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南京审计大学有哪些专业

更新时间:2023-12-07 17:46:56 0条评论

南京审计大学有哪些专业


2022年11月25日发(作者:快乐的ldquo六一儿童节rdquo作文(15篇))

推荐精选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大纲

(SoilMechanicsandFoundation

Engineering)

制定单位: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

制定人:顾晓晴

审核人:课程组

编写时间:2016年11月15日

推荐精选

课程说明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属性及课程介绍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且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课程,

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课,主要包括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两部分,涉及到地质学、

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有绪论、土的性质与工程分类、土中应力计算、土

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土的抗剪强度、土压力与土坡稳定、浅基础设计、桩

基础、特殊土地基和地基处理技术等。

Soilmechanicsandfoundationisacombination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

coursesandisastrongprofessionaltechnical,specializedcourseofengineering

management,mainlyincludestwopartsofsoilmechanicsandfoundationengineering,

involvingaspectsofgeology,architectureandothercontent,includingthe

introduction,soilclassification,soilpropertiesandEngineeringinthe

calculationofstressandcompressibilityofsoilandfoundationsettlement

calculation,theshearstrengthofsoil,soilpressureandslopestability,shallow

foundationdesign,pilefoundation,specialsoilfoundationandfoundation

treatmenttechnologyetc..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常见

的地基处理方法、常见基础的结构特点、边坡防护、基坑工程等,能够与施工技

术等相关课程结合,掌握基础工程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地基基础工程问题的基

本能力。

(三)适用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工程管理专业大三学生。

(四)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建筑材料》、《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结构》、《工程测量》

等。

推荐精选

2.后续课程:《工程估价2》、《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工程项目管理》。

二、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在内容安排上,应当考虑本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

基础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概念;

2.在教学中要充分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强化案例教学环节;同时,还要开展适量

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要求与分配:

(一)总学时要求

总学时为32学时,计2学分。

(二)学时分配

周别

授课

次数

授课章节与内容摘要

教学

时数

备注

11

第1章绪论

1.1土力学、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概念

1.2本学科发展概况

1.3本学科发展方向

1.4本学科特点与学习要求

2

21

第2章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

2.1土的组成和结构

2.2土的物理性质

2.3土的工程分类

2.4土的渗透性

2

31

第3章土中应力计算

3.1土的自重应力

3.2基底压力

3.3地基附加应力

3.4有效应力原理

2

41

第4章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4.1土的压缩性

4.2地基沉降计算

4.3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4.4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

2

推荐精选

51

第5章土的抗剪强度

5.1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5.2抗剪强度测定方法

5.3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

2

61

第6章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土坡稳定

6.1概述

6.2朗肯土压力

6.3库伦土压力

6.4挡墙设计

6.5加筋挡墙简介

6.6地基破坏形式及地基承载力

6.7地基极限承载力

6.8土坡稳定分析

2

7-82

第7章浅基础设计

7.1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

7.2浅基础类型

7.3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7.4地基承载力

7.5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7.6地基变形和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7.7扩展基础设计

7.8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4

9-113

第8章桩基础

8.1概述

8.2桩的竖向承载力

8.3承台的计算

8.4桩基础设计

6期中考试

121

第9章沉井基础及其他深基础

9.1概述

9.2沉井施工

9.3其他深基础简介

2

131

第10章基坑工程

10.1概述

10.2排桩支护结构

10.3水泥土桩支护结构

2

推荐精选

10.4土钉支护结构

10.5基坑稳定性验算

10.6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主要途径

141

第11章特殊土地基

11.1软土地基

11.2湿陷性黄土地基

11.3膨胀土地基

11.4山区地基和红黏土地基

11.5冻土地基及盐渍土地基

11.6地震区地基

2

152

第12章地基处理技术

12.1概述

12.2换土垫层法

12.3碾压法和夯实法

12.4排水固结预压法

12.5挤密法和振冲法

12.6高压喷射注浆法与深层搅拌法

12.7土工合成材料

12.8复合地基、托换技术

4

合计

32

四、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邹新军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

扩充阅读资料:

(1)《土力学》卢廷浩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推荐网站:筑龙网

五、课程的考核要求

1.期末考试形式:闭卷

2.平时成绩构成比例:作业15%;考勤与课堂提问15%;测验10%。

3.课程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

推荐精选

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绪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的概念;掌握地基与基础在设计上的要求;了

