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教案
2022年11月25日发(作者:诗歌的起源)
园林树木学电子教案
目录
绪论..................................................................................................................................................2
第1节:园林树木学的定义,任务和学习方法...................................................................3
第2节: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3
第3节:中国丰富多彩的园林树木资源和宝贵的科学遗产...............................................4
第4节:园林树木学讲述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4
第1章:园林树木的分类...............................................................................................................4
第1节:植物分类学方法.......................................................................................................4
第2节:林建设中的分类法(自学)...................................................................................6
第2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7
第1节:树木的生命周期.......................................................................................................7
第2节:树木的年周期...........................................................................................................8
第3节: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10
第4节:树木的整体性及其生理特点.................................................................................14
第3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14
第1节温度因子...................................................................................................................14
第2节水分因子...................................................................................................................16
第3节:光照因子.................................................................................................................17
第4节:空气因子.................................................................................................................19
第5节:土壤因子.................................................................................................................20
第6节:地形地势因子.........................................................................................................20
第7节:生物因子.................................................................................................................21
第8节:植物的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21
第9节:城市环境概述.........................................................................................................21
第4章:园林树木群体及其生长发育规律.................................................................................22
第1节:植物群体的概念及其在园林建设中的意义.........................................................23
第2节:植物的生活型和生态型.........................................................................................23
第3节:植物群体的组成结构.............................................................................................23
第4节:植物群体的分类和命名.........................................................................................24
第5节:群体的生长发育与演替.........................................................................................25
第5章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功能...............................................................................26
第1节:园林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26
第2节:园林树木保护环境的作用.....................................................................................28
第6章: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29
第1节: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地位、意义与特点.............................................................29
第2节:园林树木的树形及观赏特性.................................................................................30
第3节:园林树木的叶及其观赏特性.................................................................................31
第4节:园林树木的花及观赏特性.....................................................................................32
第5节:园林树木的果实及观赏特性.................................................................................33
第6节:树木的枝,干,树皮,刺毛,根等及其观赏特性。.........................................34
第7节:园林树木的意境美.................................................................................................35
第7章:园林树木的配置.............................................................................................................36
第1节:园林树木的配置原则.............................................................................................36
第2节:园林树木的配置方式.............................................................................................37
第3节:配置的艺术效果.....................................................................................................38
第8章:园林树木的栽植.............................................................................................................39
第1节:与栽植有关的基本概念.........................................................................................39
第2节:栽植成活的原理.....................................................................................................39
第3节:栽植季节.................................................................................................................39
第4节:栽植技术.................................................................................................................40
第5节:大树移植.................................................................................................................41
第9章:园林树木的修剪与整形.................................................................................................42
第1节:修剪整形的意义.....................................................................................................43
第2节:修剪整形原则.........................................................................................................43
第3节:修剪.........................................................................................................................43
第4节:整形.........................................................................................................................45
第5节:各种园林树木的修剪整形.....................................................................................45
第10章: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47
第1节:土壤管理.................................................................................................................47
第2节:树木的施肥.............................................................................................................48
第3节:树木的灌水与排水.................................................................................................49
第11章:园林树木的其他管理...................................................................................................50
第1节:自然灾害及其防治.................................................................................................51
第2节:树木树体的保护和修补.........................................................................................52
第12章: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53
第1节:古树名木的意义和作用.........................................................................................53
第2节: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54
第13章:园林中各种用途树木的选择要求、应用和养护要点...............................................55
第1节:独赏树.....................................................................................................................55
第2节:庭荫树.....................................................................................................................55
第3节:行道树.....................................................................................................................56
第4节:群丛与片林.............................................................................................................56
第5节:观花木.....................................................................................................................56
第6节:藤木(藤本类).....................................................................................................57
第7节:植篱及绿雕塑.........................................................................................................57
第8节:地被植物.................................................................................................................58
第14章: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规划...............................................................................59
第1节: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的意义.................................................................................59
第2节:园林树种调查.........................................................................................................59
第3节:园林树种的规划.....................................................................................................60
第15章:裸子植物各论...............................................................................................................61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62
第16章:被子植物各论...............................................................................................................71
绪论
教学题目:绪论
教学重点:园林树木,园林树木学的概念
教学难点:园林树木学与相近学科的关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精讲,指导阅读
参考书目:
1、树木学:北京林业大学主编
第1节:园林树木学的定义,任务和学习方法
本节主要论及4个关键知识点:
一、园林树木,园林树木学的定义
1、园林树木——凡适合于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
植物统称园林树木。
2、园林树木学——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和应用
等方面系统研究的学科统称为园林树木学。
二、学习园林树木学的目的和任务
总的来说:学会应用园林树木来建设园林的能力,并能使其较长时期和充分地发挥其园
林功能。
三、园林树木学的学习方法
园林树木种类多,地域差异大,形态各异,学习难度较大,可采取下列方法:
1、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观察记录,勤思考,多分析,比较,归纳。
2、善于抓住科,属,种的识别要点,编制和使用检索表,提高熟练识别树种的能力。
四、园林树木学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1、辨别树种,了解植物资源,必须以植物学,植物分类学为基础。
2、掌握树木个体与群体生长发育规律,生态习性和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必须以植物
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气象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地理学,地植物学和森林学为基础。
3、掌握园林树木的观赏特性,园林用途,必须以园林美学,园林艺术,园林规划理论
为基础。
第2节: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
一、美化作用
1、构成美景,引人入胜
2、季相变化,情趣各异
3、树姿万千,魅力无比
4、纯洁心灵,陶冶性格
二、改善环境
1、调节气候
2、防风固沙
3、涵养水源
4、净化空气
三、生产功能
1、生产木材
2、经济林木
3、名优果木
第3节:中国丰富多彩的园林树木资源和宝贵的科学遗产
一、中国丰富多彩的园林树木资源
中国被西方人士称为“园林之母”,园林树木资源极为丰富,表现如下4个特点。
1、种类繁多
2、分布集中
3、丰富多彩
4、特点突出
二、中国在园林树木方面的科学遗产
1、流芳于世的古籍,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范成大的《梅谱》
2、不见经传的优秀技术
3、绝无仅有的优良品种
第4节:园林树木学讲述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总学时60,其中理论40,实验20,教学实习7天;理论讲授中:总论部分20学时,
各论20学时,其中裸子植物6学时,被子植物14学时。
思考题:
1、概念:园林树木;园林树木学
2、简述园林树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园林树木的美化作用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4、简述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
第1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教学题目:园林树木的分类
教学重点:分类系统上的等级及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分类检索表的内部结构特征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提问——归纳
参考书目:
1、树木学北京林业大学主编
2、中国树木志(第一卷)
第1节:植物分类学方法
一、与植物分类有关的概念
1、植物分类学——是对各种植物进行描述,记载,鉴定,分类和命名的基础学科,是
研究园林植物学科应具备的基础。
2、园林建设分类法——是按园林建设的要求,将树木进行分类的方法,是以树木在园
林中的应用和利用为目的,以提高园林建设水平为主要任务的分类体系。
3、人为分类系统——是着眼于应用上的方便的分类系统。如本草学是为了医药的目的。
4、自然分类系统(植物系统学)——是着眼于反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
级的系统演化关系的分类系统。
5、种(Apecies)——是在自然界种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这个类群的所有个体都有着
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后代而使种族延续,
他们在自然界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6、亚种(Subspecies)——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这个变型除了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的变化
特点外,在地理分布上有一定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7、变种(Varietas)——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虽然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变化,但没有明显
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8、变型(Forma)——是指在形态特征上变异较小的类型,例如:花色不同,花的单,重
瓣,毛的有无,叶面上有无色斑等。
9、品种(Cultivar)——由人工培育而成的植物当达到一定数量成为生产资料时即称为该
种植物的品种。
二、分类系统上的等级以马尾松为例
界(Regnum)植物界RegnumPlantae
门(Divisio)种子植物门Spermatophyta
亚门(Subdivisio)裸子植物亚门Gymnospermae
纲(Classis)球果纲Coniferopsida
目(Order)松柏目Conifersles
科(Familia)松科Pinaceae
属(Genus)松属Pinus
种(Species)马尾松Pinusmassoniana
三、植物命名法规
(一)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双名法)
常见命名表达式有7种
1、一般头一个字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多为名词;第二个字母是种名,多是形
容词,双名之后附上命名人的姓氏缩写(第一个字符应大写)如华山松PinuscarmandiiFranch.
2.由两个人命名的,这时应将二人的缩写均附上而且在其间加上连词“et”或“&”符号。
如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Cheng.
3.某植物由某一人命名,但由另一人代为发表的,则应先写原命名人的缩写,再写一
前置词表示“来自”之意,最后再写代为发表论文的作者姓氏缩写。如榛Corylusheterophylla
.(P313)
4、有些植物的学名后附上二人缩写人名,而前一人名括在括号之内,表示括号内的人
是原命名人,但后来经后者研究而更换了属名之意。如青冈栎
Cyclobalanopsisglauca(Thunb)Oerst.(QuercusglaucaThunb)。
5、拉丁学名之后写syn的缩写字,其后又写许多学名,同一植物又几个学名,为避免
异名同物的误会起见,常将正式学名之后,附上缩写,再将其余的异名附上,本书各论部分
则将主要的异名放在括号中列出,如新疆杨。dalis(naLauche,
naLauche.)。
6、种以下的变种,则在种名之后加缩写字var,后,再写上拉丁变种名,如红玫瑰。
ehd。
7、栽培品种,则在种名后加写cv,然后将品种名用大写或正体字写出或不写cv,而仅
大写或正体写于单引号内,首字母均用大写,其后不必附命名人。例如:日本花柏的一个栽
培品种叫绒柏的学名:osa.或写为Chamaecyparis
pisifera‘Squarrosa.’
(二)种名的命名原则
依据《中国植物志》编委会对植物的中名命名原则择要简述如下:
共6条见教科书
四、自然分类系统中几个主要系统的特点简介
主要有Engler系统;nson系统。前者有3个特点,后者有6个特点。
另外有郑万均系统用于本教科书的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采用恩格勒系统。
五、常见植物分类检索表及特征
(一)定距式检索表
按形态特征两两分类群,直至最终检索项目(或科或属或种),通用表达式为(以4个
项目为例)
1………………………………2
2………………………………①
2………………………………②
1………………………………3
3………………………………③
3………………………………④
如:植物界的分门检索表
松属的分种检索表
杉科的分属检索表
柏科的分属检索表
(二)平行式检索表
按其形态特征,择其某一最终检索项目(或科或属或种)独有的特征与其余所有项目相
区别一次描述直至检出,然后在其余项目中择其独有特征的项目一次描述直至检出,如此类
推直至所有项目全部检出。通用表达式为:
1…………………………①
1…………………………2
2…………………………②
2…………………………3
3…………………………③
3…………………………④
如:豆科分亚科检索表
落叶松属分种检索表
雪松属分种检索表
落羽松属分种检索表
第2节:林建设中的分类法(自学)
本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植物分类学;园林建设分类法;人为分类系统;自然分类系统;种(Species);
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as);变型(Forma);品种(Cultivar)
2、植物分类系统中分哪几级?
3、简述双名法常见表达式。
4、简述Engler系统,nson系统的特点。
5、简述常见2种检索表之特征。
6、简述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分类方法。
第2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教学题目: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教学重点: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生长规律,物候观测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指导阅读——提问——精讲
参考书目:
1、熊济华主编.观赏树木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5-36
2、高润清主编.园林树木学.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9-12
3、北京林业大学主编.树木学
第1节:树木的生命周期
一、基本概念
1、生长——植物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的分裂和扩大,导致体积和重量
不可逆的增加称生长。
2、发育——植物生活史中,建立在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称“发育”。
3、生命周期——植物从播种开始,经幼年,性成熟,开花,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称
生命周期。
4、年周期——植物在一年中经过的生活周期称年周期。
5、离心生长——树木自播种和发芽或营养繁殖成活后以根颈为中心,根向地,芽向空
中不断扩大空间的生长称离心生长。
6、离心秃裸——根系在离心生长过程中,由基部向根端出现衰亡称“自疏”,地上部分
逐年向枝端方向出现枯落称“自然打枝”,这种“自疏”和“自然打枝”统称离心秃裸。
7、向心更新——当离心生长到达某一年龄阶段时则生长势衰弱,具潜伏芽地树种,常
于主枝弯曲高位处,萌生直立旺盛的徒长枝开始进行树冠的更新称“向心更新”。
8、向心枯亡——随着向心更新徒长枝的扩展,加速主枝和中心干的先端出现枯梢,全
树由许多徒长枝形成新的树冠,逐渐代替原来衰亡的树冠,这种由外向内,由下而上直至根
颈的枯亡现象称向心枯亡。
9、幼年阶段——从种子萌发时起,到具有开花潜能之前的一段时期称幼年期。
10、成年时期——幼年阶段达到一定的生理状态后,就获得了形成花芽的能力,这一时
期称成年阶段。亦称性成熟。
二、树木生命周期体态变化:
1、幼,青年期
2、壮年期
3、衰老更新期
4、第二轮更新初期
三、不同类别树木的更新特点
1、乔木类
①具长寿芽的树种可多次更新
②具潜伏芽但寿命短的树种,难以向心更新。如桃
③无潜伏芽的树种,只有离心生长,离心秃裸,而无④向心更新。如松属许多树种
⑤具潜伏芽无侧芽的树种,只有顶芽延伸的离心生长,而无侧生枝的离心秃裸,也就无
向心更新。如棕榈
⑥有些乔木除靠潜伏芽更新外,还可靠根蘖更新。
2、灌木类
以从茎基部及根上发生萌蘖更新为主。
3、藤木类
有的似乔木,有的似灌木,有的介于两者之间。
四、实生树与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特点
1、实生树
米丘林学派把实生树的个体发育阶段划分为5个阶段:即胚胎,幼年,性成熟,繁殖,
衰老。
多数学者把实生树的个体发育阶段划分为2个阶段:即幼年阶段,成年阶段。
2、营养繁殖树
没有幼年阶段,只有成年阶段。
五、有关树木发育阶段的研究
1、实生树幼年期与性成熟的研究
2、实生树成熟阶段与营养繁殖树老化过程的研究。
本节思考题:
1、名词解释:生长;发育;生命周期;年周期;离心生长;离心秃裸;向心更新;向
心枯亡;幼年阶段;成年阶段。
2、简述树木生命周期中的体态变化
3、简述乔木类树木的更新特点
4、米丘林学派将树木个体发育分哪几个阶段?
5、缩短幼年阶段在园林建设中有何意义?
