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海泛舟的作文(精选6篇)
2022年11月21日发(作者:升学宴学子答谢词合集五篇)
八年级语文作文
实用的八年级语文作文五篇
八年级语文作文篇1
教材分析
新编语文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一方面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整合于
综合性学习中,这样,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又便于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写作
水平,和口语能力,而且“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与本单元的阅读都在内
容上三是互相勾连的,它是本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所设计的活动主题都是与学
生和生活全方位的结合起来,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发展自我个性,展示自我文采。
这些训练,要求学生调查访问,获得资料,研究问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和加强学生间的团结有一定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写作的基础上继续提高、锻炼写作的基础能力。以提高学生的
写作能力,达到基本写作要求。
2.能层次分明地、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在作文中写出有个性
的东西,作文要创新,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完全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进
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重点训练记叙文的写作,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些文体的基本特
征。
具体措施
1、命题上教师应尽量想法设法引导学生从自身实践活动中寻找作文素材,通
过讨论,交谈,提炼出既具表现力又能引发真情实感的题目来。
2、写作内容上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加强生生间的交流体
验,并通过最擅长的语言表达方式切磋砥砺,闪出思想的火花,从而感悟到写作的
真谛,促使学生写作“我口说我心”,让学生将作文当作倾吐心声的载体。
3、写作过程中,应该创设一个轻松的愉快的氛围,不要求学生作文字数一定
要达到多少,允许能力稍差的学生晚交,这样做目的无非是希望学生在没有压力的
情况下能轻松的完成作文。
4、作文修改上可让学生反复阅读自己的初稿,在原作的基础上对文字加以修
改润色,删除那些与文章情感、主旨等不大符合的枝蔓,并在必要的地方添加一些
照应、过度的语句或关联词,使文章的语句更为优美、思路清晰、语脉畅通,最终
达到文质兼美的效果。
5、作为讲评时还应以学生为主体,不管学生的作文写得如何,都是他倾注自
己的心血,应该给予他们尊重。让学生针对两次作文的修改谈谈自己的所得,并朗
读自己的文章,其他的同学边听边做记录,提出修改后的作文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
改。这样,讲评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在唱主角,学生的写作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教学时间安排
1.献给母亲的歌
2.寻觅春天的踪迹
3.古诗苑漫步
4.科海泛舟
5.到民间采风去
6.背起行囊走四方
每篇作文完成需要2课时,讲评1课时,6篇作文共需要18课时,其余时间
完成小作文和其他作文训练。
八年级语文作文篇2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每当
我唱起这首歌来,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因为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我一生
都回报不了妈妈对我的好。
事情发生在昨天。昨天中午妈妈和蔼可亲的问我说:“思妤,今天中午你想吃
什么呀!我给你做。”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想吃土豆炖肉!”妈妈说:“行!
我出去买。”我看着外面的天气是那么的恶劣,妈妈为了让我吃到土豆炖肉就出去
给我买。我心想:如果妈妈出现困难了怎么办?如果妈妈为了我而自己冻感冒了怎
么办?如果妈妈要是为了我出意外的话,我的罪过就大了去了。我越想越紧张了、
不一会儿,妈妈就回家了到了家里妈妈手懂冻得直发抖。妈妈对我说:“外面
的天气实在是太冷了,卖菜的就没有摆摊。所以我就一家一家的找,终于找了一
家!”我对妈妈说:“妈妈你没事吧?”“没事”妈妈说。我对妈妈说:“妈妈那一
快点给我配做土豆炖肉吧!我可馋了!”妈妈说:“行,我马上去做!”
过了一会儿,有一股香喷喷的味道扑鼻而来,我闻着口水都留下来了。我焦躁
不安地对妈妈说:“妈妈好香啊!我都快馋死了,你做好了没有!”妈妈说:“快好
了,可是还需要炖一会儿,要不吃起来不香”我就坐在沙发上安安静静的等着。可
是我实在是控制不了自己,我去厨房拿起筷子就夹住一个肉吃。“哇塞!可真好吃
啊!”我说,妈妈笑着说:“贪吃猫”我笑了笑。
饭菜端上餐桌,我心想:这下子我可有口福了!
