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小学教育科研论文

更新时间:2022-11-23 05:27:41 人在看 0条评论

小学教育科研论文


2022年11月23日发(作者:关于做好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范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科研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必要性误区对策

摘要:本文论述了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分析了小学教师进行教

育科研的误区,提出了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对策,旨在使小学教师的工作更富有

创造性和内在魅力。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从事教育科研只是大学教师和专业研究者的事,而小

学教师只要会上课就行了,没有必要搞教育科研,甚至认为只是瞎折腾。但是近

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是素质教育的推进,还是新课程的实

施,所改变的都不只是学校的外在面貌,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动摇了教师原有的

角色定位,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学校的舞台上。科研型小学教师首先

表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环境发生的教育现象具有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

问题,对日常工作养成敏感的探索习惯,这使小学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

在魅力。

一、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必要性

1.教育对象的复杂多变性决定教师工作具有较高的研究含量。

的确,小学教师所面对的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正处于人生中发展最快、变化

最大时段的学生。在这一时段内,不但学生的生理发生巨大变化,其心理也随之

变化。因此,对于不同群体学生特点的研究就成为小学教师做工作的前提。其次,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教师的教

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标准,教学本身及教学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教师进行深入的思

考,怎样启发引导学生,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

德,怎样组织教学,等等,都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在领会教学理论精髓

的基础上作出决定与判断。为保证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尽量减少负面影响,教师

有责任审慎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教

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2.社会文明的进步,对小学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时代在发展、在变化,环境系统已从超稳定的一端移到了剧变的一端,在现

实条件中取得成功的条件已完全不同,信息时代需要新的素质品格。曾经,小学

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知识、信息来源的重要途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途径,但

是如今已是信息时代,有了网络媒体,学生完全可以从网络上学到许多知识,而

且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如何把小学生从外面多彩的世界拉回到课堂上来,如何

在小学生的心目中再塑光辉形象,这对小学教师将会是一个挑战。面对这一挑战,

传统的经验或教育是招架不住的,当传统教育慌乱地企图还以经验方式应付信息

社会的时候,很快就会发现陷入了拼时间和拼经历的境地,因此,小学教师需要

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误区

1.科研至上。

综观目前我国一些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相当数量不是在

默默无闻地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作贡献,而是在大张旗鼓地为树立学校的

社会形象,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做广告,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开展的背景下,

教育科研成为某些学校之间相互攀比的筹码,成为花瓶或摆设。在有些小学,教

育科研甚至成为教师评优的敲门砖。随着国家对教师专业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

教育科研成为教师晋升评优的附加条件,有些教师热衷于搞科研,就在于教育科

研的光环效应,而是否对自身素质有所提高,对教育问题能否解决则不重要了。

2.重虚而不重实。

许多小学或小学教师在搞科研时忽视了科研与教学的结合,重理论不重实

践,科研形态有了,却没有直指教学的痼疾。有了科研的行为,却没有真正解决

教学的实际问题,往往是轰轰烈烈地“科研”一番,但教师的行为依然如故,学

生的状态仍同往常,其结果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课题而课题。这样,虽然学

校也忙于申请种种课题,但课题研究的成果并不能为学校所用。虽然各小学也倡

导教师投入研究阵营,但这样的研究并不能切实地改变教师的课堂行为,应该说,

这是小学教育科研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3.跟着潮流走。

小学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时往往缺乏主题意识,缺乏对自我面临问题的捕捉

能力和洞察力,一旦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或“潮流”,有些教师就闻风而动,作

相应的各式各样的研究。例如:创新教育一出现,不少小学教师就以创新为题申

报课题,好像课题名称没有创新就无法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样,使得小学教师

的教育科研没有针对性,也无法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

三、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对策

1.培养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改变其陈旧的思想观念。

在小学开展教育科研对许多小学教师是一种新要求,因而必然会存在一些思

想障碍,长期以来,只重视“教”,轻视“研”,只重视“考分”,轻视“素质”

的提高,把学校看作是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场所,把教学的功能片面归结为教师

传授书本知识。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教学工作形成了一套僵化的模式,教

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答。其结果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只会死啃书本,习惯于重复他人思

想,大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改变传统的陈旧的观念,才能找到教育科

研的突破口,才能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从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教学质量

的评比上,由单纯依赖分数、升学率向学生全面发展转变;在课堂教学结构上,

从教师为中心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方向转变。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

广大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欲望,才能提高教师的科研兴趣,才能提高教师的

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水平。

2.让小学教师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教育科研的优势,使他们由被迫到自觉地进

行教育科研。

通过教育科研,教师可以了解国际国内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接受现

代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找出其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教师

通过教育科研可以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创造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师参与

教育科研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使教师在实践中锻炼,在改革中成长。

3.选择合适的方法。

教育科研需要以科研的方法为支撑,科研方法是完成科研课题所采用的程

序、途径、手段或规则,在课题研究实践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运用恰当的方法,

能使课题运行步骤清晰,成果有推广价值,这与常规教学中的经验总结不同,它

是在科学方法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常规经

验总结轮廓模糊,又易受主观因素的干扰,科学性较差,所以小学教师学习运用

科研的基本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论文字数:2841

参考文献:

《教师,你是一个研究者》金春兰黑龙江教育2001

《引导新教师走上教学研究这条幸福之路》陈平人民教育,2001

《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耿文侠教育探索,2002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en369.cn/fanwen/xinxi-1-86016-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1-23 05:27:41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