第2节:树木的年周期
一、基本概念
1、物候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生命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在形态和生理机能有
与之相应的规律变化称物候期。
2、休眠转入生长期——指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至芽膨大待萌时为止。
3、生长期——指树木芽膨大至落叶为止。
4、生长转入休眠期——秋季叶片自然脱落这一时期。
5、相对休眠期——秋季正常落叶到次春树体开始生长(通常以萌芽为准)为止是落叶
树木的休眠期。确切地说,休眠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6、自然休眠——亦称深休眠或熟休眠。是由于树木生理过程所引起的或树木遗传性所
决定的,落叶树木进入自然休眠后,要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结束。未通
过时,即使给予适合生长的外界条件,也不能萌芽生长。
7、被迫休眠——落叶树木在通过自然休眠后,如果外界缺少生长所需的条件时,仍不
能生长,而处于被迫休眠状态,一旦条件合适就会开始生长。
8、根系生长周期——树木根系随气候变化而在根系数量,长度,粗度上有规律的增长
的现象称根系生长周期。
9、树液流动开始期——树木以新伤口出现水浸壮分泌液为标志称树液流动开始期。
10、萌芽期——指芽萌动至芽膨大这一时期。
11、展叶期——从芽苞中伸出卷曲或按叶脉褶叠着的小叶至春叶特有色彩在整体上消失
这一时期。
12、开花期——指观测株上5%的花瓣完全展开至残留约5%的花这一时期。
13、果实生长发育和落果期——从座果至果实或种子成熟脱落止。
14、花芽分化期——指花芽分化始终这一时期称花芽分化期。不同树木花芽分化期不同。
单性花树种,其雄花芽和雌花芽分化期亦有差异。
15、叶秋季变色期——指由于正常季节变化树木出现变色叶,其颜色不再消失,并且新
变色叶在不断增多至全部变色的时期。
16、落叶期——观测树木秋季开始落叶至树上全部落尽时止。
二、树木的物候期
(一)落叶树的年周期,温带树种(落叶)分四个时期即:
1、休眠转入生长期
2、生长期
3、生长转入休眠期
4、相对休眠期(自然休眠,被迫休眠)
(二)常绿树物候期
常绿树的物候期较复杂:如常绿树的落叶出现新老交替现象。松属针叶可存活2-5年,
冷杉可存活3-10年,紫杉存活高达6-10年。有些果实发育跨年度的。
三、园林树木的物候期观测法
(一)目的与意义
1、季相变化为园林树木种植设计,选配树种形成四季景观提供依据。
2、为园林树木栽培(含繁殖,栽植,养护与育种)提供生物学依据。
(二)观测方法
1、注意事项
①观测树及地点的选定:选定树种,作好标记,绘图存档。
②观测时间与方法:常年进行,选向阳面枝条,借助器具,仔细观察。
2、观测项目及特征:
本节思考题:
1、名词解释:物候期;休眠转入生长期;生长期;生长转入休眠期;相对休眠期;自
然休眠;被迫休眠;根系生长周期;树液流动开始期;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果实生长
发育和落果期;花芽分化期;叶秋季变色期;落叶期
2、落叶树物候期分哪几个时期?
3、常绿树物候期有何特点?
4、树木物候观测应注意那些问题?
5、树木物候观测有那些主要项目?
6、观测花芽分化期有哪两种方法?
7、叶秋季变色期,落叶期各细分哪几个时期?
第3节: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一、基本概念
1、芽序——定芽在枝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顺序性称芽序。
2、芽的异质性——由于芽形成时,随枝叶生长时的内部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
同,使处在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差异的现象称“芽的异质性”。
3、芽的早熟性——有些树木生长季早期形成的芽,当年就能萌发(如桃等),有的多达
2-4次稍,芽的这种特性称芽的早熟性。
4、芽的晚熟性——已形成的芽,需经一定的低温时期解除休眠,到第二年才能萌发,
芽的这种特性称芽的晚熟性。
5、萌芽力——母枝上芽的萌发能力称萌芽力。
6、成枝力——母枝上的芽能抽发生长枝的能力叫成枝力。
7、芽的潜伏力——当枝条受到某种刺激或冠外围枝处于衰弱时,能由潜伏芽发生新稍
的能力称芽的潜伏力。
8、总状分枝式——枝的顶芽具有生长优势,能形成通直的主干或主蔓,同时发生侧枝,
侧枝上又能发生次侧枝,这种有明显的主轴分枝方式称总壮分枝式。
9、合轴分枝式——枝的顶芽经一段时间生长后,先端分化花芽或自枯,而邻近的侧芽
代替延长生长,以后有按上述方式分枝生长,这样形成了曲折的主轴,这种分枝方式称合轴
分枝式。
10、假二叉分枝式——具有对生芽的植物,顶芽自枯或形成花芽,由其下对生芽同时萌
枝生长所代替,形成叉状侧枝,以后如此继续,这种分枝方式称假二叉分枝式。
11、顶端优势——一个近于直立的枝条,其顶端的芽能抽出最强的新稍,而芽所生的枝,
其生长势呈自上而下递减的趋势,最下部的一些芽则部萌发。这种顶部分生组织或茎尖对其
下芽萌发力的抑制作用,叫做“顶端优势”。
12、干性——树木中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简称干性。
13、层性——由于顶端优势和芽的异质性,使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或二级枝在主枝上
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层次称之为“层性”。
14、生长势——在一定的时间内,枝条加长和加粗生长的快慢称“生长势”。
15、年生长量——一年内枝条生长达到的长度和粗度称“年生长量”。
16、叶簇期——年初新稍生长慢,节间较短,所展之叶,为前期形成的芽内幼叶原始体
发育而成,故“叶簇期”,也称开始生长期。
17、叶幕——是指叶在树冠内集中分布而言。它是树冠叶面积总量的反映。
18、花芽分化——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称花芽分化。
二、根系的生长
(一)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
1、土壤温度:树种不同,根系开始生长的温度不同。
2、土壤湿度:一般土壤含水量达最大持水量的60-80%最宜。
3、土壤通气:通气好,根系密度大,分枝多,须根量大,通气不良则发根少,生长慢
或停止,树体早衰。
4、土壤营养:一般不成为限制因素,但可影响根系质量。
5、树体有机养分:根系生长与执行其机能依赖地上部分所供应的碳水化合物。
(二)根系的年生长动态
树种不同,根系的年生长动态也有差异
(三)根的生命周期
一般幼树根系生长较地上部分快,随年龄增加,其速度趋于缓慢,并逐年与地上部分保
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三、枝条的生长与树体骨架的形成
(一)树木的枝芽特性
1、芽序:1/2式,2/5式
2、芽的异质性
3、芽的早熟性与晚熟性
4、萌芽力与成枝力
5、芽的潜伏力
(二)枝茎习性
1、枝的生长类型
①直立生长
②攀缘生长
③匍匐生长
2、分枝方式
①总状分枝式
②合轴分枝式
③假二叉分枝式
3、顶端优势
4、干性与层性
(三)枝的生长
1、枝的加长生长:按慢——快——慢的规律生长
2、枝的加粗生长
(四)影响新稍生长的因素
1、砧木
2、贮藏养分
3、内源激素
4、母枝所处的部位与状况
5、环境与栽培条件
(五)树冠的形成
1、以地上芽分枝生长和更新的乔木,自一年生苗或前一季节形成的芽,抽枝离心生长,
保持顶端优势形成树冠。
2、以地下芽更新为主的竹类和丛木类,以中下部芽较饱满,抽枝较旺盛,丛木单枝离
心生长迅速形成树冠,但衰老也快。
3、攀缘藤木多类似乔木,主蔓生长势很强。
(六)树木的生长大周期
呈慢——快——慢“S”曲线规律
四.叶和叶幕的形成
(一)叶片的形成
(二)叶幕的形成
五.花芽的分化
(一)花芽分化期
1、花芽分化期的划分
①生理分化期
②形态分化期
③性细胞形成期
2、花芽着生与花芽分化期
3、树木花芽分化的类别
①夏秋分化型。海棠类,榆叶梅,樱花等
②冬春分化型。龙眼,荔枝,柑橘,柚等
③当年分化型。木槿,槐,紫薇,珍珠梅
④多次分化型。茉莉花,月季,葡萄,无花果
4、树木花芽分化期的规律
①分化临界期
②分化的长期性
③相对集中和相对稳定性
④形成花芽所需时间,随树种不同而异
(二)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与理论
1、影响因素
①实生树遗传性与首次成花的关系
②枝条营养生长与花芽分化的关系
③叶,花,果与花芽分化的关系
④矿质,根系生长与花芽分化
⑤光照影响
⑥温度影响
⑦水分影响
⑧栽培技术与花芽分化
2、花芽分化的内因学说
①营养物质论
②成花物质论或成花激素论
③遗传基因控制论
(三)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
1、抓住分化临界期,采取措施促控
2、改善外界环境因子促控
3、依据树势进行调节
4使用生长调节剂促控
六、树木开花
(一)开花顺序性
1、树种间开花先后
2、种内不同品种开花早晚不同
3、雌雄同株异花
4、不同部位枝条上的花
5、同花序不同部位上的单朵花
(二)开花类别
1、先花后叶类
2、花叶同放类:苹果,海棠,核桃
3、先叶后花类
(三)花期延续时间
1、因树种和类别不同而异
2、同种树种营养,环境不同,长短不同
(四)每年开花次数
1、因树种与品种而异
2、再度开花
七、座果与果实的生长发育
(一)授粉和受精
1、影响因素
①“自花不实”:如欧洲李,甜樱桃
②雌雄异株,如银杏,雪松
③雌雄异熟,如核桃
④树体营养状况
⑤花期气候条件
2、提高授粉受精措施
①配置授粉树
②提高氮素营养贮存
③喷硼
(二)座果与落花落果
1、落花落果次数
①落花
②落幼果
③六月落果
④采前落果
2、落花落果原因
①②最初为授粉受精不完全;
③是营养不良引起;
④生长素浓度降低。
(三)果实的生长发育
1、生长时间:随不同种而异
2、果实生长图型:有“S”型和“双S”型
3、果实生长的分期
①生长期
②成熟期
4、果色的呈现
5、满足果实发育的栽培措施
①花前追施氮肥并灌水
②开花期注意防病虫
③花后叶面喷肥(尿素)
④环剥和应用生长调节剂提高座果率
⑤果实生长前期多施氮肥,后期多施磷钾肥
本节思考题:
1、名词解释:芽序;芽的异质性;芽的早熟性;芽的晚熟性;萌枝力;成枝力;芽的
潜伏力;总状分枝式;合轴分枝式;假二叉分枝式;顶端优势;干性;层性;生长势;年生
长量;叶簇期;叶幕;花芽分化
2、影响根系生长有那些因素?
3、简述枝的生长类型
4、树木有哪3种分枝方式?
5、影响新稍生长的因素有那些?
6、简述花芽分化的类别及代表树种
7、花芽分化的内因学说有那些?
8、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有那些?
9、简述开花顺序性的特点
10、说明开花类别
11、提高授粉受精的措施有那些?
12、果实生长图型有哪几种?
第4节:树木的整体性及其生理特点
一、树木各部分的相关性
(一)各器官的相关性
1、顶芽与侧芽:去顶芽——优势位置下移——促进侧芽萌芽;短截可促进分枝
2、根端与侧根:断主根先端——促侧根;断侧根——促须根
3、果与枝果多——抑制枝条生长和花芽分化
4、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关系复杂
(二)根系与地上部的相关
1、地上部与根系间的动态平衡;用根冠比来描述
2、枝与根对应关系:“哪边枝叶旺,哪边根就壮”
3、地上部与根系生长节奏交替
二、树木的生理特点
学生自学
本节思考题:
如何运用树木各部分的相关性培育大规格的园林苗木?
第3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第1节温度因子
一、基本概念
1、植物的环境——指植物所生活的空间叫植物的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地势;
生物;人类生活等方面。
2、生态因子——对植物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称“生态因子”。
3、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对植物必不可少的因素称植物生存条件。绿色植物的生存
条件是指氧气、二氧化碳、光、热、水及无机盐六个因素。
4、综合作用——环境中的各生态因子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组合成综合的
总体,对植物的生长生存起着综合的生态,生理作用。
5、主导因子——在生态因子对植物的生态,生理综合影响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生态因
子称主导因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主导因子不是固定不变的。
6、生存条件的不可代替性——生态因子虽互有影响,紧密联系,但生存条件是不可代
替的,缺乏某一条件不可能用另一条件来代替。
7、生存条件的可调性——指某一生存条件在量上不足而在其他生存条件量的增加而得
到调剂并收到相近的生态效应。这一现象称生存条件的可调性,但这种调剂是有限度的。
8、生态幅——植物对生态条件及生态因子变化强度的适应范围,超过植物则死亡,这
一范围叫“生态幅”。
9、日较差——一日中大气温度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日较差。
10、温周期——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的适应性称温周期。
11、寒害——指气温在物理零度以上时使植物受害甚至死亡的情况。
12、霜害——当气温降至0℃时,空气中过饱和的水汽在物体表面就凝结成霜,这时植
物的受害称霜害。
13、冻害——气温降至0℃以下使植物体温亦降至零下,细胞间隙出现结冰现象,严重
时导致质壁分离,细胞膜或壁破裂就会导致植物死亡。
14、冻拔——在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由于土壤结冻膨胀而升起,
连带将草本植物抬起,至春季解冻时土壤下沉而植物留在原位造成根部裸露死亡。这种现象
称冻拔。
15、冻裂——在寒冷地区的阳坡或树干的阳面由于阳光照晒,使树干内部的温度与干皮
表面温度相差数十度,对某些树种而言,就会形成裂缝。这一现象称冻裂。
16、生长期积温——植物在生长期中高于某温度数值以上的昼夜平均温度的总和称该植
物的生长期积温。
17有效积温——指植物开始生长活动的某一段时期内的温度总值。计算公式S=(T-
T
0
)N。
二、侯平均温度与季节。
1、候平均温度10~22℃,属春季或秋季
2、候平均温度>22℃,属夏季
3、候平均温度<10℃,属冬季
三、昼夜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1、种子发芽:变温比恒温好。
2、植物生长:变温比恒温生长好。
3、开花结实:一定温差条件下,花较多,果较大,质较好。
四、日变幅与植物区系的关系
1、原产大陆性气候区的植物:日变幅10—15℃。生长发育最好。
2、原产海洋性气候区的植物:日变幅5—10℃。生长发育最好。
3、热带植物:日变幅很小,生长发育良好。
五、突变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1、突然低温:引起寒害,霜害,冻害,冻拔,冻裂。
2、突然高温:高于最高点就会植物造成伤害直至死亡。被子植物约50℃;裸子植物46℃。
六、生长期积温;有效积温;活动积温的计算通式:S=(Ti-To)n
(一)生长期积温S
Ti——日期内的日平均温
To——为生物学零度
n——某一植物生长活动天数
(二)有效积温S
Ti——日期间的日平均温度
To——为生物学零度
n——生长期某一发育阶段的天数
(三)活动积温S
Ti——日期间的日平均温度
To——为物理学零度
n——某一时期的天数
本节小结:
1、基本概念
2、候平均温度与季节的关系
3、日变幅与植物区系的关系
4、突变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5、温度与植物分布的关系
6、生长期积温与有效积温的关系
本节思考题:
1、名词解释:植物的环境;生态因子;生存条件;总和作用;主导因子;生存条件的
不可代替性;生存条件的可调性;生态幅;日较差;温周期;寒害;霜害;冻害;冻拔;冻
裂;生长期积温;有效积温。
2、简述候平均温度与四季有何对应关系。
3、日变幅与植物区系有什么联系,在树木引种中有何意义?
4、突变温度对植物的生长有何影响?
5、昼夜变温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在控制温度的温室栽培中有何指导意义?
6、生长期积温、有效积温、活动积温有何区别?
第2节水分因子
一、基本概念
1、旱生植物——在干旱的环境中能长期忍受干旱而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类型。
2、中生植物——不能忍受过干或过湿的环境条件的植物类型。
3、湿生植物——在潮湿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的植物类型。
4、水生植物——在水中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类型。
5、耐旱植物——在干旱环境中能正常生长的植物类型。
6、耐淹植物——在一段时间内淹没后还能正常生长的旱生植物类型。
二、水分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植物生态类型
1、旱生植物
①少浆植物或硬叶旱生植物
②多浆植物或肉质植物
③冷生植物或干矮植物
2、中生植物
3、湿生植物
①阳性湿生植物
②阴性湿生植物
4、水生植物
①挺水植物
②浮水植物
③沉水植物
三、耐旱、耐涝树种等级
学生自学
四、水分其他形态对树木的影响
1、雪
2、冰雹
3、雨凇,雾凇
4、雾
本节小结:
1、基本概念
2、以水分因子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植物生态类型
3、水分的其他形态对树木的影响
本节思考题:
1、名词解释: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水生植物;耐旱植物;耐淹植物。
2、依水分因子植物可分哪几种生态类型?各举5例。
3、树木按耐旱能力可分几级?各举5例。
4、树木按耐涝能力可分几级?各举5例。
5、对树木影响的水分其形态有哪几种?