解本学科的发展史;熟悉本课程的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

第一节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概念

【教学内容】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地基、基础在建筑中的重要性;本课程学习的内容、特点

和学习方法;本学科的发展概况。

【重点、难点】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第二章土的性质与工程分类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土的三相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三个基本指标的测定方法;掌握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换算;掌握无粘性土的密实度对工程性质的影响;掌握粘性土的含水量对工程性质的影响;

掌握地基土的分类。

第一节土的组成与结构

【教学内容】

一、土的固体颗粒

二、土中水

三、土中气

四、土的结构

【重点、难点】

掌握土的三相组成。

第二节土的物理指标

【教学内容】

一、土的三相比例指标及其换算

二、无粘性土的密实度

推荐精选

三、粘性土的物理特征

四、土的动力特性

【重点、难点】

三相指标之间的换算,粘性土、无粘性土的物理特征。

第三节地基岩(土)的工程分类

【教学内容】

介绍《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的分类法,按土颗粒大小、粒组的土

颗粒含量或土的塑性指数将地基土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6

类。

【重点、难点】

利用土的物理状态指标划分土的状态。

第三章土中应力计算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土的自重应力及基本计算公式;掌握土体成层及有地下水时自重应力的计算公式;

掌握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掌握中心荷载、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的分布及其计算;掌握

基地附加应力的概念及其计算。

第一节土的自重应力

【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土自重应力的基本计算公式,土体成层及有地下水时自重应力的计算公

式,通过例题强化对公式的理解。

【重点、难点】

对土自重应力公式的应用。

第二节基底压力

【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轴心荷载和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的计算,当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总量

一定时,基底压力分布形状对土中应力分布的影响只在一定范围内,一般深度超过基础宽度

1.5-2倍时影响已不显著。

【重点、难点】

轴心荷载和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的计算。

第三节地基附加应力

推荐精选

【教学内容】

利用角点法计算矩形面积均布荷载作用时,土中任意点附加应力的计算。

【重点、难点】

角点法计算矩形面积均布荷载作用时土的附加应力。

第四章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土的压缩性及其影响因素,土的压缩性指标及测定方法,地基最终沉降量

的计算以及地基沉降和时间的关系。掌握压缩性指标,地基的最终沉降与时间关系的计算以

及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第一节土的压缩性

【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土的压缩试验(土的室内试验也称固结试验),找出孔隙比和压力的关系,

以便计算土的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缩模量等。

【重点、难点】

通过土的压缩试验,得出压缩性指标,从而判断土的压缩性。

第二节地基沉降量的计算

【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方法,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两种。

【重点、难点】

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的具体计算。

第三节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天然土层的应力历史,先期固结压力的确定和考虑应力历史的最终沉降量

的计算。

【重点、难点】

应力历史对沉降量的影响。

第四节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地基变形的计算方法,地基变形需要一定的时间完成,一般只考虑粘性土

的变形与时间的关系。通过有效固结原理和单向固结理论计算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推荐精选

有效固结原理和单向固结理论计算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土的抗剪强度的基本概念和工程意义;熟悉土的强度理论,

掌握强度指标及其硬性因素,了解抗剪强度的测定方法,掌握莫尔-库伦强度理论和极限平

衡理论。

第一节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土抗剪强度库仑定律,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和莫尔库伦强度理论。

【重点、难点】

利用莫尔库伦强度理论确定图的抗剪强度。

第二节抗剪强度的测定方法

【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试验方法: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

验、十字板剪切试验。

【重点、难点】

抗剪强度测定试验的原理和优缺点。

第三节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

【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不同试验条件下粘性土抗剪强度指标,粘性土的残余强度指标,无粘性土

的抗剪强度指标及其选择。

【重点、难点】

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

第六章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边坡稳定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土压力的概念和分类;掌握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土压力的方法;熟悉库伦土压力理

