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瑞文网

更新时间:2023-12-05 19:54:48 0条评论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瑞文网


2022年11月25日发(作者:校园日记范文六篇)

1

初一上册地理教学计划5篇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

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

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

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

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

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

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

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

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节课,努力讲好每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激发学

习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备课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为备课准备充分的素材。

9、合理使用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课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一)2课时第二周: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二、三)2课时第三周: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单元检测2

课时

第三周:地图(一、二)2课时

2

第五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六周: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2课时第七周:第二节海陆

的变迁2课时

第八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九周: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2课时第十周:第二节气温

和气温的分布2课时

第十一周:复习2课时

第十二周:期中反馈测试2课时

第十三周:第三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课时第十四周:世界的气候

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五周: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2课时第十六周: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课时

第十七周: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单元检测2课时第十八周:第五章发

展与合作2课时

第十九周:单元检测复习2课时

第二十周:复习巩固练习2课时

第二十一周:复习巩固2课时

第二十二周:复习综合检测2课时

第二十三周:期末考试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八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由原计划三个课

时减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

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

带来新的挑战。新东方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

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

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

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3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

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

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

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

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

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

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5、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6、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

力再上新台阶。

7、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

8、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9、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0、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11、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

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四、教学课时安排(另附,此略)

一、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教材中“活动”和“综合探

究”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继而承担一

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这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

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2、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

4

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

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3、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

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

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4、平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

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

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5、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本教材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教学重点:第一、二、三章

教学难点:第一、二、三章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

响,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

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

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究精神,及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

3、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

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4、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世界文化的差

异,理解各国的新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虽然小学学过《社会》,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识,但大

5

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不善于综合分析问题,抽象思维能力差,缺乏科学的探

究精神,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积级性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浓厚,求知欲

强,但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积级性不高,厌学情绪较重。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

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示意图、景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加强地理

教学的实践性;

4、根据地理科的特点,注意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地理的兴趣和积级性。

五、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

教学进度:

本学期教学时间为21周,去掉一周的节假日,二个周的复习时间,教学时间

为18周,每周2课时,共36课时;

一、整体情况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为二个课时,课

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

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

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

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

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

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

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

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

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6

1、抓好常规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

练。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

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每次单元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

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

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11、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

在学习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

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

习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一)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

7

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

平;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

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

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

亲合力。

(二)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采用清徐二中四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

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

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

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方

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

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的

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

内容之一。

●图领全文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习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

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

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构建合作式课堂。

●知识拓展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

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亲身体验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

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

8

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学期我将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

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理教

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一、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地理,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2.认识地球,清楚世界的海陆分布状况。

3.掌握世界的地形,能够看懂并分析地形图。

4.了解世界的居民,熟练人口、人种、语言及宗教的分布。

5.能够运用图文,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6.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明白世界发展变化及基本规律和趋势。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获取地理信息及过程与方法。

2.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3.学会体会观点成果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与方法。

让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比较、综合和运用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

和表达地理的能力,培学生初步运用地理来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

4.地理知识于生活密切相关,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的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多数来源于农村,他们的自身

素质和学习水平各不相同,且相差悬殊。大多数学生未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基

本上不存在基础差异,且学习积极性很高,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大面

9

积提高教学质量,现将学生情况分析如下:

(1)优生:优生约占总人数的25%,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态度端

正、目的明确,学习习惯好,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对这些学生,应提出较高的

要求,加大辅导力度,增扩知识面,为将来继续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中程生:中程生约占70%,这些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一定的学习方法,

分析、概括能力还不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于培养。对于这部分学生,要搞好

督促和辅导,思想教育加学习教育并施,激发学习兴趣。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

这部分学生赶上甚至超过部分优生,因为他们当中还有部分学生存在较大的潜力。

(3)希望生:约占5%,这些学生的底子薄,学习兴趣不浓,求知欲差,死记

硬背,懒于动脑,对这一部分学生,应多一份关心和帮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尽最大可能地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从养成教育开始,然后

教给适当的方法,耐心说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章:地理的面貌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学习地理的方法,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的识读与判别

(2)地球的面貌,世界地形的分布郁郁与变迁

(3)世界的人种、宗教与语言的分布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会分析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5)世界的发展存在差异,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3、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识图填图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具有善观察、联想猜想等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

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

10

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4、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为祖国强盛而学习的精神,为中华崛起而学习而读书的雄心

壮志,立志学好知识为祖国争光。2).运用所学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用科

学、学科学、保护自然环境造福于人类的思想教育。

四、教学研究内容:

12、集体备课、研究课、公开课的内容与时间安排

五、教学措施、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分配

【初一上册地理教学计划5篇】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9-388-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1-25 12:17:31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