第3节:光照因子
一、基本概念
1、长日照植物——植物在开花以前需要有一段时间的每日光照时数大于14小时的临界
时数称长日照植物。
2、短日照植物——开花前需要一段时间的每日光照时数少于12小时的临界时数的称短
日照植物。
3、中日照植物——只有在昼夜长短时数近于相等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4、中间性植物——对光照和黑暗的长短没有严格的要求,只要发育成熟,无论日照长
短均能开花的植物。
5、光补偿点——树木光和作用所合成的物质量恰好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量相等,此时
的光强称光补偿点。
6、光周期现象——每日的光照时数与黑暗时数的交替对植物开花的影响称光周期现象。
二、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可见光及波长
光色波长(μm)光色波长(μm)
红
黄
760—626
595—575
橙
绿
626—595
575—490
青兰490—435紫435—370
2、可见光的作用
①青兰紫光:抑制植物加长生长,促进芽的形成与细胞分化,加速花青素形成,使花朵
艳丽。
②紫外线:抑制节间伸长,使花色艳丽。
③红光和不可见红外线:促进茎的加长,种子和孢子的萌发。
总之:红光作用最大,其次是蓝紫光。红光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促进CO
2
分解和碳
水化合物的合成,蓝光有利于有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绿光及黄光则大多数被叶子反射。
三、日照时数与植物类型
1、长日照植物
2、短日照植物
3、中日照植物
4、中间性植物
四、光强与植物类型
1、阳性植物
2、阴性植物
3、中性植物
五、树木耐荫性的标准
1、生理指标法
①光补偿点:
耐荫强:100—300lux;
不耐荫阳性树:1000lux
②光饱和点:
耐荫强:5000—10000lux;
阳性树—50000lux以上。
2、形态指标法
①树冠:伞形者多阳性树;圆锥形枝紧密者多耐荫树。
②树干下部侧枝:早枯落者为阳性树;不易脱落而繁茂者为耐荫树。
③常绿树:叶幕区稀疏透光,叶片色浅且叶薄寿命短者为阳性树,否则为耐荫树。
④常绿针叶树:叶针状多阳性树;叶扁平或鳞片状而表背区别明显者为耐荫树。
⑤阔叶树:常绿阔叶树多为耐荫树;落叶阔叶树多为阳性树或中性树。
本节小结:
1、基本概念。
2、光质对植物的影响
3、日照时数与植物类型
4、光强与植物类型
5、树木耐阴性判断标准
本节思考题:
1、名词解释: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中间性植物;阳性植物;阴性
植物;中性植物;光补偿点
2、简述光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简述日照时数与植物类型的对应关系
4、简述光照强度与植物类型的关系
5、简述生理指标法判断阳性树与阴性树的标准
6、形态指标法包括那些内容?
第4节:空气因子
一、空气中对植物起主要作用的成分
1、O
2
和CO
2
:提高CO2浓度可明显提高收获量。
2、N
2
:固氮微生物和蓝绿藻可吸收和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
二、空气中的污染物质
1、氧化性
2、还原性
3、酸性
4、碱性
5、有机毒害性
6、粉尘类型
三、城市环境中习见的污染物质和抗烟尘树种
1、SO
2
2、光化学烟雾
3、氯与氯化氢
4、氟化物
四、空气的流动与抗风树种
1、空气流动的利弊
利:有助风媒花树种的传粉
弊:造成树木的生理和机械损伤
2、抗风树种等级划分
强:如马尾松,黑松
中等:如侧柏,龙柏
弱:大叶桉,榕树,雪松
本节小结:
1、空气中对植物起主要作用的成分
2、空气中污染物质的种类
3、城市环境中习见污染物质及各级抗性代表种
4、空气流动及各级抗风代表种
第5节:土壤因子
一、基本概念
1、酸性植物——在PH值小于65的土壤中生长最好的植物称酸性植物。
2、中性植物——在PH值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最佳的植物称中性植物。
3、碱性植物——在PH值大于75的土壤中生长最好的植物称碱性植物。
4、喜盐植物——能在土壤含盐量为1—6%的环境中生长正常,且能吸收大量可溶性盐
类并积聚在体内,细胞渗透压高达40—100个大气压的植物称喜盐植物。
5、耐盐植物——指能在土壤吸收盐分但并不在体内积累而是将多余的盐分经茎叶上的
盐腺排出体外的一类植物称耐淹植物。如柽柳,红树。
6、抗盐植物——指根细胞膜对盐类的透性很小,很少吸收土壤中的盐类,植物体的高
渗透压是由于体内有较多的有机酸,氨基酸和糖类所形成的。如甜菁,盐地风毛菊。
二、土壤PH与植物类型
1、酸性植物PH<6.5
2、中性植物PH6.5—7.5
3、碱性植物PH>7.5
三、土壤含盐量与植物类型
1、喜盐植物——吸盐积盐
2、抗盐植物——很少吸盐
3、耐盐植物——吸盐排盐
四、土壤肥力与植物类型
1、瘠土树种
2、喜肥树种
本节小结:
1、基本概念
2、土壤酸碱度与植物类型
3、土壤含盐量与植物类型
4、土壤肥力与植物类型
本节思考题:
1、名词解释:酸性植物;中性植物;碱性植物;吸盐植物;耐盐植物;抗盐植物
2、依土壤PH,植物分哪几类?各举5个例子。
3、依土壤含盐量,植物分哪几类?各举5个例子。
4、依土壤肥力,植物分哪几类?各举5个例子。
第6节:地形地势因子
一、海拔高度:
同一树种,海拔高度变低,节间变短,叶片排列变密。
二、坡向方位:
北方降雨少的地区,北坡植被茂密;南方雨量充沛地区,南坡植被繁茂。
三、地势变化:
地势平缓地区,植物生长较好。
本节小结与思考题:
简述海拔高度,坡向方位,地势与植物生长状况的关系。
第7节:生物因子
一、昆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如象鼻虫可使豆科植物种子几乎全部毁坏。
二、鸟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有些鸟类对散布种子有利,有的吃掉大量嫩芽。
三、寄生植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如菟丝子可使大豆大大减产。槲寄生,桑寄生会使寄主生长势逐渐衰弱。
四、树木毒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如苹果树种在胡桃树附近,苹果树会受胡桃叶分泌出核桃醌的影响而发生毒害。
将皂荚,白蜡树,驳骨丹种在一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本节小结与思考题:
生物因子对植物生长有那些影响?
第8节:植物的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
一、垂直分布
分布模式图见图三——8——1
二、水平分布图
分布模式图见图三——8——3
本节小结与思考题:
1、简述垂直分布模式图的基本内容。
2、简述水平分布模式图的基本内容。
第9节:城市环境概述
一、城市气候
(一)城市的飞垫面
(二)微尘与细菌
1、微尘:是指空气中一切漂浮的污染空气的微粒,通常分为习称的离子与核。
①离子:不是物理学上的离子,而是指比半径10-8㎝较大的微粒。
②核:按大小可分为巨型核(半径约为10-3㎝),大核,小核。
③微尘的垂直分布:近地面含尘量最大,22M高的屋顶上层,房屋烟囱把微尘吹到这
一层。50—60M高处是工厂烟囱烟气污染层,离开空气层往上,微尘急剧下降。
2、细菌:见表三——9——1。
(三)城市空气的气体成分
(四)城市雾障
(五)城市气候特点:共6点见
二、城市的水和土壤
(一)城市水系与水体污染
1、城市水系
2、水体污染
(二)城市土壤与污染
1、城市的土壤变化
2、土壤污染
3、土壤透气性与紧实度
三、建筑方位和组合
(一)东面:一天数小时,约下午3时后为庇荫地,光强不大,不会有过量情况。
(二)南面:白天全天几乎都有直射光,反射光也多,墙面辐射热也大加上背风,温度
高,生长季节长,适于喜光和暖地的边缘树种。
(三)西面:与东面相反,上午以前庇荫,下午西晒,光照时间短,但强度大,变化剧
烈,适选耐躁热,不怕日灼的树种。
(四)空气污染区
情况复杂,要根据具体污染及浓度选择相应抗性树种。
本节小结:
1、城市气候特点
2、城市水和土壤
3、建筑方位与树种选择
本节思考题:
1、简述城市气候的特点。
2、简述城市水土污染的特点。
3、简述城市建筑方位与树种选择的关系。
第4章:园林树木群体及其生长发育规
律
教学题目:园林树木群体及其生长发育规律
教学重点: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植物群体概念及分类和命名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指导阅读——提问——归纳
参考书目:
1、城市生态学
2、树木生态与养护
3、森林生态学
第1节:植物群体的概念及其在园林建设中的意义
一、基本概念
1、植物群体——是生长在一起的植物集体。
2、自然群体(植物群落)——生长在一定地区内,并适于该区域环境综合因子的许多
互有影响的植物个体所组成,它有一定的组成结构和外貌,依历史的发展而演变的。
3、栽培群体——是完全由人类的栽培活动而创造的。它的发生,发展总规律虽然与自
然群体相同,但是它的形成与发展的具体过程,方向和结果,都受人的栽培管理活动所支配。
二、意义
1、园林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园林植物。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最关键的要素。
2、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各种树丛,防护林,林荫道,绿篱,以及苗圃中的苗木,公园中
的花坛,花境,草坪等都是栽培群体,
3、人工植物的栽培群体结构都是模拟自然群体结构配置的。
第2节:植物的生活型和生态型
一、基本概念
1、生活型——是植物对所在环境综合条件长期适应而表现在外貌上的类型。它是植物
体与环境间某种程度上统一性的反映。生活型与分类学中的分类单位无关。
2、生态型——是同一植物由于长期适应不同环境而发生的变异性和分化性的个体群,
这些个体群在形态,生态特性和生理特性上均有稳定性并有遗传性。
二、植物的生活型
依瑞士学者布鐃——布郎喀(Buau-Blanquet)和丹麦生态学家鐃基耶尔(Raunkier)
综合如下:
(一)树上附生植物
(二)高位芽植物
(三)地上芽植物
(四)地面芽植物
(五)地下芽植物
(六)水生植物
(七)一年生植物
(八)内生植物
(九)土壤微生物
(十)浮游植物
三、植物的生态型
1、气候生态型
2、土壤生态型
3、生物生态型
第3节:植物群体的组成结构
一、基本概念
1、优势种——群体中那些数量最多或数量虽不多但占面积却最大的主要成分称“优势
种”或“建群种”。
2、疏密度——群体中,一般用单位面积上的株数来表示。
3、色相——各种群体所具有的色彩形相称色相。
4、季相——由于季节不同,在同一地区产生不同的群落形相称季相。
5、分层现象——各地区各种不同植物群体,常有不同的垂直结构“层次”,这种现象称
分层现象。
6、层间植物——热带雨林中,那些不能自己直立而依附各层直立植物而正常生存的植
物称层间植物。
二、自然群体的组成结构
(一)群体的组成成分
由不同植物种类组成,主要成分称“优势种”
(二)群体外貌
1、优势种的生活型
2、密度
3、种类多寡
4、色相
5、季相
6、植物生活期长短
7、群体的分层现象
8、层片
三、栽培群体的组成结构
可采用纯林,间作,套种,立体混交等各种配置方式,但必须以自然植物群落为配置依
据。
第4节:植物群体的分类和命名
一、基本概念
1、植被型组——凡是建群种生活型相近而且群落的形态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
被型组。
2、植被型——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1或2级)相同或相近而同时对水热
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
3、群系组——根据建群种亲缘关系近似(同属或相近属),生活型(3级或4级)近似
或生境相近而分为群系组,但划入各群系组的各群系,其生态特点一定是相似的。
4、群系——最重要的中级分类单位,凡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
5、群丛——植被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所有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标志种相
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丛。
二、植物自然群落的分类和命名
(一)分类
1、196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世界植物分为5个群系纲。
①密林
②疏林
③密灌丛
④短灌丛
⑤有关群落及草本植被
2、1980年《中国植被》一书种采用三级制
①高级——植被型
②中级——群系
③基本单位——群丛
(二)命名
1、分层记载法
如:樟子松(Pinus)——越橘(Vaccinium)——藓(Pleurozium)群落
2、简要记载法
如:云杉——蕨类群落可写为Piceetumdryopterosum
三、植物栽培群体的分类和命名
1、分类:植物栽培群体按经营目的可分为:
①粮食型;
②果品类型;
③蔬菜类型;
④木材类型;
⑤园林绿化类型。
2、命名
如:①橡胶——茶叶;橡胶——砂仁
②自然风景式油松纯林
③林荫道式油松+槭树群体
④团植树丛式垂柳+栾树——榆叶梅+连翘群体
第5节:群体的生长发育与演替
依据教科书编者的看法,将群体的生长发育分为4个时期。即
一、群体的形成期(幼年期)
自种子或根茎开始萌发到开花前的阶段属于此期。
二、群体的发育期(青年期)
指群体中的优势种从开花,结实到树冠郁闭后的一段时期或先从形成树冠(地上部分)
的郁闭到开花结实时止的一段时期。
三、群体的相对稳定期(成年期)
指群体经过自疏及组成成分间的生存竞争后的相对稳定阶段。
四、群体的衰老期及群体的更新与演替(老年及更替期)
随着个体的衰老,群体所形成的环境逐渐发生巨大的变化,因而引起与之相适应的植物
种类的生长状况的改变,因此造成群体优势种演替的条件导致新的优势种代替旧的优势种。
本章小结:
1、基本概念
2、植物生活型,生态型的分类方法
3、自然群体和栽培群体的组成结构
4、自然群体和栽培群体的分类和命名
5、群体的生长发育时期
本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植物群体;自然群体;栽培群体;生活型;生态型;优势种;色相;分
层现象;层间植物;植被型组;植被型;植被亚型;群系组;群系;亚群系;群丛组;群丛;
群体的形成期;发育期;相对稳定期;衰老期。
2、植物的生活型分哪几类?
3、植物的生态型分哪几类?
4、自然植物群体外貌包括那些内容?
5、《中国植被》一书中,对自然植物群落采用哪样分类方法?
6、简述植物自然群落的命名方法。
7、举例说明栽培植物群体的命名方法。
8、植物群体的生长发育分哪几个阶段?