这就是在我心中独一无二的好妈妈!
八年级语文作文篇3
一、基础知识
作文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它体现出每位同学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
达能力。
1.审题
只有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写起
来才能保证不偏题,不致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里教给同学们三种审题方
法:
(1)分析法:先把题目按词拆开,然后一个词一个词琢磨,理解每个词的意
思,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校园新事多》可分解为“校园”、“新”、
“事”、“多”四个词,我们就能写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鲜的事,至少要写出两件或
两件以上的事。
(2)比较法:根据所给题目,自已拟几个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
写作范围和要求。如写《我和老师》,可自拟《我的老师》、《我爱您,老师》进
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确定写作重点。
(3)设问法:先提出几个问题,并考虑好其中的重要问题,然后对照题目对
假设的问题进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回答。如《她变了》,可提问:
变之前她是怎样的?她变的原因是什么?她变后是怎样的?有哪些人说她变了?另
外,对于特殊的题目要仔细推敲,弄清真正的意义。如《温暖》,就不能专写天气
温暖,而应体现互相帮助或得到关怀爱护的感受。
2.确定中心
中心就是文章的灵魂。教给大家确定中心的方法;
第一,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中心。如《记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确题目的重
点是“尊敬”。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文章的中心,写作时要紧扣这个中心。
第二,要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积累,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感受来确定中心。如
写《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现王小明的好品质,他的优点。
3.选择材料
材料的选择、详略,都要为中心服务。常犯的毛病有:
(1)中心不突出,要说明的问题很多,头绪纷繁。
(2)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主次颠倒。
(3)选材平淡,不典型。因此,要注意两点:第一、要围绕作文中心思想选
择材料。第二、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材料。
4.组织材料
材料的组织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材料的安排。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
“言之有序”;二是对材料的处理。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要使文章“言之有
序”,就要合理地分段。方法有:
(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
(2)按时间的推移安排材料。
(3)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
(4)按事物几个方面安排材料。
(5)层层加深中心思想,由浅入深地安排材料。
5.编写提纲
提纲包括:中心思想和段落。一篇文章分几个层次,几个段落,哪个先写,哪
个后写,哪个略写,哪个详写,在提纲里要反映出来。但又不能写得太详细,也不
能太简单,要写得简明扼要,切实具体。
如:
作文题目:有趣的蜗牛比赛中心(通过对蜗牛比赛的记叙,反映少年儿童课外
生活的丰富多彩,表现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
材料安排:
(1)我和表弟捉到几只蜗牛,想举行一次比赛。(略)
(2)为参赛蜗牛命名,做好比赛前准备。(略)
(3)比赛中蜗牛各自的表现。(详)
(4)比赛结果。(略)
(5)结尾。(略)
6.开头与结尾
常见的开头方法有:
(1)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2)说明情况,交代背景。
(3)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4)提出问题,引人入胜。
(5)巧讲故事,引人注意。
(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
常见的结尾方法有:
(1)事情完整,自然结尾。
(2)总结主题,抒发感受。
(3)照应开头,留有余味。
(4)含蓄结尾,引人入胜。
7.过渡与照应
过渡要做到自然灵活、承上启下、语言连贯、彼此衔接。办法一般有过渡段、
过渡句及过渡词三种。
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应,就是照应。照应方法一般有三种:前后照应、首尾照
应和正文与标题照应。
8.修改作文
修改文章包括:修改错别字和用错的词;修改有毛病的句子;修改用错的标点
符号;理清个别颠倒的句子和段落;看看开头是否吸引人,结尾是否有力;看看是
否有内容表达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检查并修改中心不明确,不集中的毛病。
二、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一)写人
1.掌握人物外表描写的方法
要介绍一个人,首先要把这个人的外表特征讲清楚。外表特征,一般指人的长
相、身材、衣着、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时,一定要写出人物的特点。所谓特
