的频数为40,

由扇形统计图知:C小组所占的百分比为20%,

故调查的总人数为:40÷20%=200人;

(2)B小组的人数为:200×50%=100人,

14 / 19 word

(3)1000×(1﹣50%﹣25%﹣20%)=50人,

故该校对教学感到不满意的人数有50人.

22.已知如图,从20米高的甲楼A望乙楼顶C处的仰角是30°,望乙楼底D处的俯角是45°,求乙楼的高度(精确到0.1米,≈1.414,≈1.732).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分析】本题是一个直角梯形的问题,可以通过点A作AE⊥CD于点E,把求CD的问题转化求CE的长.首先在Rt△ADE中求得AE的长,进而可在Rt△ACE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出CE的长.

【解答】解:过点A作AE⊥CD,垂足为E,

∵AB⊥BD,CD⊥BD,

∴四边形ABDE是矩形,

∴DE=AB=20米,

在Rt△ADE中,

∠DAE=45°,

DE=20米,

∴AE=20米,

在Rt△ACE中,CE=AE•tan30°=∴CD=CE+ED=+20=20(米,

+1)≈31.5(米),

答:乙楼的高度约为31.5米.

15 / 19 word

23.如图,已知AC⊥BC,BD⊥AD,AC与BD交于O,AC=BD.

求证:(1)BC=AD;

(2)△OAB是等腰三角形.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1)根据AC⊥BC,BD⊥AD,得出△ABC与△BAD是直角三角形,再根据AC=BD,AB=BA,得出Rt△ABC≌Rt△BAD,即可证出BC=AD,

(2)根据Rt△ABC≌Rt△BAD,得出∠CAB=∠DBA,从而证出OA=OB,△OAB是等腰三角形.

【解答】证明:(1)∵AC⊥BC,BD⊥AD,

∴∠ADB=∠ACB=90°,

在Rt△ABC和Rt△BAD中,

∵,

∴Rt△ABC≌Rt△BAD(HL),

∴BC=AD,

(2)∵Rt△ABC≌Rt△BAD,

∴∠CAB=∠DBA,

∴OA=OB,

∴△OAB是等腰三角形.

16 / 19 word

24.如图,直线y=kx+b分别交y轴、x 轴于A(0、2)、B(4、0))两点,抛物线y=﹣x+bx+c过A、B两点.

(1)求直线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N(x、y)是(1)所得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N作直线MN垂直x轴交直线AB于点M,若点N在第一象限内.试问:线段MN的长度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它的最大值及此时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2)的情况下,以A、M、N、D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求第四个顶点D的坐2标.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由直线y=kx+b分别交y轴、x 轴于A(0、2)、B(4、0))两点,抛物线y=﹣x2+bx+c过A、B两点,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直线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2)假设x=t时,线段MN的长度是否存在最大值,可得M(t,﹣t+2),N(t,﹣t2+t+2),则可得MN=(﹣t2+t+2)﹣(﹣t+2)=﹣t2+4t=﹣(t﹣2)2+4,然后由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求得答案;

(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1)∵直线y=kx+b分别交y轴、x 轴于A(0、2)、B(4、0))两点,

∴,

解得:.

∴直线为:y=﹣x+2,…

将x=0,y=2代入y=﹣x2+bx+c得:c=2,…

17 / 19 word

将x=4,y=0代入y=﹣x+bx+2,

得:0=﹣16+4b+2,

解得:b=,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x+2;…

(2)存在.

假设x=t时,线段MN的长度是否存在最大值,

由题意易得:M(t,﹣t+2),N(t,﹣t+t+2),…

∴MN=(﹣t2+t+2)﹣(﹣t+2)=﹣t2+4t=﹣(t﹣2)2+4,…

∴当t=2时,MN有最大值4;…6 分

(3)由题意可知,D的可能位置有如图三种情形.…

当D在y轴上时,

设D的坐标为(0,a)

由AD=MN得|a﹣2|=4,

解得a1=6,a2=﹣2,

∴D为(0,6)或D(0,﹣2);…

当D不在y轴上时,由图可知D为D1N与D2M的交点,

∵直线D1N的解析式为:y=﹣x+6,直线D2M的解析式为:y=x﹣2,

由两方程联立解得D为(4,4).…

综上可得:所求的D为(0,6),(0,﹣2)或(4,4).

22218 / 19 word

19 / 19

我的自由女神-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1174242-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10-28 10:42:53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