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诗文朗诵
2022年11月21日发(作者: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短歌行》
曹操
一、新课导入:
师:说到三国这段历史,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三足鼎立的曹操、刘备和孙权。那么
在你印象中曹操是怎样的人?请大家说一说。(找两个学生,不做点评)
生:枭雄、英雄。
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名篇《短歌行》,来看看曹操
是不是大家印象中的样子。
板书:《短歌行》
曹操
二、学生朗读:
师:首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短歌行》。大家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对朗读简要点评:正音、语气、节奏。)
三、诗文探究:
问题一: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诗人在《短歌行》表达的情感,首先,诗歌中有
个表现诗人情感的词语反复出现,大家说是哪一个?
生:齐答“忧”。
师:请找出相应的诗句,大家读一下。(“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板书:《短歌行》
曹操
忧
问题二:对酒当歌,应该是满心喜悦,为什么反而引发诗人的忧思?请各小组
结合诗句分析概括。(注意调动学生情绪,引导学生品味具体的词语)
明确:人生苦短,贤才难觅。
师:诗人为人生苦短(贤才难觅)而忧。板书:人生苦短(贤才难觅)
板书:《短歌行》
曹操
人生苦短
忧
师:诗人借酒销愁,感慨人生苦短(贤才难觅)。这种忧思是如何体现的?
“人生几何”,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譬如朝露”,“朝露”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有特定意义,即生命短促易逝。以
朝露作比,形容人生如早上的露水短暂,表达年华易逝的同时给人形象具体之感。
“去日苦多”,“去日”已经过去的日子。“苦”,苦于。时间飞逝,自己可以享用
的时间不多。
师:诗歌中还有其他引发忧思的原因吗?
明确:贤才难觅。(学生发言过程中,顺势落板书。)
板书:《短歌行》
曹操
人生苦短
忧
贤才难觅
小结:诗人由眼前的酒宴,生发人生感慨。人生美好,但苦于短暂,怕来不及
有所作为,急觅贤才相助,同时也是在巧妙地感染贤才,人生如“朝露”易逝,
赶快拿定主意,到我这来施展抱负吧。
问题三:如果你是一位想要施展抱负的贤才,是否会被曹操的求贤之情所打动?
为什么?请结合诗句阐述理由。
明确:会被打动。曹操对贤才的渴慕和礼遇,是打动贤才的原因。
渴慕:
引导:(提醒学生注意文中注释。先明确是否会打动,再阐述理由。)
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师:曹操觅求贤才,为何引用缠绵的情诗表达情感?
恋人之间魂牵梦萦,朝思暮想的思慕之情与自己对贤才的渴慕之情有异曲同工之
妙。我心中对你的渴慕,犹如恋人之间的深情。更富有感染力,让贤才受到感动。
小结:引用《诗经》表达对贤才的深情。对贤才的渴慕,犹如对情人的相思,
更有感染力,让贤才受到感动。
师:这四句中,还从哪里能看出曹操对贤才的渴慕之情?
“悠悠”,连绵不绝。“沉吟”,小声念叨和思索。诗人时刻为贤才魂牵梦萦,
牵肠挂肚。“但”,只。心无旁骛,专一执着。
二、“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明月”在古诗文中是高洁的意象,代表心中的理想。如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何时”,表明曹操迫切得到贤才的心情。
小结:以明月喻贤才,贤才难觅,才会“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礼遇:
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中语句,主要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
洽相处的温情。曹操想象自己拥揽贤才,主仆欢聚的场景。这既是曹操对归附贤
才的一种礼遇,同时也是对尚未归附之人一种承诺,用礼遇打动贤才归附自己。
四、“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这四句是诗人想象与贤才在一起畅快交谈的情景。“枉”,屈尊来访。曹操放下
宰相身架,认为贤才的来访是委屈自己的行为,可见曹操对贤才的尊重。“契阔”,
久别重逢。把贤才当做老友。由嘉宾转为老友,感情在尊敬之于更显亲密。谈,
欢饮畅谈。设想贤才到来相聚的欢畅,使贤才受到鼓舞,来后我们亲密合作。
小结:曹操爱才礼贤,曾发布“求贤令”,强调“唯才是举”。在这里他化用典
故,巧用比兴,把求贤的政治主张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中。寓理于情,以情
感人,很打动人心。
师:我们现在找同学,读一下引用《诗经》的语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师:除曹操对贤才的渴慕和礼遇,是打动贤才的原因,还有没有其它能吸引你的
理由?
一、“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成为明主的自信及对贤才的呼唤。
引导:
师:诗人“月明星稀”四句的描绘,有何用意?
描绘了月明星稀的夜晚,眼前一群南飞的乌鹊,在一株大树周围绕来绕去,无枝
可依,无处停留的景象。“月明星稀”点明当时社会环境,以“乌鹊”喻人才,
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许多处于下层多遇艰难的贤才,犹豫彷徨不知何去何从。
曹操曲折的为贤才指明方向,我就是你们要寻找的明主,都来归附我吧。
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广阔的胸襟。
以“山”、“海”自喻,宽广的政治胸怀,求贤之心永无止境,如大海不辞涓流,
高山不弃土石。身为一方霸主,身边并不乏人才,文有郭嘉、荀彧,武有张辽、
徐晃等,但曹操招贤的政策是多多益善,不厌其多的。
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终成明主的雄心,一统天下的壮志
以周公自比,要成为天下的明主,完成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板书:《短歌行》
曹操
人生苦短
忧天下归心
贤才难觅
师:最后一句中的“天下归心”改为“天下归一”是否还能表达出曹操的忧思?
不可以。“归一”,只能体现出他作为枭雄想要建立政权一统天下的政治野心。
但曹操的政治理想并不是简单地一统天下,而是希望天下人心悦诚服,贤才同
心同德。这既是曹操亲民的政治理想,也是儒家王道思想的体现。“天下归心”
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小结:曹操以周公自比,以山海相喻,显露他吞吐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豪杰气象凡人难比,哪位贤才不想依托于这样一位明主一展身手,共创霸业。
师:正是因为曹操渴望天下归心,才深感人生苦短,贤才难觅。天下归心的政治
理想尚未实现才是曹操忧思的根源。
板书:《短歌行》
曹操
人生苦短
忧天下归心
贤才难觅
师:诗歌分析到这里,想必同学们对于曹操的忧思应该有了较深的理解,请大家
带着这种情感齐读《短歌行》。
结语:由此看来,曹操之忧是功业未成之忧,沉郁忧思之下是昂扬进取的人生
追求。一曲《短歌行》,古雅雄浑,气格高远,尽显曹操的文治武功。如果说,
曹操是乱世中吐纳风云的英雄,《短歌行》就是乱世英雄的慷慨悲歌。
四、随堂背诵,学生齐背
五、作业:结合课堂分析的内容,以《我心中的曹操》为题,写一篇600字左
右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