点,就是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2.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比较细致地对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进行描写,称为心理描写。心理描
写,主要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即人物心里想些什么,尤其要写好人物在特定环境中
的内心矛盾、斗争。
心理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方法。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这是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一是借用作者的笔让人物倾吐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常用在第一
人称“我”身上,《十六年前的回忆》就是这种方法。
二是直接、客观地分析描写人物内心活动,对文章中的人物的思想活动及产生
这种想法的原因等进行合理推测。如《穷人》一文就是这种方法。
三是用回忆或梦境、幻觉来寄托人物的情思。
3.掌握一人一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一人一事是写作的基本功。用一件事写人,一定要弄明白“一件事”所包含的
意思。用一件事写人,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都写清楚,对这件事的相关内容进行“插叙”或“补叙”,但要注意略
写。
4.掌握一文几事记叙文的写法。
注意:一是所选的几件事都必须表现同一个人的同一个特点,不能一件事表现
一个特点。二是所选的几件事最好不在同一个场合,内容不大同小异,应一件比一
件深刻、深入。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就讲了几件事,一件比一件深刻。
(二)叙事
1.掌握记叙一件事的方法。所谓叙事,就是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
展、结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有三种方法:
一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二是按时间的推移顺序写;三是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写。
无论按哪种顺序都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
2.掌握记叙几件事的方法。记叙几件事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不能几件事有
几个中心。要写好文章,要注意几件事间的衔接、过渡。
3.掌握描写场面的方法。要写好场面,离不开观察。观察时要有目的,有重
点,有顺序。场面描写以“动”为主,要刻画特定环境中的活动,使整个场面有静
有动、有声有色、形象真实而富浓厚的生活气息。场面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参加
进去的;二是自己看到的场面。描写场面,要有一定的线索,一定的顺序,常用以
下几种方法:
一是由主要的到次要的;二是定点观察,按空间顺序描写,按一定的方位顺序
去表达;三是采用移步换景法,按自己活动的顺序去观察。
4.掌握记叙活动的方法。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有许多
人参加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记叙活动,开头也要和记叙文一样,先交代一下活动
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写活动的开始、经过和结果,重点是写活动的经过。
(三)写景状物
1.掌握定点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写景状物就是指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然景色或一些动物、植物、建筑物和其
它物品描写,陈述出来的写作方法。
观察是写景状物的基础,观察时一定要确立好观察点,固定了观察点,对观察
对象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注意景物出现的顺序和变化。
观察时要讲求方法,写景顺序有四种:一是按景物方位来写,由远及近,由近
及远,由里到外,由外到里,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等;二是按时间顺序写;三是按
景物类别写;四是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写。
2.掌握参观记、游记的写法。
写这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在文章的开头要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参观的
时间、地点、人物、对象、目的。二是一定要把参观的过程写清楚。
三是参观记结尾可谈点参观后的感受工收获。四是要做到点面结合,既要突出
“点”,又要用“面”作陪衬。写游记时,要学会取舍材料。有特点或印象深刻的
要详写,一般的景物要略写
3.掌握描写动物、植物和物品记叙文的写法。
写好动物要注意四点:
第一,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写;
第二,抓住动物的生活习性写;
第三,抓住动物鸣叫的声音写;
第四,写出动物与人的关系。
写好植物要注意:
第一,要着眼于各种植物特征;
第二,注意植物的形态、颜色、气味及生长变化情况;
第三,要按一定顺序来写;
第四,记叙植物随着生长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第五,可以运用拟人、比喻或想象等手法作动态描写。
第六,要带着感情去写。
写物品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细心观察,抓住物品的整体、局部、细节和特征;
第二,要写清物品的结构;
第三,要交代清楚物品的来历和用途;
第四,要融进对物品听感情;
