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申请条件有哪些
2022年11月25日发(作者:父亲作文(精选38篇))
港大研究生申请条件
港大研究生申请条件港有六所比较好的大学香港中文
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
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其中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建校较早。
申请香港的大学与申请美国大学的程序大致差不多,但
也有不同之处。
下面大致介绍一下。
首先,可以到网上去查询一下各大学的情况,如系科
分配、奖学金多少等,以确定申请的目标。
如香港大学的网址是.,城市大学为。
确定目标之后便开始正式申请。
香港大学的研究生的申请一般需要以下材料1.本科成
绩单中英文的各一份,并须经过学校公证。
2.英文水平证明一般应具有托福成绩。
与美国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学并不要求一定要ETS寄送
成绩,而是只要原件的复印件即可。
有些大学如甚至不一定要托福成绩,大陆的
四、六级证书也可接受。
不过一个好的托福成绩显然更有竞争力。
3.GRE成绩随着竞争的激烈,香港的大学现在又要求
GRE成绩,与托福一样,只需复印件即可。
这两项可以为我们节省25美元。
4.申请表格一般来说,只要发一个电子邮件给招生办
公室或者系里,对方便会寄来有关表格。
不过与美国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学会要求你说明自己的
研究意向,当然只要一个很宽泛的范围即可,无须非常具体。
材料一般是免费的,如果觉得麻烦,甚至可以从网上下
载。
5.研究计划这是与美国大学不同的一点,也是最重要
的一点。
这与美国的大学要求的PERSONALSTATEMENT完全
不同,研究计划(RESEARCHPROPOSAL)是纯学术的,
无须加入诸如个人经历、感情这些东西。
它要求申请者要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案并对此有较好的
掌握。
这个计划必须是非常具体的,不能太宽泛。
研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研究对象(TOPIC),即
你想要解决的问题(2)研究此问题的意义(3)前人的研
究状况即遗留的问题(4)你的研究方法(METHODOLOGY)
(5)参考文献(BIBLIOGRAPHY)这一点很重要,但往往
会被忽视。
一般来说,系里会建议你先与某位教授联系,确定研
究的题目、方法等,取得教授的同意后,在递交正式的计划。
当然,如果你能引起教授的注意,请他为你提意见甚至
给你修改,那么成功的几率就很大了。
6.推荐信香港大学一般只要两封推荐信,但必须是学
术领域中的人,其他人则不被接受。
推荐信是
一、两份表格,而不是洋洋洒洒的一大篇。
其内容是对你学术才能的评价。
此外还要求对你的研究计划做出评价和建议,这一点也
不应忽视。
7.此外就剩下申请费(APPLICATTONFEE)了。
香港的大学申请费比美国低得多,一般一两百港币,一
般人均能承受。
申请时要注意的是,如果想得到奖学金,必须申请全
日制(FULL-TIME)。
香港的生活水平很高,学费加申请费至少需要一万港币
每月,一般人肯定读不起,不过如果得到STUDENDSHIP的
话(每月约一万四到一万五港币),所有开销便无须担心了。
---------------下面几种情况会提高成功几率本科“出
身”好211/985学校相对于普通高校。
本科成绩好GPA高/系内排名靠前相对于较低的成绩/
较靠后的排名。
有研究经验(适用于研究型)之前做过研究相对于没
有。
推荐人威信高领域内知名教授的推荐相对于普通讲师
的推荐。
推荐人关系目标教授和推荐教授关系密切相对于互不
相识(甚至没听说过)。
有质量的研究计划(适用于研究型)一份有高质量的
研究计划相对于随便写的一些文字。
面试表现出色条理清晰且有礼貌的回答相对于不知所
云。
下面几种情况会增加申请难度目标学校标准高港大、
中大相对于城大、理大。
