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作文五篇
2022年11月26日发(作者:最新英语短篇美文(通用10篇))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550字
篇一: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我眼中,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而
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在我的数学启蒙老师郑征的灵活教导下,我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
特别快乐的事情。
其实在生活中,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与数学息息相关。例如:你去文具店买6本练
习本,每本5角钱,一共要用多少钱?42位师生去游乐场游玩,门票每人5元,带300元
够不够?家里要装修估算要用多少块儿瓷砖?
我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就学会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测量身高。我给自己量的身高是146厘米,也可用学过的小数的
知识表示为1。46米。我还给爸爸、妈妈量身高,分别量出的数据为175厘米(或1。75
米)和165厘米(或1。65米)。我还通过测量我的一步长度,学会了用步子大致估算户外
某个运动场的面积。长=一步长度(0。4米)×步数,宽=一步长度(0。4米)×
步数,运动场的面积=长×宽。看到家里的正方形地板砖,我也用尺子量出了它的边
长是80厘米。我很快算出一块地板砖的面积就是80厘米×80厘米=6400平方厘米,
而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所以6400平方厘米=0。64平方米。我的卧室一共铺了16
块,那面积就可表示为0。64平方米×16=10。24平方米。
通过实际动手测量、计算,加深了我对米、厘米以及小数和面积的理解,巩固了用刻度
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己身高的测量,感受到了自己成长的快乐。
我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得太紧密了。我知道只有学好数学,才
能更好地让数学真正地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数学王国的奇妙和乐趣吧!
篇二: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其实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今天我就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关于生活中的数
学小故事,故事的内容是:李大妈去超市买毛衣,售货员是她的邻居,告诉她一件毛衣62
元。李大妈买了一件回家了。第二天她又来到超市,售货员向她介绍:新近了一种78元的
毛衣质量很好,建议她买。李大妈决定买三件。售货员算过账后说:你应该给我234元,但
是昨天您买了一件62元的毛衣,如果想换,你就先给我52元钱,明天再将那件62元的毛
衣和120元钱给我就行了。李大妈回到家对4件毛衣经过比较,决定买2件62元的和1件
78元的。第二天,售货员又收了李大妈88元钱。在整个过程中李大妈真是被搞糊涂了,售
货员的帐算得对吗?
我引导学生可以先这样想:李大妈几次共交钱:62+52+88=202元
三件毛衣的价钱是62+62+78=202元。因此就可以断定李大妈既没有占到便宜也不
吃亏。
我告诉孩子们说: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数学,用我们的数学知识解决这种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一定要记在一条原则就是无论怎样变化,只要记在你三次分别给了多少钱就不会出乱
子了。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很多,比如我们经常遇到的,当我们在超市买了一
包东西,需要付款93元,而你正好没有零钱,于是就给了售货员100元,这时售货员经常
就会问你:你有三块钱的零钱吗?而你正好有三块钱的零钱,就可以直接交给售货员,这是
售货员就会找给你10元钱。有的同学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会很迷茫。产生困惑。其实只要我
们记:我们一共交给售货员100+3=103元,而我们的商品价值是93元,这样就用10393
=10元。
同学们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就会发现生活中存在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真的无处不
在,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收获很多数学奥秘。
篇三:生活中的数学
语文教会了我们写作,可是数学也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生活中的数学,就像是一
位爱捉迷藏,又很害羞的小姑娘,如果你不仔细地去寻找是很难发现的,但生活中又处处有
数学,就请看看我的数学生活吧!
星期五下午放学,妈妈说吃完饭带我和弟弟去百货大楼。我和弟弟高兴得不得了,我还
不停地催促妈妈你快点做饭,我们都等着你呢!我还要煎饼哩。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
能放两只,煎一只需要2分钟,还规定正反两个面需要1分钟,我们三个煎三只饼需要多少
分钟?我想了好一会儿才答道:先将两只饼同时放入锅中一起煎,一分钟后两只都熟了一面,
这时可以将一只取出,另一只翻过去,再放入第三只,又煎了一分钟,将两面都煎好的那只
取出来,把第三只翻过去,再将第一只放入煎,再煎一分钟就会全部都好了。所以,煎3
只至少需要3分钟。妈妈高兴的夸奖我:看来你的数学学得不错么!这时,饼已经煎好了,
可我还在思考:对,数学就是这样的!我们很快的吃完了饭,踏上了去百货大楼的路程
到了百货大楼,我吵着让妈妈给我买好东西,妈妈慢里斯条的说: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
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
重量?如果你答对了,我就给你买。哼,这还不简单。根据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两袋饼干的
重量和4袋牛肉干的重量=一包巧克力的重量,可以算出: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
重量。所以嘛,一袋饼干的重量=两袋牛肉干的重量。我不假思索的答道。我不禁打心眼里
感谢数学,是它让我得到了这么多的东西。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能给细心的孩子带来无限的欢乐,可是粗心的小朋友却找
不带它!
