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登黄鹤楼作者介绍

更新时间:2022-11-23 01:24:58 人在看 0条评论

登黄鹤楼作者介绍


2022年11月23日发(作者:个人年度销售工作计划15篇)

古诗词《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鉴赏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

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

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

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参考答案】⑴想当年,到而今。借代。

⑵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⑶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

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

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考点】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

【解析】这首词创作时代较耳熟能详的“怒民冲冠”词略早,写于岳飞出

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时。全词采用散文化写法,层次分明。从篇首到“蓬

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

“繁华”的回忆。“想当年”三字点目。“花遮柳护”四句极其简练地道出北

宋汴京宫苑之风月繁荣。“珠翠绕”、“笙歌作”,极力写作了歌舞升平的壮

观景象。“珠翠”,妇女佩带的首饰,这里指代宫女。“珠翠绕”当然也是夸

张说法。第二段由“到而今”字起笔(回应“想当年”),直到下片“千村寥

落”句止。写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情景。

与上段歌舞升的景象强烈对比。“铁蹄满效畿,风尘恶”二句,花柳楼阁、珠

歌翠舞一扫而空,惊心动魄。过片处是两组自成问答的短句。“兵安在?膏锋

锷”,“民安在,填沟壑”。战士浴血奋战,却伤于锋刃,百姓饥寒交迫,无

辜被戮,却死无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统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叹江

山如故,千村寥落”,这远非“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新亭悲泣,而

言下正有王导“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之猛志。最后三句,作者乐观地想

象胜利后的欢乐。眼前他虽然登黄鹤楼,作“汉阳游”,但心情是无法宁静的。

或许他会暗诵“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名篇而无限感慨。不过,待到得胜归来,

“再续汉阳游”时,一切都会改变,那种快乐,唯恐只有骑鹤的神仙才可体会

呢!词的末句“骑黄鹤”三字兼顾现实,深扣题面。表示今日“靖康耻,犹未

雪”,未能尽游兴,“待重新收拾旧山河”后,定再驾乘黄鹤归来,重续今日

之游以尽兴。乐观必胜的精神与信念洋溢字里行间。从“想当年”、“到而

今”、“何日”说到“待归来”,以时间为序,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

明快。纵观全题:题目考点实实在在,考查难度适中适度。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en369.cn/fanwen/xinxi-1-84728-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1-23 01:24:58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