第5章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
功能
教学题目: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功能
教学重点:防护功能
教学难点:防护树种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播放录象片——指导阅读——小结
参考书目:
1、城市生态学
2、树木生态与养护
3、森林生态学
第1节:园林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
一、空气质量方面
大气中含N
2
78%;O221%;稀有气体0.68%;CO
2
0.32%
1、吞碳吐氧
①大气中CO
2
平均浓度320ppm,城市人口密集可达500—70ppm。
②人对大气中CO
2
浓度的反应:500ppm时人的呼吸感到不适;2000—6000ppm时通常
头痛,耳鸣,血压增高,呕吐,脉搏过缓,10%以上则会造成死亡。
③成年人(75㎏)每天呼吸需O
2
量0.75㎏,排出CO
2
0.9㎏。
④每公倾森林每天可消耗CO
2
1000㎏,放出O
2
37.5㎏。
⑤生长良好的草坪每小时可消耗CO
2
15㎏,每人每小时呼出CO
2
37.5克,所以每人有
50m2草坪可以满足呼吸的平衡(光合作用12小时/天)。
⑥综合满足呼吸平衡:10m2树林/人或50m2草坪/人;30—40m2绿地面积/人(1966年
德国柏林中心大公园实验结果)。
⑦不同树种光合作用强度不同:实验知,气温180—20℃全光照条件,1g重的新鲜落叶
松针叶在1小时内能吸收CO
2
3.4mg,松树3.3mg,柳树8.0mg,椴树8.3mg。
⑧树林昼夜CO
2
浓度分布:日出前最高,中午最低。因此日出前不宜在林中散步。
2、分泌杀菌素
一般城镇闹市区空气里的细菌比公园绿地中多7倍以上。这是公园绿地植物能分泌多种
杀菌素的缘故。主要有下列几类杀菌素:
①芳香类——如桉树,肉桂,柠檬等树木体内含有芳香油而具有杀菌力。
②广谱类(杀灭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如侧柏,柏木,圆柏等
③选择类——如稠李叶捣碎物5—30秒,最多3—5分钟可杀死苍蝇,柠檬桉林中蚊子
较少;夜香树具有驱虫作用。
3、吸收有毒气体
植物叶片可以将城市空气中的许多有毒物质吸收后解毒或富集于体内而减少空气中的
毒物量。
①SO
2
:SO
2
被叶片吸收后,在叶内形成亚硫酸和毒性极强的亚硫酸根离子,后者能被
植物本身氧化转变为毒性小于30倍的硫酸根离子。
a、不同树种吸收SO
2
的能力不同;如松林吸收20mgSO
2
/1m3空气天
柳杉林吸收720kgSO
2
/年•hm2;
垂柳林吸收1kgSO
2
/生长季节•hm2;
b、据1978沈阳市园林科研所对树木吸收有害气体能力的熏气试验结果
250—500mg/m2•h的有:忍冬,臭椿,美青杨,卫矛,旱柳等
160—250mg/m2•h的有:山桃,榆,锦带花,花曲柳,水蜡等
100—160mg/m2•h的有:连翘,皂角,丁香,山梅花,圆柏等
0—100mg/m2•h的有:银杏,油松,云杉等
c、试验结果还表明:吸毒能力的强弱与抗性的强弱不是同一的,吸毒和抗性都较强的
树种有:忍冬,卫矛,旱柳,臭椿,榆,花曲柳,水蜡,山桃。
②Cl
2
:抗性与吸收能力皆强的树种有:银柳,旱柳,臭椿,赤扬,水蜡,卫矛,花曲
柳,忍冬。
③其他有毒物质:氟化物吸收力强的树种有:银桦,乌桕,梨等。
4、阻滞尘埃:最强的树种有:榆树12.27g/m2;朴树9.37/m2
二、温度方面
见表五—1—1
阳光下与树荫下温差在4℃以上的树种有:银杏,刺槐,悬铃木,枫杨,3℃以下的树种
有:旱柳,槐,梧桐。
三、水分方面
1、许多植物可吸收水中毒质在体内富集,其浓度比水中毒质浓度高几十倍至几千倍,
而净化水质。对硒而言,大多禾本科植物吸收和积聚量均很低,约30ppm,但紫云英可达
1000—10000ppm。汞,氰,砷,铬污染区禁止栽培根菜类作物以免人们食用受害。
2、最理想的十植物吸收毒质后转化和分解为无毒物质。如水葱,灯心草等可吸收水或
土中的单元酚,苯酚,氰类物质使之转化为酚糖(戈甘),CO
2
,天冬氨酸等而失去活性。
3、改善小环境空气湿度。一株中等大小的杨树在夏季白天每小时可由叶部蒸腾25kg
水至空气中,一天即达半吨。不同树木树种蒸腾强度不同。
四、光照方面
阳光照射到树林上,大约20—25%被叶面反射,有35—75%为树冠所吸收,有5—40%
透过树冠投射到林下。就光质而言,吸收的主要是红橙光和蓝紫光而反射的是绿色光。
五、声音方面
主要是减低噪音
第2节:园林树木保护环境的作用
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1、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我国流失面积达150万km2,土壤50多亿吨/年。
2、林冠截留部分降水量:如红松3—73.3%;杉木7—24%;油松37.1—100%。一般枝
叶稠密叶面粗糙的树种,截留量大,总的为15—40%。
3、园林中适用于保持水土的树种:
①乔木类的有:柳;槭;胡桃;枫杨;水杉;云杉;冷杉;圆柏;
②灌木类的有:夹竹桃;胡枝子;紫穗槐。
4、土石易流失的冲沟处宜选根系发达,萌蘖性强,生长迅速而又不易生病虫害的树种:
①乔木类的有:旱柳;山杨;侧柏
②灌木类的有:杞柳;胡枝子;紫穗槐等
③藤本类的有:紫藤;南蛇藤;葛藤等
二、防风固沙
防护林常采用3种结构(见P102表五—2—1)
一般采用疏透结构:当疏透度为0.5时,防护距离最大,可达林带高度的30倍,但一
般用20倍为标准。
三、其他防护作用
1、抗燃放火树种有:苏铁;银杏;青冈栎等
2、抗放射污染树种有:如美国的酸木树,另外苏联研究结果表明:落叶阔叶树比常绿
针叶树强得多。
3、防雪,放浪,防海潮林带。
四、监测大气污染
1、SO
2
:敏感浓度0.3ppm,监测植物有:天竺葵;含羞草;茉莉花;紫丁香;月季;
枫杨;杜仲;雪松
2、F及HF:敏感浓度0.002—0.004ppm。监测植物有:唐菖蒲;郁金香;草莓;榆叶
梅;葡萄;李,桃,月季。
3、Cl
2
及HCl:对人体敏感浓度5—10ppm。监测植物有:波斯菊,凤仙花,一串红,
石榴,竹,桃,苹果。
4、光化学气体(90%O
3
):对人体敏感浓度0.02ppm:监测植物:菠菜,兰花,蔷薇,
丁香(0.01ppm——1—5小时)
5、其他有毒物质:汞——女贞;氨——向日葵;乙烯——棉花
本章小结:
1、园林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表现在
①改善空气质量:吞氮吐氧;分泌杀菌素;吸收有毒气体;阻滞尘埃
②夏季有降温作用,冬季有增温作用
③改善水分状况,吸收及分解水中的有毒物质,增加小环境空气湿度。
④改善光照条件,吸收红橙光,反射绿色光。
⑤降低噪音
2、园林树木保护环境的作用表现在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防风固沙
③其他防护
④监测大气污染
本章思考题:
1、园林树木保护环境表现在那些方面?
2、园林树木保护环境表现在那些方面?
3、对SO
2
、HF、Cl
2
抗性强的树种有那些(各举5个例子)
4、举例说明对SO
2
、HF、Cl
2
、及HCl、O
3
的监测植物及表现症状。
第6章: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
教学题目: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
教学重点:园林树木叶,花,果的分类及观赏习性
教学难点:园林树木的意境美的领悟与应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讲授与讨论
参考文献:
1、孙筱祥.园林艺术与园林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2、余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王志伟,李亚利,苗立等.园林环境与小品表现图[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181~
196
4、谭伯禹,贺贤育,俞仲格.园林绿化树种选择[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5、马锦义,徐志祥,张清海.公共庭园绿化美化[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7。
6、卓丽环.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应用指南[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3~6
7、杨淑秋,李柄发.道路系统绿化美化[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21~28
8、兰思仁,吴光权,郑芳勤等.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研究——森林旅游与苏铁资源[M].中
国林业出版社.2001
9、周武忠,毛龙生,王晓春等.人工地面植物造景垂直绿化[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0、李海梅,张粤,何兴元等.浅谈沈阳市行道树树种选择.城市森林生态研究进展[M].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249~253
第1节: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地位、意义与特点
一、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地位
从下列园林的定义中可知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地位
1、余树勋在《园林美与园林艺术》一书中提出“在城市及风景区建设中,凡是借靠植物
改善环境的地方一律可称为园林”。
2、孙筱祥在《园林艺术与园林设计》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水
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和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
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3、《21世纪彩色百科全书》有关“园林”的定义是:“园林是以植物,石头,水等做了美
的设计的居住生活上的空间。
4、周武忠在《园林,园林艺术,园林美和园林美学》(中国园林1989,3)一文中作了
如下定义:“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
和美的规律,创造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从上述名家的定义可以看出:没有园林植物的园林不能称为真正的园林。园林植物中以
园林树木占有较大比重成为主要题材。
二、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意义
1、环境效益
①调节空气中的CO2与O2比例及温湿度
②杀菌吸尘,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
③降低噪音
④保持水土
2、社会效益
①美化环境
②陶冶功能
③教育功能
3、经济效益
三、园林树木的美化特点
1、“多样”“统一”之美。园林树木种类繁多,独具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美的
特色。如荆州市文湖公园树木配置全园选用小叶树种来体现“以小取胜,老少皆宜”设计理念。
构成了园林树木叶形、叶色多样统一的美。
2、“对比”“烘托”之美。园林树木与园林中的其他组成部分(如建筑,雕象,溪瀑,山
石等)相互衬托,更增加景色的生趣。如荆州市烈士陵园纪念碑用片植尖塔形雪松作背景烘
托革命烈士的崇高气节,令游人肃然起敬。
3“比拟”“联想”之美。由于生活、文化、习俗等原因,人们常用某些树木代表某些思想
感情而构成园林中的“比拟”之美。一些先进思想的文学家,诗人,画家们常用园林树木的某
些特性来借喻、影射、启发和唤起人民反抗剥削与压迫,为人类美好未来而奋斗的激情。如
苏东坡在《咏竹》中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
可肥,俗士不可医。”竹以其挺拔秀丽的外表形态和坚韧刚毅、虚心有节的内在个性,作为
美好事物和高尚的品质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意境,人们以竹为友,修心养性,陶冶情操;
以竹而生,居竹食竹,饰竹行竹,围绕竹子产生了特有的源远流长的文化。赋予中国园林独
树一帜的悠人主题。
第2节:园林树木的树形及观赏特性
一、基本概念
1、乔木——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而上部有分枝的树木。通常在3米以上。又可分为大
乔木,中乔木,小乔木。
2、灌木——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高度不超过3米的树木。
3、木质藤本——茎干柔软,只能倚附它物支持而上的木本植物。
4、缠绕藤本——以主枝缠绕它物的木本植物。如紫藤,葛藤。
5、攀缘藤本——以卷须,不定根,吸盘等攀附器官攀缘于它物的木本植物。如爬墙虎,
葡萄等。
二、园林树木的树形分类。
见教科书
三、园林树木树形的观赏习性
1、乔木方面
①尖塔及圆锥壮树形者,多有严肃端庄的效果。
柱状狭窄树冠者,多有高耸静謐效果。
圆钝、钟形树冠者,多为雄伟,浑厚的效果。
垂枝类型者,常形成优雅和平的气氛。
2、灌木,丛木方面
①团簇丛生:多有素朴,浑实之感。最宜在树木群丛的外缘或装点草坪,路缘及屋基。
②拱形及悬岩状的多有潇洒的姿态,宜供点景用或在自然山石旁适当配置。
②匍匐形:宜作地被植物用。
③风致形:因各具风格尤须恰当配置。
多数种类可作岩石圆配置。
第3节:园林树木的叶及其观赏特性
一、叶的大小
大者如巴西棕,其叶片长达20米以上,小者如柽柳,侧柏的鳞片叶仅几毫米。一般言
之,原产热带湿润气候的植物,大抵叶均较大,如芭蕉,椰子,棕榈等。而产于寒冷干燥地
区的植物,叶多较小。如榆,槐,槭等。
二、叶的形状
(一)单叶方面
1、针形类:包括针形叶及凿形叶(或钻形,锥形),松科松属绝大部分属于此类。
2、条形类(线形类):如水杉,冷杉,紫杉等
3、披针形类:如柳,杉,夹竹桃等及倒披针形如黄瑞香。
4、椭圆形类:如金丝桃,天竺桂,柿以及长椭圆形的芭蕉等。
5、卵形类:包括卵形及倒卵形叶如女贞玉兰,紫楠等
6、圆形类包括圆形及心形叶:如紫荆,泡桐
7、掌状类:如五角枫,刺楸,梧桐等
8、三角形类:包括三角形及菱形,如钻天杨,乌桕等
9、奇异形:含各种引人注目的形状,如鹅掌形,羊蹄形,戟形,扇形。
(二)复叶方面