4.掌握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方法。要做到写文章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
交融,必须根据感情抒发的需要,选择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景物并抓住物点进行详
细具体,生动形象的描绘。
三、供材料作文
根据提供的`书面材料作文时,要注意三点:一,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二,紧
扣主题,决定取舍;三,活跃思路,发挥想象。
(一)缩写。注意:①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体裁,甚至连人称也不能
变。②不能改变原文的记叙顺序和主要内容,保留主干。③概括复杂的内容要全
面,语言要简明扼要。④改后的短文要衔接过渡自然,首尾连贯。⑤合理安排各部
分之间的大致比例。
(二)扩写。注意:①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体裁、人称、叙事方法和顺
序。②不能改变原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③扩充的内容只能根据原文情节合理地
发展,不能任意增加。
(三)改写。就是改变原文的体裁与人称、结构及语言等,写出与原文形式不
同的文章。一是改变体裁。把原文从一种体裁改写成另一种体裁。二是改变人称。
常见的是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把第三人称改变第一人称,内容不作变动。
(四)续写。注意:①续写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原文,弄清原文所写事件的时
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②要根据题目要求,大胆想象。③不
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续写中可以增添次要人物,但主要人物不能改变。④续写部分
的语言特点和风格要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
(五)看图作文。第一,看单幅图作文。第二,看多幅图作文。看图作文的一
般步骤是:看、说、写。
四、应用文
(一)便条
①“请假条”三个字要写在第一行正中。②另起一行顶格写上称呼,后面用冒
号。③第三行空格写正文,要写清请假的原因和起止时间。④正文写完后要写上祝
语。⑤署名要另起一行靠后写。⑥日期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的下方。另外:留言
条、托事条格式与请假条相同。
(二)通知
①在第一行正中写上“通知”二字,或“紧急通知”或“关于××的通知”,
以引起读者注意。②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写,写清时间、地点、事情、请谁参加、
应注意什么。但一定要简明扼要。③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空格写上“特此通
知”。④在正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出发通知的单位和日期。⑤被通知的单位或有关
人员,可以出现在正文中,也可以在第一行顶格写上,后加冒号。
(三)日记
一般在第一行居右写清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也可以写上当天的天气情况,
然后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有时也可以给日记加个标题,点明主要内容。
(四)写读后感或观后感
一般是先引,开头写读了什么(可包括书名、作者、内容梗概等),并用简洁
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总的感受;接着是议(感),这是重点,在引述有关重点内容或
主要语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谈感想;最后是
结,即总结全文,总谈感想、体会,结束全文,简洁有力。观后感的写法跟读后感
一样。
(五)书信
一般书面的内容由称呼、问候、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六部分组成,基本
格式是:
1.称呼。称呼要独立成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
2.问候。问候的话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单独成行。问候语不宜长,使收信人
感到亲切,礼貌即可。
3.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写,写你对收信人说的话,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4.祝颂语。要单独起一行,空两格写上“祝”或“此致”等,再另起一行顶格
相应写上“身体健康”或“敬礼”等。
5.署名。要单独成行写在信的右下方。
6.日期。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下方。
(六)表扬稿
表扬稿分三部分:
1.名称。在第一行正中间写上“表扬”二字。
2.正文。要把这件事真实、完整、简明扼要地写清楚。
3.落款。在右下角分两行写上写稿人的姓名和写稿日期。
(七)建议书
格式:先写上标题,再写清楚建议书是给谁写的,具体建议是什么,最后写上
提建议人的姓名和写作日期。
八年级语文作文篇4
有人发现在飞机上同是30岁到40岁的旅客,坐头等舱的往往在看书,公务舱
的多在看杂志或电脑办公,处于经济经济舱的比较多在看报纸、电影及玩游戏、聊
天。不同的机舱内的旅客有着迥然的行为,这一发现使我觉得一个人的行为会影响
其位置。
坐不同机舱的人,身份自然也有所不同,而处于不同位置的人则与其行为有
关。有人可能会反驳,坐经济舱的人群中也有在认真看书的,可他坐的依然是经济
舱,而不是头等舱。不可否认,这样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
可是,在经济舱内看书的旅客又有多少?极可能是屈指可数。且我们又能否断
定那些坐在经济舱中也能认真看书的人以后会不会坐入头等舱,而你仍留在原位?
