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鉴赏

更新时间:2022-11-25 05:57:48 人在看 0条评论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鉴赏


2022年11月25日发(作者:初中英语期末考试试卷分析(通用5篇))

第1页共9页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案(京改版七上)

课标要求

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

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结构特色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通过具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来突

出人物个性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于国文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结构特色和幽默风趣的

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通过具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

物个性的写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过程及方法

一、导入

第2页共9页

课前老师要求大家充分预习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我的一位

国文老师》,不知大家预习得怎么样了,现在我来提几个常识

性的问题来考考大家:(回答时不得翻看课本)

1.“国文老师”我们现在称之为什么老师?(语文老

师)

(“国文”与“语文”的区别:“国文”顾名思义是祖

国的文字和文章,而“语文”的涵盖面要广得多,“语”是

“语言”、“口语”,“文”是“文字”、“文章”,因前面

无“国”限制,中外的语言文字作品都可囊括其中)

2.题中的“国文老师”姓甚名谁?(徐锦澄)

3.作者写作本文时大概是多大岁数了?(“十八九”+

“五十”,应该在接近七十岁的时候)

梁实秋先生,这位台湾著名散文大师在时隔五十年之后回

忆起自己的老师还是那样的历历在目,满怀深情,让我们一

起来欣赏他的著名散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二、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结构特色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

格。

2、学习本文通过具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个性

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于国文老师的情感。

第3页共9页

三、自学指导

既然文章的题目是《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你

们预习了这篇课文后,对这位国文老师印象如何呢?请同学们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你对这位国文老师的印象。【可以就一

点说,也可以综合起来说。】

明确: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同时逐步形成以下板书(破折号

前的内容):

脾气暴躁——绰号是“徐老虎”、凶、老是开口就骂人

像(相)貌古怪——脑袋有棱有角,头尖、秃、亮,脸形

方方的、扁扁的,鼻尖红

习惯有趣——戴一副墨镜、两肩高耸、鼻涕吸溜、长袍油

渍斑斓、仰头迈八字步、撇嘴、狞笑、爱骂人

敬业——对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不满、自己选编教材、讲

课亲切投入

爱生——敢于批评学生、耐心指导学生

请同学们在题目的“国文老师”前加一个修

饰语,来概括你对这位国文老师的总体印象:

示例:我的一位脾气暴躁、像貌古怪、习惯有趣但却敬

业、爱生的国文老师。

从全文看,国文老师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脾气——暴躁,爱骂人

第4页共9页

文中哪几个段落写了徐先生骂人?

(3-6四个小节)让学生找到这几节,把描写徐老骂人

的这几段自己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徐老师骂人形象

的?

(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诵,边读边想象体会)

明确:“他在讲台上来回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一

句,足足骂了一个钟头……”徐先生的确爱骂人,就连梁实秋

先生都挨过骂,还被骂出了“警句”-----“你是什么东西?

我一眼把你往到底!”生动的描写把徐老师蛮横好骂的性格刻

画得惟妙惟肖。

可以想见当时的徐老师是气愤异常,作者为

了逞一时之能惹怒了老师,还挨了一顿骂,那么是不是从那以

后徐老师对于这样一个敢于顶撞自己的学生就恨之入骨,弃之

不顾了呢?

明确:不是。

问:原文又是怎样说的呢?

明确:“我这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

益最多的学生了。”

正是因为这一次“交手”,“徐先生算是认识

我了”,而作者所说的“收益最多”,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第八段,徐先生选辑教材的方法独到。

第5页共9页

“有古文,有白话,新旧兼收,难得的开通。使我对国文

的兴趣提高了不少。”

【这既显示了对传统的继承,也不乏时代气息。把课外知

识运用到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第九段,徐先生善于诵读。(学生齐读此段)

“朗读可很有意思,……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

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

会到原文的意思的一半了。”

【诵读是积累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形成语感的主要途

径;诵读能加深学生读课文语言的理解,能有效地陶冶学生的

审美情趣,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诵

读,要读得准确而富有感染力,这样学生就能从老师的范读中

得到许多感悟。】

第十段,徐先生给我批改作文。

“改作文都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徐先生追求的是简

洁、硬朗的文风,(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

筋骨)。作者说(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

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

归功于我这位先生的教诲)”。

第6页共9页

【梁实秋先生在散文方面能有如此深厚的造诣不能不说没

有徐老师的影响,梁实秋说:散文的艺术中之最根本的原则就

是割爱。】

第十一段,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技巧。

“小到用字、开篇、说理,大到文章起承转合的技巧,徐

先生都一一传授,使“我”“至今受用”。

【这些对于现在的学生写作来说,依然具有指导性。】

这个“相貌古怪,脾气暴躁,行为不好”的国

文老师能够算得上是个好老师吗?那你认为徐老师身上到底有

什么样的魅力让我念念不忘?