1、羽状复叶:包括奇数,偶数,二回,三回羽状复叶。如刺槐,锦鸡儿,合欢,南天
竹等。
2、掌状复叶:如七叶树,二回掌状复叶者如铁线莲等。
三、叶的大小,形状及观赏习性
1、棕榈,蒲葵,椰子,龟背竹等均有热带情调。
2大形的掌状叶给人以素朴的感觉。
3、大形的羽状叶给人以轻快,洒脱的感觉。
4、温带的鸡爪槭的叶形会形成轻快的气氛。。
5、温带的合欢与亚热带及热带的凤凰木,因叶形相似产生轻盈秀丽的效果。
四、叶的质地及观赏效果
1、革质叶片有光影闪烁的效果。
2、纸质,膜质叶片常呈半透明状,给人以恬静之感。
3、粗糙多毛的叶片,多富于野趣。
4、绒柏的整个树冠有如绒团,具有柔软秀美的效果。
5、构骨则具有坚硬多刺,具有剑拔弩张的效果。
一般人在观赏装饰上对叶形,叶色等均能注意,但是却常常忽略质感方面的运用,这是
特别值得注意的。
五、叶的色彩
(一)基本概念
1、春色叶树——凡春季新发生的嫩叶有显著不同叶色的树统称为“春色叶树”。如臭椿,
五角枫。
2、秋色叶树——凡在秋季叶子能有显著变化的树称“秋色叶树”。如枫香,黄栌。
3、常色叶树——有些树的变种或变型常年均成异色,而不必待秋季来临特称常色叶树,
如紫叶小檗,紫叶李。
4、双色叶树——某些树种,其叶背与叶表的颜色显著不同,在微风中形成特殊的闪烁
变化的效果,这类树种特称“双色叶树”。如银白杨,胡颓子。
(二)叶色的分类
1、绿色类:绿色是叶子的基本颜色,但详细观察则有嫩绿,浅绿,浓绿,黄绿,赤绿,
褐绿,蓝绿,墨绿,亮绿,暗绿之别。不同绿色的树种搭配在一起,能形成美妙的色感。如
暗绿色针叶树丛前,配置黄绿色树冠,会形成满树黄花的效果。以叶色浓淡的树种例子如下:
①深浓绿色:油松,圆柏,雪松,侧柏,女贞,桂花等
②浅淡绿色者:水杉,落羽松,金钱松,玉兰等
2、色叶类及新叶有色类
①红色者:臭椿,五角枫。
②紫红色者:黄连木
本类树木如种植在浅灰色建筑物或浓绿色树丛前,能产生类似开花的观赏效果。
3、秋色叶树
①红或紫红色类者:鸡爪槭,五角枫,茶条槭,枫香,小檗,樱花,漆树,盐肤木,黄
栌,乌桕等。
②黄或黄褐色者:银杏,白蜡,鹅掌楸,柳,梧桐,榆,无患子,紫荆,栾树,麻栎。
园林实践中,由于秋色期较长,故早为各国人民所重视:北方深秋观黄栌红叶,南方则
以枫香,乌桕的红叶著称。欧美的秋色叶中,红槲,桦木等最为夺目。日本则以槭树最为普
遍。
4、常色叶类
①紫色的有:紫叶小檗,紫叶李,紫叶桃
②金黄色的有:金叶鸡爪槭,金叶雪松,金叶圆柏
5、双色叶类:如银白杨,胡颓子,木半夏,栓皮栎
6、斑色叶类:如桃叶珊瑚,金心大叶黄杨,金边大叶黄杨,银心大叶黄杨,银边大叶
黄杨。
第4节:园林树木的花及观赏特性
一、花的形状分类
1、筒状:指花冠大部分合成一管状或圆筒状。如醉鱼草,紫丁香。
2、漏斗状:花冠下部筒状,向上渐渐扩大成漏斗状。
3、钟状:花冠筒宽而稍短,上部扩大成一针形。如吊钟花。
4、高脚碟状:花冠下部窄筒形,上部的花冠裂片突出,水平开展。如迎春花。
5、坛状:花冠筒膨大为卵形或球形,上部收缩成短颈,花冠裂片微外曲。如柿树的花。
6、唇形:花冠呈二唇形,上面两裂片多少合为上唇,下面三裂片为下唇。如唇形科植
物。
7、舌状:花冠基部成一短筒,上面向一边开张呈扁平舌状。如菊科某些蓝状花序的边
缘花。
8、碟形:其上最大的一片花瓣叫旗瓣,侧面两片较小的叫翼瓣,最下两片下缘稍合生
的叫龙骨瓣。如刺槐,槐树花。
二、花的色系分类
1、红色系花:海棠;桃;杏;梅;樱花;蔷薇;月季;石榴;山茶;杜鹃
2、黄色系花:迎春;迎夏;连翘;金钟;桂花;棣棠;金丝桃;
3、兰色系花:紫藤;紫丁香;杜鹃;木槿;泡桐;八仙花;牡荆。
4、白色系花:茉莉;白丁香;白茶花;玉兰;栀子;梨;白木槿。
三、花的香性分类
1、清香:如茉莉
2、甜香:如桂花
3、浓香:如白兰花
4、淡香:如玉兰
5、幽香:如树兰
四、花相理论
(一)基本概念
1、花相——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的整体表现形貌特称花相。
2、纯式花相——先花后叶树种所呈现的花相称纯式花相。
3、衬式花相——先叶后花树种所呈现的花相称衬式花相。
(二)园林树木的花相分类
1、独生花相:如苏铁
2、线条花相:如连翘,金钟花。
3、星散花相:如珍珠梅,鹅掌楸,白兰等
4、团簇花相:如玉兰,木兰,大绣球
5、覆被花相:泡桐,广玉兰,栾树
6、密满花相:榆叶梅,毛樱桃,火棘
7、干生花相:槟榔,枣椰,鱼尾葵,紫荆。
第5节:园林树木的果实及观赏特性
一、果实的形状
一般以奇,巨,丰为准。
1、奇:指形状奇异有趣为准。如
①铜钱树的果实形似铜币
②象耳豆的荚果弯曲,两端浑圆而相接,象耳朵一般。
③腊肠的果实好比香肠。
④秤锤树的果实如秤锤一样。
⑤紫株的果实宛若许多晶莹透体的紫色小珍珠
⑥佛手的果实象佛手
⑦红豆树引起唐代诗人王维为之果实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
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巨:指单体的果形较大。如柚,或果小而果形鲜艳,果穗较大。如接骨木,均能收
到“引人注目”之效。
3、丰:乃指全树而言,无论单果或果穗,均应有一定的丰盛数量,才能发挥较高的观
赏效果。
二、果实的色彩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这首诗描绘出一幅美妙的景色,这正是果实
的色彩效果。现将这种果实的树木分列于下:
(一)红色者:桃叶珊瑚,小檗类,平枝栒子,山楂,冬青,构杞,火棘,构骨,金银
木,南天竹,珊瑚树
(二)黄色者:银杏,梅,杏,甜橙,香橼,佛手,金柑,梨,木瓜,沙棘
(三)蓝紫色者:紫株,葡萄,十大功劳,桂花,白檀
(四)黑色者:小叶女贞,小蜡,女贞,毛梾,君迁子,金银花。
(五)白色者:红瑞木,芫花,湖北花楸
选用观果树种时,选择不易脱落而浆汁较少以便长期观赏。
三、果实对生物的引诱力
果实不仅可赏,又有招引鸟类及兽类的作用,可给园林带来生动活泼的气氛,如:
1、小檗易招来黄连雀,乌鸦,松鸡等。红瑞木易招来鸫,知更鸟等
2、精美的观果园可使儿童流连忘返,但应不用具有毒性的种类。
第6节:树木的枝,干,树皮,刺毛,根等及其观赏特性。
一、枝
观枝树种——枝条具有美丽色彩的注目特称观枝树种。
1、红色者:红瑞木,红茎木,野蔷薇,杏,山杏,赤枫。
2、古铜色者:山桃,桦木
3、青翠碧绿者:梧桐,棣棠,青榨槭
二、干皮
乔木干皮的形,色也很有观赏价值,以树皮的外形而言,可分如下类型
(一)干皮形态
1、光滑树皮:许多青年期树木都属此类。
2、横纹树皮:山桃,桃,樱花
3、片裂树皮:白皮松,悬铃木,木瓜,榔榆
4、丝裂树皮:青年期柏类
5、纵裂树皮:多数树种属此类。
6、纵沟树皮:老年期的胡桃,板栗
7、长方裂纹树皮:柿,君迁子
8、粗糙树皮:云杉,硕桦
9、疣突树皮:暖地老龄树木
(二)干皮色彩
树干的皮色对美化配置起着很大的作用,例如街道上用白色树干的树种,可产生极好的
美化及欲示路宽的实用效果。树干显著颜色可分为如下几类:
1、暗紫色:紫竹
2、红褐色: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杉木
3、黄色:金竹,黄桦
4、灰褐色:一般树种
5、绿色:竹,梧桐
6、斑驳色彩:黄金嵌碧玉竹,碧玉嵌黄金竹,木瓜等
7、白或灰色:白皮松,白桦,胡桃,朴,山茶,悬铃木
三、刺毛
很多树木的刺毛等附属物,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如:
1、玫瑰的刚毛状皮刺
2、五加的疣状皮刺
3、娥眉蔷薇小枝密被红褐刺毛,紫红色皮刺基部常膨大。
4、卫矛枝上的木栓翅。
四、根
树木裸露的根部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即对此有很高的鉴赏水平。
1、一般老龄树木可或多或少表现出露根美。突出的树种有:松,榆,朴,梅,楸,榕,
腊梅,山茶,银杏
2、亚热带,热带地区有些树有巨大的板根,很有气魄如榕树。
第7节:园林树木的意境美
园林树木除上述形体美和色彩美,嗅觉感知的芳香美,听觉感知的声音美之外,还有一
种极富于思想感情的美:如
1、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象征坚贞气节和理想,代表着高尚的品质。
2、松柏因四季常青,象征长寿,永年
3、紫荆象征兄弟和睦。
4、含笑表示深情
5、红豆表示相思,恋念。
6、杨树却有“白杨萧萧”,表示惆怅,伤感
7、柳树(垂柳)表示感情上的绵绵不舍,惜别等
8、历史上的“玉,棠,春,富,贵”的观念,指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花在欢乐
的节日里开放,将带来全年精神上的欢乐与安慰。
9、在日本,樱花盛开时,男女老少载歌载舞,举国欢腾。
10、加拿大以糖槭树象征祖国大地,将树叶图案绘在国旗上。
11、苏联在德国柏林建立的一座苏军纪念碑,用军旗倾斜表示哀悼,母亲雕像垂头表示
深入悲痛,傍置垂枝白桦(苏联乡土树种)表示哀思。
本章小结:
1、基本概念
2、园林树木在园林绿地中的作用
3、园林树木的美化特点
4、园林树木的树形分类及观赏特点
5、园林树木叶的形状,质地,色彩分类及观赏特点
6、园林树木花系分类及代表种
7、园林树木花香型分类及代表种
8、园林树木花相分类及代表种
9、园林树木果实形状及观赏特性
10、园林树木果实色彩分类及代表种
11、园林树木枝条颜色分类及代表种
12、园林树木外形,色彩分类及代表种
13、园林树木刺毛形态分类及代表种
14、园林树木根的形态分类,代表种及观赏特性
15、园林树木的联想美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实例。
本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园林;乔木;灌木;木质藤本;缠绕藤本;攀缘藤本;春色叶树;秋色
叶树;常色叶树;双色叶树;花相;纯式花相;衬式花相;观枝树种
2、简述园林树木在园林绿地中的作用
3、园林树木的美化特点体现在那些方面?
4、简述园林树木的性状分类
5、简述园林树木树形分类
6、简述园林树木树形的观赏特性
7、简述园林树木的叶形分类
8、举例说明园林树木叶的质地及观赏效果
9、园林树木叶色一般分哪几类?
10、简述园林树木花的形状分类
11、简述园林树木花的色系分类
12、简述园林树木花的香型分类
13、简述园林树木的花相分类
14、从观赏角度,如何确定果实形状标准?
15、从观赏角度,果实色彩一般分哪几类?
16、园林树木观枝色彩分哪几类?
17、园林树木干皮形态分哪几类?
18、园林树木干皮色彩分哪几类?
第7章:园林树木的配置
教学题目:园林树木的配置
教学重点:园林树木的配置方式
教学难点:园林树木配置的艺术效果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指导阅读——讲述——提问——小结
参考书目:
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2、园林艺术与园林设计
3、园林美与园林艺术
第1节:园林树木的配置原则
一、选择树种必须与生态环境相适应,以树种生长发育特性为基础
二、选择树种既重视习性,又要有创造性
三、注重被选树种的主要功能
四、在满足主要功能的前提下,应考虑较长期稳定效果
五、以最经济手段获得最大的效果——经济性
六、考虑配置效果的发展性和变动性
七、有特殊要求时,应有创造性
第2节:园林树木的配置方式
一、基本概念
1、对植——指以两株树形整齐美观的树木植于观赏点两侧的配置方式。
2、列植——以数株(偶数)树木植于视线轴两侧呈行列式的一种配置方式。可单列至
多列。株行距可不同。
3、三角形种植——指栽植点呈三角形的一种配置方式。一般有等边和等腰两种。
4、独植——以单株姿态优美的树木植于游人宜于注视的透视点(或视线轴)上的一种
配置方式。
5、丛植——由2,3株至10—20株同种类树种较紧密地植在一起,其树冠彼此密接而
形成一个整体外轮廓线地称为丛植。
6、聚植——由2,3株至10—20株不同种类地树种组配成一个景观单元的配置方式称
聚植。
7、群植——由20—30株以上至数百株左右的乔灌木成群配置时称群植。
8、林植——是较大面积,多株数成片林状的种植。它是将森林学,造林学的概念和技
术措施按照园林的要求引入于自然风景区和城市绿地建设中的配置方式。
9、散点植——以单株在一定面积上进行有韵律,节奏的散点种植,有时也可双株或三
株的丛植作为一个点进行疏密有序的扩展。对每个点不象独植树给以强调,而是着重点与点
间有呼应的动态联系。
二、规则式园林中的树种配置
1、左右对称
①对植:常用于建筑物门前
②列植:常用于园路两侧
③三角形配置:常用于片林
2、辐射对称
①中心式:含单株及单丛种植
②圆形:含环形,半圆形,弧形及双环多环多弧。
③多角形:含单星,复星,多角星,非连续多角形
④多边形:包括各种连续和非连续的多边形。
三、自然式园林中的树种配置
1、独植(孤植,单植)
①独植树应具备的条件:具有一定姿态的树形,如挺拔,雄伟,端庄,展枝优美,线条
宜人或有美丽的花朵。
②适合做独植树的树种有:雪松、油松、银杏、南洋杉、七叶树、臭椿、枫香、金钱松、
广玉兰、玉兰
2丛植与聚植:是自然式园林中要求较高,艺术性较强的种植方式。基本形式有以下几
种:
①两株配合:
在构图上要遵循矛盾统一的原理,二者必须既有调和,又有对比,使二者成为对立统一
体,要求树种相同,树相有别,在姿态和大小上要求有差异,这样才能既有对比又生动活泼。
正如明朝龚贤所说:“有树一丛,必一俯一仰,一倚一直,一向左,一向右……”。两株间的
距离应小于两树冠半径之和。大则易形成分离现象。
②三株配合
最好采用姿态,大小有差异的同一样树种栽植时忌三株在同一直线上或成等边三角形,
三株的距离都不要相等。其中最大的和最小的要靠近一些成为一组,中间大的远离一些成为
一组,两组之间应有所呼应,其中大的和中等的为同一树种,或为常绿或为落叶或为乔木或
为灌木,小的为另一树种,这样就可以使两个小组既有变化,又有同一。如图:
③四株配合
仍采用姿态,大小不同的同种树种为好,分为两组,成为3:1的组合,最大株和最小
株不能单独成为一组,基本平面形成一不等边四边形或不等边三角形。如图:
④五株配合的树丛
可以是一个树种或两个树种,分成3:2或4:1两种组合。若为两个树种,其中一种为
三株,另一种为两株,分在两组内,三株一组的组合原则上以三株树丛的组合相同,两株一
组的组合原则上以二株树丛的组合相同,但两组之间不能太远,彼此之间也要有所呼应和均
衡。如图
⑤六株及六株以上的组合
实系二株,三株,四株,五株几种基本形式的相互组合而已。
3、群植,林植,散点植。
属多树种,多形状的一种群植方式。
四、混合式园林中的树种配置
采用自然式和规则式配置于同一园林中,但一般有明显的地段性区别。
五、抽象式园林中的树种配置。
综合应用自然式和规则式园林的配置方式,多以林植为主,采用大面积纯林,强调整体
园林装饰效果。
第3节:配置的艺术效果
一、丰富感
二、平衡感
三、稳定感
四、严肃与轻快
五、强调
六、缓解
七、韵味
本章小结
1、基本概念
2、园林树木的配置原则
3、规则式园林中的树种配置方式
4、自然式园林中的树种配置方式
5、抽象式园林中的树种配置方式
6、园林树木配置的艺术效果
本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对植;列植;三角形种植;独植;丛植;聚植;群植;林植;散点植
2、简述园林树木配置原则
3、规则式园林中常采用哪几种配置方式?
4、自然式园林中常采用哪几种配置方式?