篇四:生活中的数学
我是一个喜欢研究数学推理问题的小学生,觉得那些逻辑推理很有趣,能给我带来心灵
的满足。一天,当我遇到这样的题后,我就开始沉思,那道题是这样说的:
有甲乙丙三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一个信筒,甲房信筒的标签上写到:小王在此房。乙
房信筒的标签上写到:小王不在此房。丙房信筒的标签上写到:小王不在甲房。提示:三个
信筒上的标签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问:小王在哪个房间里?
或许是当时脑子有些迷惑,或许是看到这满满的三行字发怵,大脑一片空白。我又仔细
的从字里行间寻找条件,决定用尝试法来进行假设。
假设一:如果甲房信筒上的标签是正确的,说小王在甲房里,那么乙房信筒标签上说小
王不在乙房也是正确的,不符合题中只有一个标签是正确的的条件。所以,假设一不成立。
抬头一看,爸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得到了肯定,我对于接下来的解题思路更加有信心
了。
假设二:如果乙房信筒上的标签是正确的,说小王不在乙房,那么甲房信筒的标签上说
小王在甲房和丙房信筒的标签上说小王不在甲房也都是有可能的。但如果丙房信筒的标签上
说的是错的,甲房信筒的标签上说的也是错的话,那么就表示小王应该在甲房又应该不在甲
房。两者矛盾,所以假设二也不成立。
假设三:如果丙房信筒的标签上说的是正确的,说小王不在甲房,那么甲房信筒的标签
上说小王在此房就是错的,这一点符合条件。乙房信筒的标签上说的是错的也不是不可能,
就是说小王在乙房。由此可见,假设三成立,结果就是小王在乙房。
算出来后,我一蹦三尺高,兴高采烈的把算好的题目拿给爸爸看,爸爸夸我思维活跃,
又使我对数学更加感兴趣了。从此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这些趣味数学题,在数学王国中探寻
奥秘。
篇五:生活中的数学
今天下午,姑姑告诉我,要带我去商场买东西,我真是太高兴了,我迅速的穿好衣服和
鞋子,然后高高兴兴跟着姑姑去了。
在商场里,姑姑买了好多的东西,然后,姑姑拉我走到了商场的收银台前结账,只见商
场的阿姨点清了姑姑买的所有东西之后说:您一共119元。姑姑给阿姨200元时,我在想商
场的阿姨应该找给我姑姑多少元呢?嗯是200119=81元。可是,当我算出来的时候,商场
的阿姨已经找过姑姑钱了,哎,我算的太慢了,我又想有什么更好的计算方法能很快得到答
案呢?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之前我在数学课里学过的知识,我可以把119看成整数120,然
后拿200120=80元,120比119多算了1,然后,利用多算要用减法,少算的要用加法的
方式,80+1=81元。这样快多了,我高兴的把想法告诉了姑姑,姑姑听完之后,摸摸我的
头,笑着说:远远你长大了,知道把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了,真为你高兴。我
得到了姑姑了称赞,心里美滋滋的。
回到家之后,在休息的过程中,姑姑突然给我出了一道题说要考考我,问题是小明有
49本作文本和99本数学本,要求出小明一共有多少本作业本?我当时没有想太多的拿起笔
就笔算起来,这时姑姑却告诉我要口算。哎,我坐在那,足足想了2分钟左右才算出来是
148本。姑姑笑了笑,说刚才在商场不是很会动脑子吗?现在怎么不行了呢?在我回想刚才
的一幕时,哦,原来,姑姑是为了让我更多的去经历生活中数学运用方法呀,哼哼我脑子灵
机一动,很得意的告诉姑姑:我知道了,姑姑你听,我把49看作50,把99看作100,然
后50+100=150,150里面我多算了2个本子,1502=148(本),姑姑,我算的对了吧!
这时姑姑又笑了。
啊,今天我实实在在的经历到了生活当中的数学,想不到看似简单的一道数学题,竟会
有这么大的奥秘呀!看来,真不能小看了这些不简单的数字和数学算术题呢,呵呵,大家是
不是和我一样觉得数学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