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风俗作文800字(精选20篇)
2022年11月21日发(作者:天空海阔任我遨游哲理美文)
我知道的春节风俗作文
我知道的春节风俗作文
导语:现代社会,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深入,我们有许多传统
的风俗渐渐的被人遗忘了。那你还记得春节的风俗吗?下面是为你
的我知道的春节风俗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开展,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大风大雨,随着
社会的开展,产生了很多的节日,随之变成了习俗。
下面我就谈谈中国的春节。
春节在中的地位是最高的,它也是所有节日中规模最大、礼仪
最多的一个节日。春节又叫做过年,是新一年的开始,都说新春新
气象,而且形容新春的词语也是举不胜数,新春更是新目标实现的
开始。
过年的时候,即使是在千里之外的人都会回来跟家人团聚,过
一个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年。那时候过年,小孩子是最开心的,因
为不但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还可以穿到漂亮的衣服,更重要的是
可以拿到压岁钱。我记得小时候,我是最愿意过年的了,那时我就
在想,如果每天都是过年那该有多好啊。
在过年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会进展清扫卫生,把屋里屋外清
扫得干干净净的,收拾的整整齐齐。到了晚饭的时候,是很丰富
的,一家老少就围在桌子旁吃饭,晚饭过后,大家就出来放烟花,
一起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片祥和的景象。
当然除了这些,过年包饺子是不可缺少的了。过年的时候,我
们都会包饺子,还会将洗干净的硬币放在饺子里面,谁吃到了,谁
这一年就有福气了。一边包饺子,一边聊着这一年发生的一切喜
事。我们小孩子不会包,就在旁边看着。等不及就拿烟花到外面去
放,那时候天还没有黑,我们就在等,天一黑,我们就开始放烟
花。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希望中国的春节会越来越好。
我们有我们的风俗习惯,但是现在有许多年轻人把中国的许多
节日逐渐淡忘了,反而把洋人的节日当成主要的节日来过,例如:
有许多年轻人过起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和情人节的热情比过中国的春
节和7月初7的中国的情人节还要高,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作
为,我真感到痛惜,我们一些年轻人的崇洋媚外的心理甚至到达了
荒唐的程度。虽然一些年轻人盲目的崇洋媚外,但是我仍然喜欢我
们中国传统的节日。
春节是我们的第一大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我们的男女
老少都是把它作为最主要的节日来过的。在春节的7天假里,许多
人都是不顾路途的遥远,尽可能的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或者全家
一起出去走亲访友,或者一起出去旅游。在我们这里春节前每家都
要蒸馒头,油炸肉圆,炒葵花子和花生等。大年三十的下午,家家
户户都要张灯结彩贴门对,晚上,家家户户都要一起吃团圆饭,吃
过团圆饭后,还要放烟花爆竹来庆祝春节,接着,一家人坐在电视
机前,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聊天,一边守岁,大人还要给小
孩压岁钱。一家人一起等待春节的到来,所以一家人正常都睡得很
晚。第二天一早,家家户户都早早起来再次放烟花爆竹庆祝春节的
到来。大年初一早上,我们一般是吃饺子,而我们这里是吃圆子,
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吃过早饭以后,一家人一起走亲访友,或者
等待亲友的到来,或者全家一起出去旅游。
除了春节以外,元宵节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节日,在全国许多
地方都有看花灯的风俗习惯。但是在我们这里,却没有看花灯的风
俗习惯的。
清明节是祭祖的节日,人们习惯在这一天到祖先的墓前扫墓,
来表达对祖先的哀悼之请。
五一国际劳动节自从变成7天假期后,也是人们走亲访友和旅
游的黄金时间。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在这一天里
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包粽子和赛龙舟的风俗习惯。在我们这里没有赛
龙舟的习惯,但是有包粽子的习惯,还有给小孩扣龙线的习惯。
七月初七,中国的情人节,可以说被许多中国的年轻人给淡忘
了,他们偏偏要崇洋媚外地过起西方的2月14号的情人节。
农历8月15的中秋节可以说是的第二大节日。在这一天是家人
团聚的日子,我们这里有吃月饼的习惯和赏月的习惯。苏轼的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一开始就千古传诵至今。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祖辈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民族
文化传统,今天在这里想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家乡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们镇里最盛大的一个节日,过节的`形式远远超出端午
和中秋,春节的持续时间达半个多月。
春节前是过小年和过大年,这是冬季里特别忙的时候。我们村
里的人家家户户都会留有“过年猪”,到了腊月二十左右的日子,
是杀猪的顶峰期了,连续四五天你都会断断续续听到猪的牺牲发出
的声音。
杀完了猪就要打豆腐,用猪血和豆腐混合在一起,挤碎在揉成
一个圆形,再是烘烤就做成了“血粑豆腐”,用来招待客人这是上
好的菜。
打完豆腐就会把腌过两三天的猪肉串起来做腊肉、灌香肠等。
再是一些自家男人爱喝酒的家庭这时候就要忙着烤酒了,这也是一
项非常繁杂的工作,往往需要一整天的时间。酒的原料是自己家用
的发酵了的米饭,所以酿出酒特别香特别纯。
大约到了二十八、二十九,乡亲们又兴起打糍粑。打糍粑场面
非常热闹,往往一家人打糍粑,邻里几家来帮助,你帮完我,我再
来帮你,只要糯米煮熟了,半个小时,几百个糍粑就像艺术品从大
家的手里生产出来。在打糍粑的家里,人人都可以随意的想拿着吃
就吃,主人反会觉得这是一种友好的表示,即使对于一般的熟人,
主人老大远的也会喊别人来吃“粑粑”。
事情忙地差不多了,也几乎到了过年了。过年了,在外打工的
一般都会在三十号前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吃“团年饭”。“团年
饭”只限于一家人之间,满桌子美味佳肴,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聚在
一起吃。在“团年饭”的桌子上,你每年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菜
“香菜炖鱼”,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鱼代表“年年有余”。这
里还有鸡肉鸭肉等,但我们有些很铁的规矩,就是不能把“鸡脑
壳”叫做“鸡头”,而是应该称它为“凤头”,也不能直接称呼
“鸡腿”“鸡爪”,而应该是“金爪”或“抓钱手”,这些都是带
有桔祥之意。
在除夕之夜也有许多的规矩,平时童言无忌的小孩子,在这个
晚上大人就会进展“刮嘴”,在新春里就会不乱说话。当除夕的交
接处到了,大人即使睡了,也要在这个时刻起来在屋内放鞭炮迎新
春。
新春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凌晨五点到七点,每家每户
都至少要起来放一次鞭炮。通常这段时候还要到院子里放大炮,表
示新的一年真正来临了。在这天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绝对不能在上午
扫垃圾出门,鞭炮的残渣,我们磕的瓜子壳、糖果皮,这些都是象
征着财富,把它扫出去了,就暗含这一年将不会积财。
新春一直会延续到元宵节闹完元宵,这又有着很多的风俗习
惯。很小的时候,我们那里特别流行在元宵的晚上舞龙灯,三五年
耍一次大的龙灯,十几个村里去闹元宵,看过《红楼梦》的,就知
道那活动的排场又多大。只可惜我那时太小,没能赶上亲身去耍灯
笼,只能看着别人舞龙灯。我呢,也幸运,亲手舞过两次草龙灯。
舞灯时,每到一家门前,主人就会给你龙灯上插点着的香,再给大
家打发一些新春的甜饼、喜糖奶糖,再放放鞭炮,这就走完一个过
场了。
在现在,经济迅猛开展的今天,这些习俗根本上已经退出它的
生活舞台了,它们的地位和价值也在不经意间就成为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