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柳永秋夜月middot当初聚散原文赏析

更新时间:2022-11-20 11:50:05 人在看 0条评论

柳永秋夜月middot当初聚散原文赏析


2022年11月20日发(作者:母亲作文(精选16篇))

古⼈描写中秋节的诗

中秋历佳节来是中国⽂⼈墨客的最爱,今天阳光⽹⼩编特意准备了⼀些古⼈描写中秋节的诗,希望你能喜欢。

古⼈描写中秋节的诗1:

张九龄:望⽉怀远

海上⽣明⽉,天涯共此时。

情⼈怨遥夜,竟⼣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觉露滋。

不堪盈⼿赠,还寝梦佳期。

李商隐:霜⽉

初闻征雁已⽆蝉,百尺楼⾼⽔接天。

青⼥素娥俱耐冷,⽉中霜⾥⽃婵娟。

孟浩然:秋宵⽉下有怀

秋空明⽉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

陆龟蒙:中秋待⽉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限,烛暗⾹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为校清凉⼒,欲减初圆及午时。

元好问:倪庄中秋

强饭⽇逾瘦,狭⾐秋已寒。

⼉童漫相忆,⾏路岂知难。

露⽓⼊茅屋,溪声喧⽯滩。

⼭中夜来⽉,到晓不曾看。

古⼈描写中秋节的诗2:

⼀剪梅·中秋元⽉

朝代:宋代 作者:⾟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在杯中。今宵楼上⼀尊同。云湿纱窗。⾬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创作背景

⾟弃疾词中思想内容最集中、最进步的当属爱国词。⾟弃疾具有⼀般作家所不具备的戎马⽣涯,他⾸先是⼀个爱国⽃⼠,

然后才是⼀个词⼈,因⽽他的爱国词最⾃然真切,“悲歌慷慨,抑郁⽆聊之⽓,⼀寄之于其词。”因此,在爱国词中尤值得重视

的是那些表现⾃我经历、⾃我形象、⾃我感触的作品。

赏析

中秋节是诗⼈饮酒抒情的的夜晚,⾟弃疾曾写过两⾸中秋寄情词,⼀⾸是《⽊兰花慢》另⼀⾸就是《⼀剪梅》。

这⾸词是作者在中秋之夜感怀⽽作,上⽚写景,词⼈运⽤对⽐⼿法,将往⽇的中秋佳节是多么的美好!“花也杯中,⽉也杯

中”与今⽇中秋之夜⾬纷纷!“云湿纱窗,⾬湿纱窗”作对⽐。突出表达词⼈对今年中秋⼀种遗憾的⼼情。下⽚作者着重抒情,运

⽤夸张想象的⼿法,欲乘风问天,抒发⾃⼰内⼼的惆怅,但诗⼈乐观豪放,不管环境怎样,依然举杯畅饮,从容的欣赏着歌

舞。

这⾸词内容丰富,通过描写⽉夜之景,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感情,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懑。

古⼈描写中秋节的诗3:

秋夜⽉·当初聚散

朝代:宋代 作者:柳永

当初聚散。便唤作、⽆由再逢伊⾯。近⽇来、不期⽽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敛著眉⼉长叹。惹起旧愁⽆限。

盈盈泪眼。漫向我⽿边,作万般幽怨。奈你⾃家⼼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别⽆萦绊。不免收⼼,共伊长远。

译⽂及注释

译⽂

当时离开的时候,就说了,没有机会再和你见⾯。最近呢,没有想到我们却再次相遇。闲暇的时候,喝着酒,你皱着眉头

叹⽓。⼜想起旧时的⽆限忧愁。

你眼睛⾥闪着泪光,在我⽿边说着你的万种怨恨。但是我也许多的⽆可奈何,不可能这样永远陪你。等我没有什么牵绊的

时候,我就会和你永远在⼀起。

注释

秋夜⽉:词牌名。仄韵。因尹鹗词起句有“三秋佳节”及“夜深,窗透数条斜⽉”句,取以为名。以尹鹗体为正体。别格83

字,见柳永词。

聚散:离开。

再逢:再次相遇。

叹:叹⽓。

泪眼:闪着泪的眼。

奈:⽆可奈何。

伊:你。

创作背景

51岁时,柳永终于及第,去过福建,留有《煮海歌》,对当时煮盐为⽣的民众给予了深切的同情。短短两年仕途,他的

名姓就载⼊了《海内名宦录》中,⾜可见其在经纶事物上的天赋。可惜由于性格原因,他屡遭排贬,因此进⼊四处漂泊的“浮

⽣”,养成了⼀种对萧索景物,秋伤风景的偏好。

鉴赏

风流才⼦柳永仕途失意后,终⽇冶游,过着偎红倚翠的放浪⽣活,这⾸俚词可为代表作。年轻时在汴京的⼀次宴会上,他

与⼀个已经分⼿的歌妓不期⽽遇,重逢交谈终于达成谅解。这是⼀段悲欢离合的事,虽然只是宴会上这⼀场⾯,却将词⼈和她

的恩恩怨怨写得细腻逼真。上阕先写彼此散后,突然相遇的神态。他认为没有缘由再与她合好,⼜见她席上强装笑颜,不时皱

眉长叹,那楚楚动⼈的神态勾起他对旧⽇恩爱的缕缕情思。只见她双眼泪盈,不顾约束,对着他的⽿边倾吐着种种隐藏在内⼼

的肺腑之⾔。⽽且她对他情感却始终专⼀。他表⽰要她“待信真个”,即割断了⼀切羁绊,他才“收⼼”,“共伊长远”对前番误会表

⽰谅解后长远相爱。

柳永的俚词特⾊多⽅⾔⼝语,既通俗⼜妥贴⽽曲尽其意,这是他在接触市民⼝语中获得的。也因为他对市民观察⼊微,摹

写⼊物的情态、语⽓及⼼理变化,才下笔如此传神。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en369.cn/fanwen/xinxi-1-71154-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1-20 11:50:05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