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成语故事
2022年11月21日发(作者:北京的二本大学有哪些)
[作文素材]一叶障目的成语故事
一叶障目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他读了《淮南子》,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螳螂在捕蝉时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
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他十分高兴,于是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希望找到那片螳
螂在捕蝉时用来遮蔽自己的树叶。偶然发现了,就伸手摘下来。不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
落地下。树下原本就有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
收了足足有几斗回家。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树叶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
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折腾了一整天,妻子
于是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骗他说:“看不见了!”这人一听心里暗暗大喜,急忙将选
出的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
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押送县衙。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叙述了事情的始
末。县官听了大笑不止,没治罪就把他放了。
【拓展延伸】
原文
楚人居贫,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大喜。遂于树下仰望,
欲觅螳螂伺蝉自障叶。偶见之,即缘而摘之,然不慎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具分
辨,乃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
竟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楚人嘿然大喜,明日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
而诣官。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注释
贫:贫困
居:住所、家
障:遮蔽,遮掩
可以:可以用来
以摘之:指楚人看准螳螂所执的叶子,而去摘这个叶子。
伺:观察等候时机。
缘:向上爬
分别:分辨,识别
不(fōu):同“否”意
恒:持久,持续
竟日:经过一整天
绐(dài):欺骗
赍(jī):携带,拿着。
嘿:同“默”,暗自喜欢的状态。
诣(yì):前往,去,到。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以偏概全、不见泰山、掩耳盗铃、管中窥豹
【反义词】洞若观火
启示
一叶障目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全貌,还不能盲目轻信、盲目崇拜,必须经过
科学的调查和验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予以看待。
例句
◎你们不能一叶障目,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此人初出茅庐自以为是,仅观眼前方圆,可谓一叶障目,不知世态。
◎在处理重要的人或事时,我们千万不能一叶障目,必须要多方面考虑!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