论计算土压力的方法;熟悉挡土墙的类型和构造要求;了解挡土墙的稳定验算;熟悉影响土

坡稳定性的因素;了解无粘性土坡和粘性土坡稳定计算方法,熟悉各种地基的破坏模式,掌

握临塑荷载与极限荷载及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第一节土压力概述

【教学内容】

推荐精选

本节主要介绍土压力、挡土墙的概念;土压力的分类;静止土压力的计算

【重点、难点】

静止土压力的计算。

第二节朗肯土压力理论

【教学内容】

介绍主动土压力原理及计算,被动土压力及计算和填土表面有均布荷载的情况、填土为

成层图的情况、填土内有地下水的情况下土压力的计算。

【重点、难点】

主动土压力计算,被动土压力计算和不同情况下土压力的计算。

第三节库伦土压力理论

【教学内容】

介绍主动土压力原理及计算,被动土压力及计算。

【重点、难点】

粘性土应用库伦土压力理论计算。

第四节挡土墙设计

【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挡墙的类型,重力式挡墙的构造要求,重力式挡墙的设计。

【重点、难点】

重力式挡墙的设计。

第五节加筋挡土墙简介

【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加筋土挡墙的材料和加筋挡墙的设计。

【重点、难点】

无。

第六节地基破坏形式和地基极限承载力

【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地基的破坏形式,地基的临塑荷载与极限荷载,地基极限承载力Pu的确

定。

【重点、难点】

地基的临塑荷载与极限荷载,地基极限承载力Pu的确定。

第七节土坡稳定分析

【教学内容】

推荐精选

本节主要介绍影响土坡稳定的因素有哪些,无粘性土坡的稳定性分析,粘性土坡的稳定

性分析,无需进行土坡稳定分析的条件以及土坡坡顶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

【重点、难点】

粘性、无粘性土坡的稳定性分析以及土坡坡顶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

第七章浅基础设计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熟悉浅基础的类型构造及适用范围;熟悉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掌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方法和确定基础底面积的方法;了解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

第一节地基基础设计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基础设计的内容;基础设计步骤与原则;地基基础设计基本规定。

【重点、难点】

基础设计步骤和基本规定。

第二节浅基础的类型

【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基础的不同分类(按基础材料分,按基础构造分)。

【重点、难点】

不同类型基础的适用范围。

第三节基础埋深的确定

【教学内容】

基础埋置深度确定的影响因素(上部结构情况,基础荷载大小及类型,工程地质和水文

条件,季节性冻土的影响,相邻基础的影响)。

【重点、难点】

基础埋深的确定。

第四节地基承载力

【教学内容】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三种确定方法,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承载力表来确定(修

正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按载荷试验确定,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

【重点、难点】

如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推荐精选

第五节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教学内容】

本节介绍如何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基地尺寸,地基软弱下卧层的验算。

【重点、难点】

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基地尺寸,地基软弱下卧层的验算。

第六节地基变形及减轻不均匀沉降措施

【教学内容】

本节介绍地基的变形特征和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重点、难点】

地及变形特征及措施。

第七节扩展基础设计

【教学内容】

本节介绍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荷载作用下

扩展基础的板厚及配筋计算。

【重点、难点】

扩展基础的计算。

第八章桩基础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掌握桩基础的类型及其特点;掌握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熟悉群桩

基础的设计;掌握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和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基桩竖向

承载力的验算;了解承台的计算和桩基础的设计。

第一节概述

【教学内容】

介绍桩基础的应用,桩基础的类型分类,桩基础的类型及适用条件和桩基础设计原则。

【重点、难点】

桩基的分类。

第二节桩竖向承载力

【教学内容】

介绍桩的荷载传递,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单桩的破坏模式,单桩竖向承载力的三种

确定方法(根据桩身材料强度确定,静载荷试验确定,按公式估算);以及介绍了群桩的特

点,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基桩竖向承载力的验算。

推荐精选

【重点、难点】

根据三种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基桩

竖向承载力的验算。

第三节承台的计算

【教学内容】

介绍承台的构造要求,承台的破坏及内力计算。

【重点、难点】

承台的内力计算。

第四节桩基础设计

【教学内容】

介绍桩基础设计的资料收集,确定桩型、桩长和截面尺寸,桩的平面布置和桩身截面强

度计算。

【重点、难点】

确定桩型、桩长和截面尺寸,桩的平面布置和桩身截面强度计算。

第九章沉井基础及其他深基础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沉井的概念、特点适用场合,掌握沉井的构造组成及各部分要求,

了解墩基础和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第一节概述

【教学内容】

介绍沉井的作用及适用条件,沉井的分类和沉井基础的构造。

【重点、难点】

沉井分类及构造要求。

第二节其他深基础简介

【教学内容】

介绍墩基础,地下连续墙的介绍。

【重点、难点】

无。

推荐精选

第十章基坑工程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基坑工程的特点、支护结构的类型及适用条件,熟悉作用于支护