5、概述树木配置的艺术效果。
第8章:园林树木的栽植
教学题目:园林树木的栽植
教学重点:概念与移植技术
教学难点:移植成活原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提问——小结
参考书目:
1、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
2、造林学
3、森林学
4、土壤学
第1节:与栽植有关的基本概念
1、起苗——将植株从土中连根(裸根或带土团并包装)起出称起苗。P127
2、搬运——指将植株用一定的交通工具(人力和机械,车辆等)运至指定地点的作业
称搬运。
3、种植——是指将被移来的植株按要求栽种于新地的操作称种植。
4、假植——在栽植的过程中,仅是临时埋植性质的种植称假植。
5、移植——若在种植成活后还需要移植者,那么这次作业称移植。
第2节:栽植成活的原理
如何维持和恢复树体以水分代谢为主的平衡是栽植成活的关键,否则就有死亡的危险。
第3节:栽植季节
总原则:选在适合根系再生和枝叶蒸腾量最小的时期。
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一般以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的休萌期最为适宜。
第4节:栽植技术
一、栽植过程各环节的关系
1、绝大多数树木的移植,从掘(起)苗,运输,定植,栽后管理四个环节。
2、四个环节应密切配合,尽量缩短时期,最好是随起,随运,随栽和及时管理成流水
作业。
二、栽植施工技术的采用
多数落叶树比常绿树较容易移栽成活,但具体不同树种对移栽的反应亦很不相同。
1、容易移栽的树种有:
杨;柳;榆;槐;银杏;椴树;槭;蔷薇;紫穗槐等
2、比较难移的树种
苹果;七叶树;山茱萸;云杉;铁杉
3、最难移的树种有
木兰类;山毛榉;白桦;山楂和某些桉树类;栎类等
栽植施工技术应根据树种的移植难易来确定。
三、栽植前的准备
(一)了解设计意图与工程概况
通过设计单位和工程主管部门了解下列内容
1、植树与其他有关工程的范围和工程量
2、施工期限(其中栽植工程必须保证以不同类别树木于当地最适栽植期间进行)。
3、工程投资
4、施工现场的地上与地下情况,与定点放线的依据。
5、工程材料来源和运输条件
(二)现场踏勘与调查
1、各种地上物
2、现场内外交通,水源,电源情况
3、施工期间生活设施安排
4、施工地段土壤调查。
(三)编制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
1.基本内容
①工程概况
②施工进度
③施工方法
④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⑤施工组织机构
⑥制定施工预算
方案需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报批后执行
2、园林施工程序
征收土地——拆迁——整理地形——安排给排水管线——修建园林建筑——大树移植
——铺装道路广场——种植树木——铺装草坪——布置花坛。
(四)施工现场清理
(五)选苗
1、苗木质量:高质量苗木应具备如下条件
①根系发达完整,主根短直
②苗干粗壮通直(藤木除外),高度适合,不徒长
③主侧枝分布均匀,树冠完美丰满
④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2、苗龄与规格
园林植树工程选用的苗木规格:
①落叶乔木最小选用胸径3㎝以上,行道树和人流活动频繁之处还宜更大些。
②常绿乔木最小应选树高1.5m以上的苗木。
四、栽植的工程与技术
(一)放线定点
(二)挖穴
(三)起掘苗木
(四)运苗与施工地假植
(五)栽植修剪
(六)种植
(七)栽后管理
五、非适宜季节的移植技术
第5节:大树移植
一、大树移植栽园林绿化中的意义
1、树木达壮年期以后才能充分发挥其最佳的绿化功能和艺术效果。
2、重点建筑工程要求特定的优美树姿相结合
3、移植大树绿化城市见效快。
二、大树移植特点
1、预先促根
2、机械施工
三、大树移植技术
(一)大树的准备和处理
1、作好规划与计划
2、选树
3、断根缩坨
(二)起掘前的准备工作
(三)起树包装
1、带土球软材包装:适于胸径10—15㎝的大树。草绳包扎方式见教科书P140
①橘子式
②井字式
③五角式
2、带土块起掘方箱包装:适于干径15—30㎝或更大的树木,以及砂性土质中的大树。
过程为:
①箱板、工具及吊运车辆的准备
②挖土块
③上箱板
(四)吊运与假植
(五)定植与养护
四、其他移植法
(一)冻土球移植法
(二)大树裸根移植法
(三)大树移植机移植
本章小结:
1、基本概念
2、栽植成活原理
3、栽植季节的确定
4、栽植技术
本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起苗;搬运;种植;假植;移植
2、简述树木栽植成活的原理
3、如何确定栽植季节?
4、栽植过程一般包括哪些环节?
5、举例说明树种对移植的反应
6、树木栽植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7、树木栽植前现场应踏查和调查哪些内容?
9、园林施工组织设计含哪些基本内容?
9、简述园林施工程序
10、高质量苗木应具备哪些条件?
11、简述园林植树工程苗木规格
12、树木栽植工程与技术含哪些技术环节?
13、大树栽植栽栽园林绿化中有何意义?
14、大树移栽有何特点?
15、简述断根缩坨的技术过程
16、草绳包扎土球方式有哪几中?
17、大树栽植技术含哪些环节?
第9章:园林树木的修剪与整形
教学题目:园林树木的修剪与整形
教学重点:基本概念,各种园林树木的整形方式
教学难点:修整方式与树种生理特性的协调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讲授与讨论
参考书目:
1、果树栽培学
2、森林经营学
3、盆景学
4、观赏园艺学
第1节:修剪整形的意义
一、调整树势树姿,构成特色园景
二、调整地上地下关系,缓解生长设施矛盾
三、调整丰产树型,保持丰产优质
第2节:修剪整形原则
一、基本概念
1、修剪——指对植株的某些器官(如茎,枝,叶,花,果,芽,根等部分)进行剪截
或删除的措施。
2、整形——指对植株施行一定的修剪措施,而形成某种树体结构形态。
二、修剪整形的原则
1、依据园林绿化对该树木的要求
2、依据树种的生长发育特性
3、依据树木生长地点的环境条件特点
第3节:修剪
一、修剪时期
(一)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
(二)生长期修剪(包括春季修剪和夏季修剪)
二、修剪方法及对生长的影响
(一)休眠期的修剪
1、基本概念
①截干——对干茎或粗大的主枝,骨干枝进行截断的措施称截干。P148
②疏剪——将整个枝条至基部完全剪除,不保留基布的芽,林业上的“打枝”,园艺上的
“疏枝”均用此法。P148
③剪截——指仅将枝条剪去一部分而保留基部几个芽的措施称剪截。依程度又可分“短
剪”,即剪除整个枝条长度的1/2以上;“长剪”即剪除的部分不足全长的1/2。
2、常用方法
①截干:见教科书图十——3——1,P148
②剪枝:是修剪中的主要技术措施,应用极广。
3、剪枝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①对局部的影响
②对全株的影响
(二)生长期的修剪
1、折裂——是为了防止枝条生长过旺,或为了形成各种艺术造型而对枝条进行曲折的
措施。
目的:控制枝条旺长,满足某种艺术造型。
时期:常于早春芽略萌动时。
方法:①粗放者:直接折裂
②精细者:切枝(径的2/3——1/2)——小心弯折——斜面互顶——伤口涂泥
2、除芽——把多余的芽除掉称除芽。
目的:除弱芽可增强树势,除主芽可缓解树势。
时期:芽萌动后至新稍生长前。
方法:徒手即可。
3、摘心——将新稍顶稍摘除的措施称摘心。
目的:有利于养分转移至芽,果,枝部,有利于花芽分化。
时期:新稍生长到一定阶段后进行。
方法:徒手
4、捻梢——将新稍屈曲而扭转但不使断离母枝的措施称捻梢。
目的:抑制新稍的过长生长。
时期:过长生长期
方法:徒手
5、屈枝——将枝条或新稍施行屈曲,缚扎或扶立等诱引措施称屈枝。
目的:艺术造型
时期:适当时期
方法:盘扎
6、摘叶——适当摘除过多的叶片称摘叶。
目的:改善通风透光。
时期:叶密集期。
方法:徒手
7、摘蕾——适当摘除过多的花蕾称摘蕾。
目的:为了获得肥硕花朵,提高观赏价值。
时期:花蕾形成期
方法:徒手
8、摘果——适当摘除过多的幼果称摘果。
目的:为了获得硕大果实,提高观赏价值。
时期:幼果形成期
方法:徒手
(三)在休眠期或生长期均可施行的修剪措施
1、去蘖——除去植株基部附近的根蘖的措施称去蘖。
2、切刻——在芽或枝的附近施行刻伤的措施称切刻。
3、纵伤——在枝干上用刀纵切深达木质部的措施称纵伤。
4、横伤——对树干或粗大主枝用刀横砍数处,深达木质部的措施称横伤。
5、环剥——在干枝或新稍上,用刀或环剥器切剥掉一圈皮层组织的措施称环剥。
6、断根——将植株的根系在一定的范围内全行切断或部分切断的措施。
三、修剪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剪口芽:见图十——3——3,4,5。
(二)主枝或达骨干枝的分枝角度:见图十——3——6。
(三)修剪的顺序
“由基到梢,由里到外”
第4节:整形
一、时期
一般与修剪同时进行
二、形式
(一)自然式整形
(二)人工式整形
1、几何形体的整形方法:如正方形,球形
2、非几何形体的整形
垣壁式:如图十——4——1。
雕塑式
(三)自然与人工混合式整形
1、杯状形:多用于桃树,悬铃木
2、开心形:适用于轴性弱,枝条开展之树种;也可用在观花小乔木及苹果桃等喜光树
种上。
3、多领导干形:最宜作观花乔木,庭荫树的整形
4、中央领导干形:适用于轴性强的树种。最宜作庭荫树,独赏树及松柏类乔木的整形。
5、丛球形:多用于小乔木及灌木的整形。
6、棚架形:适合于藤本植物的整形。
第5节:各种园林树木的修剪整形
一、松柏类的剪整
一般不行修剪整形,常施行人工打枝工作,一般去掉树冠的1/3。
二、庭荫树及行道树的剪整
一般采用自然树形,庭荫树的主干高度应与周围环境的要求相适应,普遍以2.5——4m
为宜。行道树的树冠高度以占全树高度的1/2——1/3为宜。
(一)先花后叶类:可在春季开花后修剪老枝并保持理想树姿。对毛樱桃,榆叶梅等枝
条稠密的种类,可适当疏剪弱枝,病虫枝。用重剪进行枝条的更新,用轻剪维持树形。对具
拱形枝的种类,如连翘,迎春等,可将老枝重剪,促发新条。
(二)花开于当年新稍的种类,可在冬季或早春剪整。如八仙花,山梅花等可行重剪使
新稍强健。如月季,珍珠梅可达到在生产季中开花不绝。除早春重剪老枝外,并在花后将新
稍修剪,以便再次发枝开花。
(三)观赏枝条及观叶的种类,冬季或早春施行重剪,以后行轻剪。
(四)萌芽力极强的种类或冬季易干梢的种类,可在冬季从地面刈去,使萌发多数枝及
叶,如胡枝子,荆条,杞柳等。
四、藤木类的剪整
(一)棚架式
对卷须类及缠绕类藤本植物多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剪整。如葡萄,紫藤。
(二)凉廊式
常用于卷须类及缠绕类植物,偶尔用于吸附类植物。
(三)篱垣式
常用于卷须类及缠绕类植物
(四)附壁式
多用于吸附类植物,如爬墙虎,凌霄,扶芳藤等均用此法。
(五)直立式
用于茎蔓粗壮的种类:如紫藤。
五、植篱的剪整
(一)整形式植篱的形式
如图十——5——2。
(二)整形式植篱的剪整方法
注意下部干枯空裸:见图十——5——3。
六、桩景树的剪整
(一)桩景树的艺术形体
1、直干式:见图十——5——4。
2、曲干式:见图十——5——5。
3、悬崖式:见图十——5——6。
4、劈干式:
5、双干式:见图十——5——7,
6、连理式:
7、露根式:
(二)桩景树的剪整技术
1、盘扎
2、刻拧
3、撬树皮
4、撕裂枝条
5、枯古木的利用
七、其他剪整方式的整理和发掘
如PP333的应用
本章小结:
1、基本概念
2、修剪整形的意义
3、修剪整形的原则
4、生长期的修剪
5、整形的方式
6、各种园林树木的修剪整形
本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修剪;整形;截干;疏剪;剪截;折裂;除芽;摘心;捻梢;屈枝;摘
叶;摘蕾;摘果;去蘖;切刻;纵伤;横伤;环剥;断根
2、修剪整形的依据(原则)是什么?
3、修剪常采用哪些方法?
4、试述剪枝对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
5、生长期修剪常采用哪些方法?
6、休眠期修剪常采用哪些方法?
7、修剪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8、简述树木整形的方式
9、藤木类剪整有那几种形式?
10、桩景树的艺术形体包括哪几种?
11、简述桩景树剪整的技术内容
第10章: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
教学题目: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
教学重点:树木的土肥水管理措施
教学难点:树木与栽植环境的协调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讲授与讨论
参考书目:
1、土壤学
2、肥料学
3、森林土壤学
第1节:土壤管理
一、树木生长地的土壤条件
园林树木生长地的土壤条件十分复杂,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荒山荒地:未深翻熟化,肥力低。
(二)平原肥土:最宜园林树木生长
(三)水边低湿地:一般紧实,水分多,通气不良。
(四)煤灰土或建筑垃圾土
(五)市政工程施工后的场地
地铁,人防工程将未熟化的心土翻到表层,土壤肥力低。
机械施工,会使土壤坚硬,通气不良。
(六)人工土层:宜干燥,温度变化大,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宜受影响,腐殖质的形成速
度缓慢。天然土地则恰恰相反。
(七)沿海地区的土壤
(八)酸性红壤:土粒细,土壤结构不良,水分过多
时,土粒吸水呈糊状,干旱时水分蒸发散失,土块易变成紧实坚硬,又常缺N、P、K
(九)工矿企业污染地:只有好土替换,别无他法
(十)坚实的土壤
二、树木栽植前的整地
(一)栽植前整地工作的特点
土壤条件十分复杂,整地工作严格细致,因地制宜,既要满足树木生长发育要求,又要
注意地形地貌美观。
(二)园林整地工作的内容与做法
1、一般平缓地区的整地
地面坡度在80以下,全面整地,耕深30㎝,重点区50㎝,施有机肥;平地整地要有
一定的坡度,以利排水。
2、市政工程场地和建筑地区的整地
全部清除废弃物及建筑垃圾,换入肥沃土壤
3、低湿地区整地
挖沟培垅,防低水位,防止反碱,改良土壤结构。
4、新堆土山的整地
经一个雨季后行自然块状整地
5、荒山整地
环山水平线整地。
(三)整地季节
一般在植树前3个月以上的时期进行。
三、树木生长地的土壤改良及管理
(一)深翻熟化
深翻结合施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促使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孔隙度。
(二)客土栽培
1、改土适树
2、换土植树
(三)培土
厚度要适宜,过薄起不到压土作用,过厚对树木生长不利,一般厚度5——10㎝,半风
化石块小于15㎝。
(四)应用土壤结构剂改良土壤(见土壤学有关部分)
(五)土壤管理措施
1、松土透气,控制杂草
2、地面覆盖,种植地被植物
第2节:树木的施肥
一、树木的施肥
(一)树木施肥的特点
1、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施用化学肥料
2、树木种类多,作用不一,因此肥料种类,用量,方法也不同
(二)施肥时注意事项
1、树木不同物候期内需肥的种类数量不同
2、树木吸肥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①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光合作用强,根系吸肥量就多,反之吸肥量就少。
②土壤水分亏缺,施肥有害无利;积水,多雨地区肥分易淋失,降低肥料利用率。
③酸性条件下,有利于阴离子吸收,碱性条件下,有利于阳离子的吸收。酸性条件下有
利于硝态氮的吸收,而在中性或微碱性反应条件下,则有利于铵态氮吸收,即PH=7时,有
利于NH
4
—的吸收,PH=5—6时,有利于NO
3
—的吸收。
3、掌握肥料的性质
①易流失和易挥发的速效性或施后易被土壤固定
的肥料,如碳酸氢氨,过磷酸钙等宜在树木需要前施入。
②迟效性肥料如有机肥,因需腐烂分解矿化后才能被树木吸收利用,故应提前施入。
(二)基肥的施用时期
1、基肥种类:腐殖酸类,堆肥,厩肥,圈肥,作物桔秆,树枝,落叶
2、施用时期:有的秋施,有的春施,一般以秋施为好
(三)追肥的时期
根据树种物候期特别施用
二、肥料的用量
施肥量受树种,土壤的肥瘠,肥料的种类以及物候情况等多方面的影响。很难确定统一
的施肥量。只能提出两条原则以供参考
(一)根据不同树种而异
①喜肥树种:梓树茉莉;梧桐;梅花;桂花
②耐瘠薄树种:刺槐;悬铃木;油松;臭椿;山杏
③开花结果多的大树应多施,反之则少施
④酸性树木应施酸性肥料
(二)根据对叶片的分析而定施肥量
施肥量=(树体吸收肥料元素量-土壤供给量)÷肥料利用率
三、施肥的方法
(一)土壤施肥
(二)根外施肥
第3节:树木的灌水与排水
一、树木灌水与排水的原则
(一)不同气候和不同时期对灌水和排水的要求不同
(二)树种不同栽植年限不同则灌水和排水的要求不同
(三)根据不同的土壤情况进行灌水和排水
(四)灌水应与施肥,土壤管理相结合
二、树木的灌水
(一)灌水时期
1、休眠期灌水
2、生长期灌水
(二)灌水量
一般达到土壤最大持水量60—80%
(三)灌水的方式和方法
1、人工灌水
2、地面灌水
3、地下灌水
4、空中灌水(亦称喷灌)
优点:
①可节约用水,一般节约20%以上,砂土可节约60—70%
②减少土壤结构的破坏
③提高绿化效果,对树木产生最适宜的生理作用
④节省劳力,工作效率高
⑤对土地平整要求不高
⑥可使果实着色良好
缺点:
①可能加重树木感染白粉病和其他真菌病害
②有风情况下,灌水不均
5、滴灌:是最能节约水量的办法,但投资较高
三、树木的排水
排水的方法
1、明沟排水
2、暗沟排水
3、地面排水
本章小结:
1、园林树木生长地土壤的分类
2、天然土地与人工土层的特点
3、园林整地工作的内容和做法
4、树木生长地土壤改良措施
5、树木施肥应注意的事项
6、树木施肥量及计算方法
7、树木灌水与排水原则
8、树木灌水
9、树木排水
本章思考题:
1、简述园林树木生长地的土壤条件分类
2、简述园林整地工作的内容
3、树木生长地的改良有哪几种方法?