那些现在坐经济舱却仍认真看书的人,极有可能在以后会有资格坐在头等舱。一个
人所处的位置是由自己所决定的,而其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其实,如果平时有认真观察身边的人,就会发现一些学习好的同学会在放学后
仍留在课室学习,而许多学习不好的同学早就离开了课室,就这一留在课室学习的
行为,影响了同班学习而不同的成绩排名位置。这与旅客在飞机上坐不同的机舱的
原因是很相似的。有付出,才有收获,才能得到高于别人的位置。
除了在飞机上,在机场内,贵宾厅里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场区的人全在
玩手机,这一现象,令我更加坚信行为会影响位置。
早在宋朝,就有宋濂在年幼时,四处向别人借书回家抄录,即使是隆冬的时候
也在坚持。这有别于当时的其他同龄的行为,影响了宋濂成年后有文学家的高位
置。这正如机场内头等舱,公务舱及贵宾厅里的旅客在阅读,而经济舱、普通候机
区的旅客在玩手机。
虽说人人生而平等,可在很多时候,我们仍会把各色的人分为不同的等级。所
分到的等级与其行为密不可分。在飞机上旅客分坐头等舱、公务舱及经济舱就是如
此。而位置的高低,取决于你有怎样的行为,想拥有高别人的位置,就必须形成好
的行为。若终日只想着玩手机、打游戏,不去阅读而提升自己,最终也只是在经济
舱的位置,而不是头等舱。
所以,我们只有改变我们的不良行为,多学习,少玩乐,才能拥有更高的位
置,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八年级语文作文篇5
琴到无人听时工
弹琴,于寂寞中得到扶摇而起的欢欣。
-----题记
最爱是那铮铮铁骨,一枝寒梅独自在梢头傲然绽开,开出了冰清玉洁的美丽,
开出了高雅脱俗的气韵,开出了笑弄风霜的姿容,便,开在了故人的心头。一曲
《梅花三弄》惊了一袖的暗香,美了何处的归人。
寒江月冷,银河耿耿,凝眸高凭,遥见渔竿轻弄影,壶天物外幽情,破沧溟有
客寄闲名,醉里醒醒,歌泽畔也那吊湘灵。那苍苍蒹葭,在南宋的潇湘随风招摇,
那是山河残缺的无奈,那是时势飘零的感慨,那是世浊我清的唏嘘,那是众人皆醉
我独醒的叹惋,那是一首《潇湘水云》的眷恋。
更有王勃的《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
浦。夕阳西下,渔翁荡浆归舟,拨开芦苇匆匆,撩得水波漾漾。是份安逸,是份勤
劳,是份朴实,是份闲适,是份自在。远离喧嚣,避开世俗,楫一叶小舟,摆渡水
云间,云雾飘渺,天地迷蒙,撒一怀前世柔情的网打捞云雾间一缕诗意的悠然,只
听得那《渔舟唱晚》声声入耳,涤荡心头。
荀子在《乐论》中指到,“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历来隐逸之士,
多有扶琴自娱者。田园隐士陶渊明“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
之会,则扶而和之,曰:但是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还有嵇康等人,他们无法公
开表露,寄于诗文,又恐落人口实,只得隐没在琴曲中,选择“隐”的方式栖身丘
壑,在一曲曲琴声中寄托自己的忧愤和情思。
所谓“琴到无人听时工”,整个世界背过身去,铿然一生,寥落悠长,其余魂
魄,止于明月清风。此刻的琴,才是一份诚恳。只可惜,如今若无人喝彩,琴声也
凋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