结构上的荷载和土压力计算,熟悉排桩支护结构的概念,水泥桩支护结构的破坏模式,了解

土钉支护结构的概念及基坑稳定验算。

第一节概述

【教学内容】

介绍基坑及基坑支护的特点、功能要求;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及适用条件;设计原则内

容和安全等级,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和土压力计算。

【重点、难点】

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和土压力计算。

第二节支护结构简介

【教学内容】

介绍排桩支护结构,单层支锚桩、多支点桩概念;水泥土桩支护结构的概念及稳定计算

和水泥土桩墙构造要求;土钉支护结构概念和设计参数和土钉墙稳定性分析;基坑稳定性验

算。

【重点、难点】

4类支护结构的概念及稳定分析。

第十一章特殊土地基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掌握软土的成因、分类、工程特性;掌握黄土的特征、分布、湿陷原

因;掌握膨胀土的特征、勘察、评价和胀缩变形影响因素;掌握冻土性质、盐渍土的分类与

评价及防腐措施;掌握地基基础抗震设计。

第一节软土地基

【教学内容】

介绍软土的成因和分类,软土的工程特性,软土地基承载力。

【重点、难点】

软土的工程特性,软土地基承载力。

第二节湿陷性黄土地基

推荐精选

【教学内容】

介绍黄土的特征和分布,湿陷原因和影响因素,黄土地基的湿陷性评定和勘察,湿陷性

黄土地基的工程措施。

【重点、难点】

软土的工程特性,软土地基承载力。

第三节膨胀土地基

【教学内容】

介绍膨胀土的特征与危害性,膨胀土胀缩变形影响因素,膨胀土地基勘察和评价,膨胀

土地基工程措施。

【重点、难点】

膨胀土胀缩变形影响因素和工程措施。

第四节山区地基和红黏土地基

【教学内容】

介绍土岩组合地基工程特性,岩溶与土洞的评价和处理措施,红黏土地基形成和分布、

工程地质特征。

【重点、难点】

岩溶与土洞的评价和处理措施。

第五节冻土地基和盐渍土地基

【教学内容】

介绍冻土性质、分类,盐渍土的分类与评价。

【重点、难点】

冻土、盐渍土的分类与评价。

第六节地震区地基

【教学内容】

介绍地基基础抗震设计,砂土液化等级的评定。

【重点、难点】

砂土液化等级的评定。

第十二章地基处理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本章,熟悉地基处理的定义和目的、地基处理的对象及

特征;掌握换土垫层法的设计和施工原理;掌握强夯法的加固机理;掌握高压喷射注浆法与

推荐精选

深层搅拌法特点击适用范围

推荐精选

;掌握排水固结法加固原理;熟悉砂石桩的作用机理;熟悉复合地基概念,作用机理;了解

土工合成材料作用机理。

第一节概述

【教学内容】

介绍地基处理的定义与目的;地基处理对象及特性;地基处理分类方法和一些新的地基

处理方法。

【重点、难点】

地基处理对象和分类方法。

第二节换土垫层法

【教学内容】

介绍换土垫层法的原理及适用范围,确定砂垫层厚度和宽度,换土垫层法的施工及质量

检验。

【重点、难点】

确定砂垫层厚度和宽度。

第三节碾压法与夯实法

【教学内容】

介绍机械碾压法、振动压实法、重锤夯实法、强夯法的加固特点与适用范围。

【重点、难点】

压实法的加固原理与适用范围。

第四节排水固结法

【教学内容】

介绍加固原理和应用条件,排水固结法组成,砂井堆载法的设计。

【重点、难点】

砂井堆载法的设计。

第五节挤密法和振冲法

【教学内容】

介绍挤密、振冲作用机理;砂石桩作用原理及设计。

【重点、难点】

挤密、振冲作用机理;砂石桩作用原理及设计。

第六节高压喷射注浆法和深层搅拌法

【教学内容】

介绍注浆法、深层搅拌法的分类和形式特点适用范围和施工要点。

推荐精选

【重点、难点】

注浆法、深层搅拌法的分类和形式特点适用范围。

第七节土工合成材料

【教学内容】

介绍土工合成材料特点和适用范围,作用原理(反滤,排水、隔离、加筋作用)。

【重点、难点】

理解四大作用原理(反滤,排水、隔离、加筋作用)。

第八节复合地基

【教学内容】

介绍复合地基的概念与分类,桩体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及加固模式,有关复合地基参数的

设计。

【重点、难点】

复合地基参数的设计。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9-146-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1-25 09:49:22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