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水调歌头苏轼朗诵

更新时间:2022-11-21 06:28:51 人在看 0条评论

水调歌头苏轼朗诵


2022年11月21日发(作者:庆祝国庆节诗歌)

shuǐdiàogētóusūshì之迟辟智美创作

水调歌头苏轼

bǐngchénzhōngqiū,huānyǐndádàn,dàzuì,zuòcǐ

piān,jiānhuáizǐyóu.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年夜醉,作此篇,兼怀

子由.

míngyuèjǐshíyǒu,bǎjiǔwènqīngtiān.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ùzhītiānshànggōngquè,jīnxīshìhénián?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wǒyùchéngfēngguīqù,yòukǒngqiónglóuyùy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gāochùbùshènghán.

高处不胜寒.

qǐwǔnòngqīngyǐng,hésìzàirénjiān!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zhuǎnzhūgé,dīqǐhù,zhàowúmián.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bùyīngyǒuhèn,héshìchángxiàngbiéshíyuán?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rényǒubēihuānlíhé,yuèyǒuyīnqíngyuánquē,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ǐshìgǔnánquán.

此事古难全.

dànyuànrénchángjiǔ,qiānlǐgòngchánjuān.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1.子由:苏轼弟弟苏辙的字.

2.把酒:端起酒杯.

3.宫阙:宫殿.

4.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

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所以

作者有此一问.

5.乘风归去:驾着风,回到天上去.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

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6.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7.不胜:经受不住.

8.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9.何似:哪里比得上.

10.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11.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2.照无眠: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13.何事:为什么.

14.向是在的意思.

15.婵娟:美丽的月光,代指月亮.

译文

明月什么时候呈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

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我想乘御着清风

回到天上(好像自己原本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

说“归去”),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在高

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

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

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

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

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人有离合悲欢的变迁,月也

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自己思

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

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

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

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

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年夜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

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如,独具风格.词开豪放

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

乐府》.

写作布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

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分

歧,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

近的处所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

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

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

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

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年

夜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

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年夜的政

治理想,那时虽已41岁,而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

治上很不满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布满了信心;另一

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华不得施展,因

而对现实发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

情.不外,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暗示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

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en369.cn/fanwen/xinxi-2-76894-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1-21 06:28:51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