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11-21 04:35:25 人在看 0条评论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2022年11月21日发(作者:描写秋天的经典散文(精选10篇))

下面是由分享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的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

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

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

的统领。

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被称为“汉文化圈,文化是宇宙自然

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

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

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

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

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

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

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

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

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

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

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

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

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

培养,教育,发展,尊重。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

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

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

“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

《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

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

仪制度等等。

“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

教化、培育等。

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

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

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

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

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

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

探究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考察中国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

路兼备的国家。

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

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

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

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主要经济基础。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

“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

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

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1.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

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

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

2.什么是道家?所谓道家,最初见于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司马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

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知变,因变,应变可谓道家之特长。

3.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

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

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

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

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

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

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

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

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

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

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

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

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

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猜你喜欢:1.我国传统文化精选5篇2.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料3.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特征详解4.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5.关于中

国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en369.cn/fanwen/xinxi-1-76282-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1-21 04:35:25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