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的优秀教学设计
2022年11月21日发(作者:公路养护工作总结(精选5篇))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宋艳
秋
-2-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保寿镇中心小学宋艳秋
一、教学分析
(一)内容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
册的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系统
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
的意义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发展学
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
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
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
“1”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
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注意力方面,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
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转移等方面都比
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有所发
展,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
-3-
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
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
他们的思维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
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
在想象方面,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
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感受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经历丰
富多采的数学学习活动,就是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自我体验,获得、
理解和应用知识、技能,并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方面
都得到发展。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实物投影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初步理
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
理解分数的意义。
-4-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
合作、充分体验、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
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
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
学学习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二)教学难点:理解、抽象出单位“1”。
四、教学方法
启发谈话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五、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以构建主义基本理念为依托,注重学生的
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分数的价值,
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
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
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
能。”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利用孩子们在三年级对分
数的初步认识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供平台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含
-5-
义,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
个整体平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
的意义,并强调了单位“1”的概念,揭示了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
关系。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分数用在什么时候?
(指名1-2名学生读,如果发现有问题及时纠正)
师小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
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
2.课件出示分数的起源
(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探究欲望。)
【介绍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2000多年前的中国,以及后来的印度、
阿拉伯人所用过的各种分数表示方法。这些多种多样的表示方法或记
号,可以让学生体会分数表示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历史面目,开拓学生
的知识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单位“1”。
-6-
(1)动手操作。
老师:如果用图表示
4
1
,可能你们每人会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现
在请你动手利用手中的小纸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来表示
4
1
。学生先
分小组合作,后汇报展示成果。
(2)老师投影出示图片。(P61页下方的香蕉图和面包图)
老师:投影片上的这些图,你能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
4
1
吗?学生
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体反馈。
学生甲:我把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一根香蕉是这个整体的
4
1
。
学生乙:把8个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两个面包
是这个整体的
4
1
。
(3)概括总结。
老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
4
1
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学生乙:我发现有的是把1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一把香蕉、8个
面包平均分。
老师:一个图形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4根香蕉
8个面包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些物体。一个物体,
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
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7-
(4)举例。
老师:对于这个整体,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这个整体还可以是一个苹果、一盒粉笔、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
全校学生数、全中国人口、全世界人口等。
2.概括分数意义。
(1)概括意义。
老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单位“1”可以很大,也
可以很小,那么,单位“1”不同,所对应的量也就不同……刚才同
学们举了很多分数的例子,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
述一下吗?
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平均分?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
学生试说,教师相机板书。
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
叫分数。
【强调必须是平均分。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2).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3……分子
─……分数线
5……分母
学生: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8-
(三)学习分数单位
出示课件
1.一堆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堆糖的(
1
2
)
平均分成3份,2份是这堆糖的(
2
3
)
平均分成4份,3份是这堆糖的(
3
4
)
平均分成6份,5份是这堆糖的(
5
6
)
师:你来试一试吧!完成课堂练习。
用12个小正方体代替糖果,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
【这一填空练习,既是对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又能为紧接
着学习分数单位提供具体的实例。】
2.认识分数单位
引导发现:
2
3
里有几个
1
3
,
3
4
里有几个
1
4
,
5
6
里有几个
1
6
。
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
单位。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