4、简述园林树木生长地土壤管理措施
5、简述树木施肥的特点
6、树木施肥应注意哪些事项?
7、简述确定树木施肥量的原则
8、简述树木灌水与排水的原则
9、树木灌水方式有哪几种?
10、简述喷灌的优缺点
11、树木排水的方法有哪几种?
第11章:园林树木的其他管理
教学题目:园林树木的其他管理
教学重点:树木自然灾害预防措施,保护和修补方法
教学难点: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讲授与讨论
参考书目:
1、农业气象学
2、植物生理学
3、林木病理学
4、森林植物学
第1节: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一、基本概念
1、冻害——指树木因受低温的伤害而使细胞和组织受伤,甚至死亡的现象。
2、干梢——幼龄树木因越冬性不强而发生枝条脱水、皱缩、干枯现象。
3、霜害——生长季节里由于急剧降温,水气凝结成霜使幼嫩部分受冻的现象。
4、风害——由于大风对树木造成生理伤害及形态伤害的现象。
5、雪害——由于大风对树木造成主枝,枝叶的折断、压倒等现象。
二、冻害形成原因,表现及防范措施
1、冻害形成的原因
①抗冻性与树种、品种的关系
樟子松>油松>马尾松
秋子梨>白梨>沙梨
②抗冻性与枝条内糖类变化动态的关系
枝条中醣类以淀粉形式存在时,抗冻性较强。
氮代谢能力强的树种越冬性较强。
③与枝条成熟度的关系
愈成熟抗冻力愈强
④与枝条休眠的关系
休眠愈深,抗寒力愈强
⑤与低温来临状况
低温来临越早,愈突然,日极端温度愈低,持续时间愈长,降温速度愈快,回升愈快,
受害愈严重;反之受害较轻。
⑥其他因素:如地势、坡向、水体、栽培水平
2、冻害的表现
①芽
②枝条
③枝杈和基角
④主干
⑤根颈与根系
3、冻害的防治
①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
②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寒性
③加强树体保护
三、干梢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1、干梢的原因
①枝条生长充实的抗性强,反之则易干梢
②“冻、旱”也是干梢的原因
2、防止干梢的措施
①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枝条发育充实
②秋季栽植注意培土防寒
③秋季幼树枝干缠塑膜、胶膜或喷白
四、霜害危害的情况、特点及防霜措施
1、霜冻为害情况及特点
①轻者树势减弱,重者全株死亡
②早霜会使幼嫩组织致死
2、防霜措施
①推迟萌动期,避免霜害,利用药剂和激素
②改变小气候条件以防霜护树
a、喷水法
b、熏烟法
c、吹风法
d、加热法
e、根外追肥法
五、树种生物学特性、环境条件、人为经营措施与风害的关系
(一)树种生物学特性与风害的关系
1、树种特性
①浅根、高干、冠大、叶密抗风力则弱:如刺槐;加杨
②根深、矮干、枝叶稀疏、坚韧抗风力则强:如垂柳,乌桕
2、树枝结构
髓心大、机械组织不发达、生长迅速而枝叶茂密的树种,风害较重。
(二)环境条件与风害的关系
1、行道树:风向与街道平行,风害较重
2、地势:低凹、雨后积水,风害显著增加。
3、土壤质地:沙质、砾质、土壤层薄、风害较重;壤土、偏粘土风害较轻。
(三)人为经营与风害的关系
1、苗木质量:大树移植,根盘小则抗风力差
2、栽植方式:密度适中则抗风力强
3、栽植技术:小坑栽植则抗风力弱
六、雪害和雨凇(冰挂)
积雪一般对树木无害,但常因树冠上积雪过多压裂或压断大枝。
第2节:树木树体的保护和修补
一、树木保护和修补的原则
“防重于治”
二、树干伤口的治疗
1、病,虫,冻,日灼伤口
①处理过程:伤口刮削——伤口药剂消毒(2—5%CuSO
4
液;0.1%HgCl液;石硫合剂
原液)——涂抹保护剂(铅油,接蜡)
②促进伤口愈合:用0.01—0.1%α—NAA膏涂伤口。
2、风折
捆缚加固——涂消毒保护剂
3、雷击枝干
锯除——削光滑——涂保护剂
三、补树洞
1、开放法
2、封闭法
3、填充法
四、吊枝和顶枝
五、涂白
常用配方: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剂原液0.5份;食盐0.5份;油脂(动植物油
均可)少许。
本章小结:
1、冻害形成的因素、表现及防止措施
2、干梢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3、霜害为害情况、特点及防范措施
4、树种生物学特性、环境条件、人为经营措施与风害的关系
5、树木的保护与修补原则
6、树木保护和修补方法
本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冻害;干梢;霜害;风害;雪害
2、冻害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3、冻害防治有哪些方法?
4、简述树种生物学特性与风害的关系
5、简述环境条件与风害的关系
6、简述人为经营与风害的关系
7、简述病、虫、冻、日灼伤口的治疗方法
8、简述树干涂白液的配方及配制方法
第12章: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
教学题目: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
教学重点:定义;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教学难点:古树衰老原因及复壮措施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讲授与讨论
参考书目:
1、园林树木生态与养护
2、中国树木志
第1节:古树名木的意义和作用
一、基本概念
1、古树——凡达到100年树龄的树木称古树。
2、名木——指具有历史意义,文化科学意义或其他社会影响而闻名的树木。
二、保护和研究古树名木的意义
1、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如我国传说有周柏;秦槐;隋梅;唐杏(银杏)
2、为文化艺术增添光彩
3、古树名木是历史陵园,名胜古迹的佳境之一
4、古树是研究古自然史的重要资料
5、古树对于研究树木生理有特殊意义
6、古树对于树种规划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三、古树衰老的原因
任何树木都要经过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等过程,也就是树木的衰老,死亡是客观规
律。除此之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1、土壤密实度过高
2、树干周围铺装面过大
3、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4、根部的营养不足
5、人为的伤害
6、自然灾害
第2节: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一、古树名木的调查、登记、存档
1、调查内容:树种;树龄;树高;冠幅;胸径;生长势;生长地环境;及对观赏与研
究的作用
2、搜集有关古树的历史及其他资料
二、古树名木复壮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一)古树的复壮措施
1、埋条法
2、地面铺梯形砖和草皮
3、换土
(二)养护管理措施
1、支架支撑
2、堵树洞
3、设避雷针
4、防治病虫害
5、灌水,松土,施肥
6、树体喷水
本章小结:
1、基本概念
2、保护和研究古树名木的意义
3、古树衰老的原因
4、古树名木的调查,登记,存档
5、古树的复壮措施
6、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措施
本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古树;名木
2、保护和研究古树名木有何意义?
3、古树衰老有哪些原因?
4、古树复壮有哪些措施?
5、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措施含哪些内容?
第13章:园林中各种用途树木的选择要
求、应用和养护要点
教学题目:园林中各种用途树木的选择要求、
应用和养护要点
教学重点:各种用途树木的选择要求
教学难点:选择树种的理论依据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讲授与讨论
参考书目:
1、园林绿化树种选择
2、园林观赏树木
3、观赏树木学
第1节:独赏树
一、概念
独赏树——主要表现树木的体形美,可以独立成景物的树木称独赏树。
二、种植方式:
一般单独种植,偶尔有用2—3株合栽成一个整体树冠的。
三、树冠形态:
圆锥形;尖塔形;垂枝形;风致形;圆柱形等
四、习用种类:
雪松;松;柏;银杏;玉兰;垂柳等
第2节:庭荫树
一、概念:
庭荫树——主要以能形成绿荫共游人纳凉避免日光暴晒和装饰用的树木。
二、园林配置:
多植于路旁,池边,廊,亭前后或与山石建筑相配。
三、习用种类:
合欢;槭类;白蜡;梧桐;杨类;柳类等
第3节:行道树
一、概念:
行道树——为了美化,遮荫和防护目的,在道路旁栽植的树木称行道树。
二、选择要求:
1、对城市街道不良条件有较高的抗性。
2、树冠大,荫浓,发芽早,落叶迟延续期短,花果不污染环境。
3、干性强,耐修剪,干皮不怕强光暴晒,不易发生根蘖。
4、病虫害少,寿命较长,根系较发达等。
三、园林配置
目前我国有“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和“花园林荫道”等形式。如图:
四、栽植主要技术指标
1、树至车道边缘的距离大于0.7米,以1——1.5米为宜。
2、树至房屋的距离大于5米。
3、株距习用4——8米,以8——12米为宜
4、树池:常为1.5米见方,也可用植物带式,带宽大于1米。
五、栽植养护要点
行道树常年管理注意树形完美,每年除干基萌蘖,修剪树冠中的病虫枝、杂乱枝;注意
枝条与电线的安全距离;预防病虫害;自然灾害前后的保护措施;适时的水肥管理;涂白、
越冬前的管理。
第4节:群丛与片林
一、适应范围
1、各种结构及组成的风景林
2、防护性片林及林带
3、游憩及休疗养片林
4、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性林
5、结合生产性片林
二、一般管理要求
1、中耕除草:每年2—3次
2、防旱保墒
3、修枝去蘖
4、预防病虫害
5、清理放火道
6、疏伐及补栽
第5节:观花木
一、概念:
观花木——凡具有美丽的花朵或花序,其花形,花色或芳香有观赏价值的乔木,灌木,
丛木及藤本植物均称观花树或花木。
二、园林用途:
独赏树兼庭荫树,行道树,花篱,地被植物用。
三、配置方式:
独植;对植;丛植;列植或者修剪整形成棚架用树种
四、栽培养护:
主要根据不同种类的习性本着能充分发挥其观赏效果满足设计意图的要求为原则来进
行水肥管理和修剪整形,越冬,过夏,以及更新复壮,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第6节:藤木(藤本类)
一、概念:
藤木——以缠绕性,吸附性,攀缘性,勾搭性等茎枝细长不能自行直立的木本植物称藤
木。
二、园林用途:
1、各种形式的棚架供人们休息或装饰用
2、用于建筑及设施的垂直绿化
3、攀附灯竿,廊柱或施行防腐措施的高大枯树形成独赏树的效果。
4、悬垂于屋顶,阳台或作地被植物
三、养护管理:
除水肥管理外,对棚架植物主要着重在引诱枝条使之能均匀分布。
第7节:植篱及绿雕塑
一、植篱
(一)概念:
植篱——又称绿篱或树篱,在园林中主要起分隔空间,范围,遮蔽视线,衬托景物美化
环境及防护作用等。
(二)植篱分类
1、按特点:可分为:花篱;果篱;彩叶篱;枝篱;刺篱
2、按高矮:可分为:高篱;中篱;低篱
3、按形状:可分为:整形式;自然式
(三)植篱树种的选择条件
1、萌芽更新能力强
2、耐荫力强
3、生长较缓慢,叶片较小
(四)养护要点
1、保持篱面完整,勿下枝空秃
2、注意修剪时期与树种生长发育的关系
3、预防病虫蔓延,避免与周围树种有生活史上联系
二、绿雕塑
(一)概念:绿雕塑——又称造型树,在园林中具有特殊情趣的景观效果。
(二)分类:依形式手法可分为:剪景;扎景
(三)园林用途:多用于规则式园林或局部区域
(四)树种选择:以常绿针叶树为主,一些常绿阔叶树以生长慢者最宜。
(五)养护要点;水肥适当控制,避免大水大肥,保持体形完整
第8节:地被植物
一、概念:
地被植物——凡被覆盖地面的植物均称地被植物。除草本外,木本植物中之矮小丛木,
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木均可能用作园林地被植物。
二、选择条件
1、主要考虑植物生态习性需能适应环境条件
2、注意耐踩性强弱及观赏特性
3、大面积应用注意其在生产上的作用和经济价值
三、养护管理
1、观赏地被区,禁止游人进入
2、游憩地被区,可分期开放
3、平时养护:主要是去除杂草和清除枯枝落叶及适当的水肥管理。大面积可按群落学
原理进行管理和调节。
本章小结:
1、独赏树的定义,观赏习性,配置,适宜树种
2、庭荫树的定义,适宜树种,配置要点
3、行道树的定义,配置方式
4、群丛与片林的管理要点
5、观花树的定义,配置方式
6、藤木的定义,园林用途与管理特点
7、植篱的分类和树种选择
8、绿雕塑的概念与配置
9、地被植物的概念,配置,养护要点
本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独赏树;庭荫树;行道树;观花木;藤木;植篱;绿雕塑;地被植物
2、独赏树的树形主要有哪几种?
3、庭荫树多植于哪些地方?
4、简述行道树种的选择要求
5、我国行道树配置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6、行道树栽植应注意哪些问题?
7、群丛与片林主要适应哪些园林地段?
8、群丛与片林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9、观花木配置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10、藤木在园林中有哪些主要用途?
11、简述植篱的分类
12、植篱树种选择包括哪些条件?
13、地被植物选择应考虑哪些内容?