目标专业在港热门金融管理专业相对于农林专业。
研究型研究生研究型研究生相对于授课式研究生。
跟风转专业申请(在转入专业有所建树者例外)申请
不同专业相对于擅长的本科专业。
申请主要由这些方面决定,但能否录取毕竟是综合考虑
且由学校、学系和教授几方面决定,在申请的时候,任何人
都无法预知最后的结果,请申请者结合上述的条件来给自己
“定位”,以估算有多大的把握。
下面提供一份数据,仅供申请人参考申请研究型研究
生的总成绩在211/985学校85/100以上,普通高校系内排名
很靠前,把握较大。
申请授课式研究生的总成绩在211/985学校80/100以
上,普通高校系内排名比较靠前,把握较大。
申请港中科的授课式研究生(非热门或特色专业),内
地二本或以上学校学生有成功的先例。
申请其他学校的授课式研究生(非热门或特色专业),
内地三本或以上学校学生亦有成功的先例。
申请港中科研究型研究生(非热门或特色专业),内地
一本或以上学校学生可以尝试,而且希望较大。
申请其他学校研究型研究生(非热门或特色专业),内
地二本或以上学校学生可以尝试,而且希望较大。
这些数据并非说明这是申请成功的必要条件,低于此标
准仍然可以申请,也有成功的先例。
-------------研究生分类香港的高校采用的制度是英制
或者美制,整体上分为本科生(Undergraduate)和研究生
(Postgraduate)。
其中,按照学位和类型分,研究生主要有以下几类PhD,
DoctorofPhilosophy,哲学博士,博士学位,属于研究型研
究生。
MPhilMasterofPhilosophy,哲学硕士,硕士学位,属于
研究型研究生。
MScMasterofScience,理学硕士,硕士学位,属于授课
式研究生。
MAMasterofArt,文学/艺术硕士,硕士学位,属于授课
式研究生。
修读期限通常情况下,港校的全日制(Full-Time)研
究生授课期限如下研究型博士研究生5-6年研究型硕士
研究生2年授课式硕士研究生1年如果是兼读,时间通常
会加一倍。
费用和奖学金来港修读研究生课程,对于内地学生来
说,费用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的学费为每学年40000-50000港币,
部分专业需要每学年80000港币(如浸会大学的传理学院)。
具体的费用在各校的网站都详细地列出。
生活费方面,对于一般的内地学生,每学年的总花费在
50000港币左右。
如果自行在外租房,费用可能有所增加。
(上述费用中,住宿按24000元/年计算。
)研究型研究生通常会有补助金,或者称作研究经费,
一般的标准是博士研究生每月15000港币,硕士研究生每月
12500港币(实际数目依学校和专业而不同)。
这个数目对于一般的学生足以完成学业。
授课式研究生不参与研究工作,所以没有补助可拿,通
常在学业中期有奖学金可以申请。
奖学金的数目差别就比较大了,而且数目很少,如果计
划修读授课式研究生,要做好“没有奖学金也能完成学业”的
打算。
假期在香港修读研究型研究生的特点之一,就是没有
固定的寒暑假。
研究型研究生的工作和研究没有固定的期限,很多时候
都是在跟着导师走,如果导师在假期继续工作,那么他的研
究生自然不能放假。
导师在假期的时候会比平时其他的事情少,此时段开展
研究工作尤为合适。
如果导师休假,研究生才有可能放假回家一段时间。
招生时间研究生通常在每年的第四季度招收次年9月
入学的学生,具体的申请时间在11-12月,有些学校递交
申请的时间可以延长至次年的3月底。
应尽早准备申请材料和递交申请,以保证学校有足够的
名额招生。
学校会在次年的第二季度发放录取结果,也就是常说的
ConditionalOffer,达到上面所列要求后录取即自动生效。
招生模式/申请流程和联系教授无论申请哪种研究生,
都不需要参加统一的考试,也没有统一的考试可以参加。
一般申请人按照学校招生网站的说明提交申请并附上有
关资料,如大学成绩单、推荐信、研究计划、英语能力证明
等。
现在很多学校鼓励使用网上申请系统,并且给予一定的
申请费优惠,推荐使用网上申请方式。
申请一般会在每年12月份开始,其间会有面试等程序,
次年4、5月公布结果。
有些申请结果可能要6、7月份才公布。
此部分申请的问题,一般可以通过仔细阅读网站说明或
者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向学校的招生部门咨询。