明确:徐先生既是一位有见识、有作为的素养极高的老

师,又是一位敬业爱生的人品极高的老师。

至此,徐老师的形象鲜明的凸现出来:

徐老师是一位相貌古怪、习惯不好、脾气暴躁,但却敬

业、爱生的国文老师。

环节二合作释疑

环节三点拨拓展

(备注:合作释疑和点拨拓展可以按照顺序先后进行,

也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交叉进行设计)

过程设计二次备课

第7页共9页

这样一位令人难忘的国文老师,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刻画

的呢?

【每篇优秀的文章总有一些亮点,那么什么是“亮点”

呢?亮点就是让读者眼睛为之一亮的地方,或结构,或语

言,或立意,或描写……我们要写出亮点,首先要认识亮点,

今天就让我们来找一找本文中的一些亮点,并作适当的赏

析。】

明确:(1)欲扬先抑的手法

对徐老师的描写从开始的“徐老虎”、古怪相貌、不良习

惯、暴躁脾气,到后来的敬业爱生,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

法。作者实际上是通过那些富有个性特征的描写来突出国文老

师的有趣可爱,与下文写老师的认真、敬业、爱生形成了反

衬,正所谓“瑕不掩瑜”。

(2)善于抓住特征,进行细腻描画

“国文老师”的形象之所以能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究其

原因是作者善于抓住特征,进行细腻描画。那有棱有角的脑袋

轮廓,那秃秃亮亮的肩头,那方方扁扁的脸形,那总是耸得高

高得肩头,那常吸溜鼻涕的酒糟鼻子,那油渍斑斓的长袍……

寥寥几笔,人物就形神兼备了,作者不愧是散文大家。

(3)语言幽默诙谐

第8页共9页

语言幽默本就是梁实秋散文的语言风格,本来回忆恩师的

文章应该严肃庄重些,但作者偏偏不肯,你看他谢老师的鼻

子,一会说他“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一会说他:“鼻

孔里常常的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

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一会又说他“也有时

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的吊出两根玉箸,他用

手背一抹”,真是竭尽调侃之能事,文中这样风趣幽默的描

写比比皆是,但毫无造作之感,高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

化的境界。

还有作者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最后一段语言朴实,却表

现了自己对先生深深的思念之情,作者是如何传达这种思念之

情的?

明确:作者先从时间的间隔上写自己的怀念,“将近五十

年了”,可见相隔时间之久,将近半个世纪没有见面,但先生

的音容笑貌竟记得如此清晰,足见怀想之深;

作者又从空间的间隔上写自己的怀念,“听说他已早归道

山”,阴阳两隔,更添惆怅之情。

文末的“怅惘敬慕”可谓是点睛之笔,“怅惘”是因为一

直“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且先生已不在人世,“敬慕”是因

为先生出众的才华和高尚的人格。

环节四当堂检测

第9页共9页

想让人物鲜明生动,呼之欲出,就要抓住能够表现人物个

性的特征,进行细腻描画。

练习:猜一猜“他”(“她”)是谁?

用100字左右刻画我们班其中一位任课老师的外貌或是有

关的一个细节,写好后读给同学听一听,看看同学能不能猜出

来。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欲扬先抑的结构艺术,欣赏

了风趣幽默的语言艺术,还学会了写一个活生生的人物的具

体方法。老师希望大家能把今天课堂上所学到的技巧运用到今

后的写作实践中去,也希望大家把今天学习散文的一些方法运

用到今后的散文阅读之中去。

课后

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脾气暴躁

像(相)貌古怪怅惘敬慕

习惯有趣

敬业爱生张语晴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en369.cn/fanwen/xinxi-2-97061-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1-25 05:57:48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