如果是申请研究型研究生,可以先与教授取得联系,说
明情况,表明自己的申请意愿,可以让教授提供建议等。
因为如果申请成功,就要和这位教授有很密切的交往,
事先沟通一下会更好。
教授的资料、研究领域和电子邮件可以在学系的主页找
到,一般会在Peoples或者Faculty里面。
申请希望/成功几率内地申请人提问最多的就是“我有
多大申请成功几率”、“我申请成功的希望有多大”。
说实话,这类问题可真难倒了不少回答问题的同学,因
为港校研究生录取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是“一刀切”,但
是其中还是有规律可循,下面列出定位时可参照的标准,申
请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我定位。
下面几种情况会提高成功几率本科“出身”好211/985
学校相对于普通高校。
本科成绩好GPA高/系内排名靠前相对于较低的成绩/
较靠后的排名。
有研究经验(适用于研究型)之前做过研究相对于没
有做过研究。
推荐人威信高领域内知名教授的推荐相对于普通讲师
的推荐。
推荐人关系目标教授和推荐教授关系密切相对于互不
相识(甚至没听说过)。
有质量的研究计划(适用于研究型)一份有高质量的
研究计划相对于随便写的一些文字。
面试表现出色条理清晰且有礼貌的回答相对于不知所
云。
下面几种情况会增加申请难度目标学校标准高港大、
中大相对于城大、理大。
目标专业在港热门金融管理专业相对于农林专业。
研究型研究生研究型研究生相对于授课式研究生。
跟风转专业申请(在转入专业有所建树者例外)申请
不同专业相对于擅长的本科专业。
申请主要由这些方面决定,但能否录取毕竟是综合考
虑且由学校、学系和教授几方面决定,在申请的时候,任何
人都无法预知最后的结果,请申请者结合上述的条件来给自
己“定位”,以估算有多大的把握。
下面提供一份比较数据,仅供申请人参考申请研究型
研究生的总成绩在211/985学校85/100以上,普通高校系内
排名很靠前,把握较大。
申请授课式研究生的总成绩在211/985学校80/100以
上,普通高校系内排名比较靠前,把握较大。
申请港中科的授课式研究生(非热门或特色专业),内
地二本或以上学校学生有成功的先例。
申请其他学校的授课式研究生(非热门或特色专业),
内地三本或以上学校学生亦有成功的先例。
申请港中科研究型研究生(非热门或特色专业),内地
一本或以上学校学生可以尝试,而且希望较大。
申请其他学校研究型研究生(非热门或特色专业),内
地二本或以上学校学生可以尝试,而且希望较大。
这些数据并非说明这是申请成功的必要条件,低于此标
准仍然可以申请,也有成功的先例。
毕业出路内地学生到港读研究生,通常只注重学术成
就,忽视参加各种活动以融入香港社会,毕业之后在港的就
业形势可谓严峻。
据在港内地毕业生联谊会发布的2007年在港内地毕业
生发展年报显示,在90以上期待留港的毕业生中,只有三
成左右找到满意的工作留港就业。
调查数据中,有近七成是本科生,研究生占不到三成。
而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受研究压力大、修读时间短(授
课式)、内地学生比例高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研究生学位
在本港就业并无显著优势,就业竞争力下降,留港就业比例
较总体水平进一步降低。
申请人在选择就读港校研究生时,应清楚地认识到毕业
后在港的就业形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如果有意留港就业,在
修读期间应尽力弥补自身不足,让自己在香港的就业市场上
更具有竞争力。
上一篇美国研究生申请步骤下一篇怎样申请美国研究
生更多“港大研究生申请条件“相关文章...港大研究生申请
条件一文由长大导航应用文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
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原文链接
/yingyo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