第14章: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规
划
教学题目: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规划
教学重点:园林树种调查程序
教学难点:调查报告的撰写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讲解——提问——讨论
参考书目:
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2、测量学
3、测树学
4、森林植物学
第1节: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的意义
一、植树绿化工作与人类生存条件的质量密切相关。优雅,舒适的环境离不开园林树
木;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可为人类生存环境提供依据。
二、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供依据。
三、为提高植树保存率,节约建设资金提供依据。
第2节:园林树种调查
一、组织与培训
1、组建调查组
①组织部门:城市园林主管部门
②组员应具备的条件:相应的业务水平;工作认真的技术人员。
2、业务培训
①学习树种调查方法和具体要求
②选择标准地作调查记载示范
③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统一认识
3、实地调查
分小组,每组3—5人:1人记录,其余人测量数据。
二、调查项目:见表十五——2——1。
三、园林树木调查的总结
在外业调查结束后,应将资料集中,进行分析总结。总结一般包括下列各项内容
(一)前言:说明目的,意义,组织情况及参加工作人员,调查的方法步骤等内容。
(二)本市的自然环境情况,包括城市的自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海拔、气象、土壤、
污染情况及植被情况等。
(三)城市性质及社会经济简况(可简略介绍)
(四)本市园林绿化现状(根据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所规定的绿地类别进行叙述,附有
风景区时也应包括在内)
建设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暂行条例》将绿地划分为如下几类
1、公共绿地
2、专用绿地
3、防护绿地
4、园林绿化生产绿地
5、郊区风景名胜区
(五)树种调查总结表
1、行道树表
2、公园现有树种表
3、本地抗污染树种表
4、城市及近郊的古树名木资源表
5、边缘树种表
6、本地特色树种表
7、树种调查统计表:见表十五——2——2。
8、树种调查统计表(藤本,灌木部分):见表十五——2——3。
(六)经验教训
(七)群众意见
(八)参考图书,资料文献
(九)附件
1、有关图片
2、蜡叶标本名录
第3节:园林树种的规划
一、符合自然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符合城市的性质特性
三、重视“适地适树”的原则
1、选用“乡土树种”
2、不能忽视“外来树种”
3、利用城市小气候,丰富树种
四、注意特色体现
1、使用当地著名为人们喜爱的树种
2、用某一树种的运用手法和方式来表现特点
五、注意园林建设实践上的要求
(一)应考虑园林实践问题
1、快长树和缓长树
2、一般绿化树和主要树种(骨干树种)
3、落叶树与常绿树
4、乔、灌、丛、藤及各功能树的选用
(二)树种的园林用途分类
1、独赏树种
2、行道树种
3、庭荫树种
4、防护树种
5、花木树种
6、观果树种
7、色叶树种
8、篱垣用树种
9、垂直绿化树种
10、其他种类
本章小结:
1、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的意义
2、园林树种调查的组织与成果撰写
3、园林树种规划的原则与要求
本章思考题:
1、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有哪些意义?
2、园林树种调查中的组织与培训有哪些主要内容?
3、园林树种调查有哪些主要项目?
4、园林树种调查总结包括哪些内容?
5、建设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暂行条例》将绿地分哪几类?
6、园林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7、树种规划中的园林实践含哪些内容?
8、依园林用途,园林树种可分为哪几类?
9、试论园林树种在体现城市园林特色中的作用。
第15章:裸子植物各论
苏铁科
教学题目:裸子植物各论
教学重点:松、杉、柏科形态特征,识别要点,分布,习性,园林用途
教学难点:检索表编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讲授与讨论
参考书目:
1、树木学
2、中国树木志(第1卷)
3、湖北主要树木图说
4、园林绿化树种选择
5、观赏树木学
6、园林观赏树木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一、概念
裸子植物——指胚珠裸露,不为子房所包被的木本植物。
二、裸子植物的识别要点
1、乔木、灌木、罕为藤本
2、叶多为鳞片形、线形、椭圆形、披针形罕为扇形
3、花单性,罕两性,胚珠裸露,不为子房所包被。
4、种子有胚乳,胚直生,子叶一至多数。
FAMILIA1:苏铁科Cycadaceae
识别要点:
1、乔木,茎干粗短,不分或很少分枝
2、叶两种,主茎上为鳞片状叶,茎端为羽状叶
3、雌雄异株,各成大头状花序,无花被
4、种子核果状,有肉质外果皮,内有胚乳,子叶2枚,发芽时不出土。
苏铁属识别要点:
1、主干柱状
2、营养叶羽状,羽片坚硬革质,中脉显著。
3、雄球花序的小孢子叶呈螺旋状排列,小孢子叶扁平鳞片状或盾状;雌球花序的大孢
子叶呈扁平状,全体密被黄褐色绒毛,球上部呈羽状分裂,中下部的两侧各生1个或2—4
个裸露直立胚珠。
本科主要代表种
种序号中名学名页码
SPECIES
1
苏铁CycasrevoluteThubP202
SPECIES
2
华南苏铁CycasrumphiiMiqP203
SPECIES
3
华南苏铁CycassiamensisMiqP203
SPECIES
4
篦齿苏铁CycaspectinataGriffP203
现仅用营养叶编一定距式检索表
A1:羽片叶厚革质
B1:羽片宽0.3—0.6㎝,边缘显著向外反卷…苏铁
B2:羽片宽0.6—0.8㎝,边缘平…………篦齿苏铁
A2:羽片叶革质或薄革质
B1:叶之上部羽片愈近顶端愈短窄,尽端处仅长数毫米……………华南苏铁
B2:叶之上部羽片,不显著短缩…………云南苏铁
习性:喜暖热湿润气候,不耐寒,低于00C受害,盆栽忌粘质土壤,忌浇水过多。
园林用途:体型优美,反映热带风光,常布置于花坛的中心或盆栽布置于大型会场内供
装饰用。
银杏科、南洋杉科
FAMILIA2银杏科Ginkgoaceae
识别要点:与种相同
本科主要代表种
种序
号
中名学名页码
SPEC
IES5
银杏GinkgobilobaLP203
形态特征:
1、落叶大乔木,主枝斜出近轮生,有长短枝之分
2、叶扇形,有二叉状脉
3、雌雄异株,雄球花4—6朵,呈柔荑花序状,雌球花有长柄,顶端有1—2盘状珠座,
每座上有1直生胚珠,花期4—5月,风媒花。
4、外种皮肉质,有臭味,中种皮白色,骨质。
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有下列种类:
①黄叶银杏
②塔叶银杏
③大叶银杏
④垂叶银杏
斑叶银杏
食用栽培品种可分为下列3类:
①佛手银杏类
②马铃银杏类
③梅核银杏类
习性:阳性,喜适当湿润又排水良好的深厚砂质壤土,
不耐积水,较耐旱,耐寒强。雌雄区别见P205
园林用途:银杏树姿雄伟壮丽,叶形秀美,寿命既长
又少病虫害,最适作庭荫树,行道树,独赏树。
湖北随州市三里岗乡洪山寺有一棵大银杏树树高28米,胸径8.2米,树龄1200多年。
枝多叶茂,结实累累。
山东莒县浮来山定林寺有一棵大银杏树树高26.35米,胸径12.47米,树龄3000多年,
约在商代栽植。现仍能抽枝结实。
FAMILIA3南洋杉科ARAUCARISCEAE
识别要点:
1、常绿乔木,大枝轮生
2、叶螺旋状互生,很少二列状,披针形,针形或鳞形
3、雌雄异株,罕同株
本科主要代表种
种序
号
中名学名页码
SPEC
IES6
南洋杉AraucariacunninghamiiSweetP207
形态特征:
1、常绿大乔木,幼树尖塔形,老树平顶状
2、叶二型,侧枝,幼枝呈针状,老枝则密聚卵形或三角状钻形
习性:性喜暖热气候而空气湿润处,不耐干燥及寒冷,喜肥沃土壤,较耐风。
园林用途:南洋杉树形高大。姿态优美,与雪松,日
本金松,金钱松,巨杉(世界爷),合称为世界五大公园树。
松科
FAMILIA4松科PINACEAE
识别要点:
1、常绿或落叶乔木,有长短枝之分,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排列,在短枝上簇生或2—5
针一束。
2、雄蕊和珠鳞均螺旋状排列,苞鳞与珠鳞分离,每种鳞2种子,种子常有翅。
分亚科检索表
1、针形,通常2、3或5针一束,基部为叶鞘(脱落或宿存)所包围……松亚科
1、叶条形或针形,螺旋状着生,不成束……………………………………………2
2、叶条形,扁平或具四棱,枝仅一种类型………………………………冷杉亚科
2、叶扁平条形或针状,枝二型,长枝上螺旋状散生,短枝上簇生…落叶松亚科
本科主要代表种
种序号中名学名页码
SPECIES7冷杉Abiesfabri(Mast.)
craibP213
SPECIES8黄杉Pseukotsugasinensis
DodeP214
SPECIES9青杄PiceawilsoniiMast.
P221
SPECIES10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Goud.P225
SPECIES11雪松Cedrusdeodara
(Roxb)Loud.P227
SPECIES12华山松Pinusarmandii
Franch.P234
SPECIES13日本五针松Pinusparviflora
P235
SPECIES14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c.
P236
SPECIES15马尾松Pinusmassoniana
Lamb.P238
SPECIES16油松Pinustabulaeformis
Carr.P241
SPECIES17黄山松Pinustaiwanensis
HayataP244
SPECIES18黑松PinusthunbergiiParl.
P244
SPECIES19火炬松PinustaedaL.
P246
SPECIES20湿地松PinusellottiiEngelm
P246
SPECIES7—11分种检索表(平行式)
1、落叶乔木,叶条形,长枝上互生,短枝上15—30枚轮状着生…………金钱松
1、常绿乔木,叶条形或针形…………………………………………………………2
2、叶针形,长枝上螺旋状排列,短枝上20—60枚聚生顶端…………………雪松
2、叶条形………………………………………………………………………………3
3、叶条形,先端有凹缺…………………………………………………………黄杉
3、叶条形,先端微凹或钝……………………………………………………………4
4、叶长1.5—3.0㎝,叶缘反卷或微反卷………………………………………冷杉
4、叶长0.8—1.3(1.8)㎝,横断面菱形或扁菱形,小枝上有显著的叶枕,叶枕间由深
凹槽隔开………………………………………………………………青杄
SPECIES12—19分种检索表(等距式)
1、叶3针(罕2针)或5针一束
2、叶3针(罕2针)一束
3、叶3针一束,叶鞘早落,树皮白色……白皮松
3、叶3针(罕2针)一束,叶鞘宿存,树皮淡褐色………………火炬松
2、叶5针一束
3、针叶短,长35—55㎝,树脂道2,边生…………………日本五针松
3、针叶长,长8—15㎝,树脂道3,多中生或背面2个边生腹面1个中
生……………………………………………………………………华山松
1、叶2针(罕3针)或2,4针一束并存
2、叶2针一束
3、树脂道4—8,边生,针叶细软,长12—20㎝…………………马尾松
3、树脂道3—7(9),中生,针叶稍粗硬,长5—13㎝……………黄山松
2、叶2,3针并存,或2针(罕3针)一束
3、树脂道5—8,边生,叶2针(罕3针)一束………………………油松
3、树脂道2—9(11),多内生,叶2,3针一束并存………………湿地松
SPECIES11—19分种检索表(平行式)
1、树皮白色,呈不规则薄片状剥落,叶鞘早落,3针一束………………白皮松
1、不全为上述特征……………………………………………………………………2
2、叶2,3针一束并存,叶鞘宿存……………………………………………湿地松
2、不全为上述特征……………………………………………………………………3
3、叶5针一束,叶较长,8—15㎝较柔软…………………………………华山松
3、不全为上述特征……………………………………………………………………4
4、叶5针一束,叶较短,3.5—5.5㎝…………………………………日本五针松
4、不全为上述特征……………………………………………………………………5
5、叶2针一束,叶细软而较长,12—20㎝…………………………………马尾松
5、不全为上述特征……………………………………………………………………6
6、树脂道5—8,边生;叶2针(罕3针)一束………………………………油松
6、不全为上述特征……………………………………………………………………7
7、叶3针一束,枝条每年长1轮……………………………………………黄山松
7、叶3针(罕2针)一束,枝条每年长2—数轮…………………………火炬松
杉科
FAMILIA5杉科TAXODIACEAE
识别要点:叶鳞形,披针形,钻形,条形;叶,雄蕊,珠鳞多螺旋状排列,苞鳞与珠鳞
结合,每种鳞2—9粒种子。
分属检索表P247
本科各属主要代表种
种名序中名学名页码
SPECI
ES21
金松Sciadopitys
verticillata(Thunb).
P248
SPECI
ES22
杉木CunninghamiaLanciolata
(Lamb.)Hook()
P249
SPECI
ES23
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Hooibrenkex
OttoetDietr.
P251
SPECI
ES24
日本柳杉Cryptomeriajoponeca(L.f.)253
SPECI
ES25
巨杉Sequoiadendrongiganteum(Lindl.)P253
SPECI
ES26
落羽杉Taxodiumdistichum(L.)P256
SPECI
ES27
池杉TaxodiumascendensBrongn.P257
SPECI
ES28
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eet
Cheng
P259
SPECIES21—28分种检索表(定距式)
1、叶条形或条形,鳞片状兼有或披针形
2、落叶性
3、叶,种鳞均螺旋状着生,扁平,叶基扭转成羽状2列,大枝水平开
展………………………………………………………………………落羽杉
3、叶,种鳞均对生,叶基扭转排成2列………………………………水杉
2、常绿性
3、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扁平,基部下延,侧枝的叶扭转成2列,叶上,下均有气
孔线……杉木
3、叶两种兼有,鳞片状叶散生嫩枝上,扁平条状叶20—30枚,聚簇枝稍,呈轮生
状……………………………………………………………金松
1、叶钻形
2、子叶2—3
3、叶端内曲,种鳞20左右,每种鳞有种子2粒…………………………柳杉
3、叶直伸,端多不内曲,种鳞20—30,每种鳞有种子3—5粒…日本柳杉
2、子叶4—9
3、常绿性,叶鳞状钻形,螺旋状排列,下部贴生小枝,上部分离3—6㎜,先端锐尖,
两面有气孔线……………………………………………………巨杉
3、落叶性,叶多钻形,略内曲,常在枝上螺旋状伸展,下部多贴近小枝,基部下
延…………………………………………………………………池杉
SPECIES21—28分布,习性,园林用途
种名序分布习性园林用途
SPECIES21金
松
原产日本,青
岛,庐山,南京,武
汉有栽培
阴性树,不宜过
湿;石灰质土壤
世界五大公园
树种之一
SPECIES22杉分布广阳性树;极限最宜列植道旁
木—9℃;宜酸性土壤或群植成丛
SPECIES23柳
杉
浙江,福建,四
川,贵州,云南,湖
北均有分布
中等阳性,喜空
气湿度高,怕夏季酷
热干旱
最适独植,对
植,丛植,群植,宜
作墓道树,风景树
SPECIES24日
本柳杉
原产日本同上同上
SPECIES25巨
杉
原产美国加州,
杭州有引种
阳性树世界五大公园
树种,园景树
SPECIES26落
羽杉
原产美国东南
部
强阳性,喜温
暖,湿润,极耐水湿
最宜水旁配置;
世界著名园林树木
SPECIES27池
杉
产于弗吉尼亚
洲南部
强阳性,耐涝宜成片栽植;孤
植;丛植
SPECIES28水
杉
产于四川石柱;
湖北利川
阳性,喜温暖湿
润
宜丛植;列植孤
植
柏科
FAMILIA6柏科CUPRISSACEAE
识别要点:常绿乔木或灌木或直立匍匐灌木,叶鳞形或刺形;鳞叶交互对生,刺叶3—4
轮生,雄蕊和珠鳞交互对生或3枚轮生,苞鳞与种鳞结合。
分亚科检索表
A1:种鳞肉质,熟时不裂……………………………………………………桧亚科
A2:种鳞木质或革质,熟时开裂
B1:种鳞盾状而隆起……………………………………………………柏木亚科
B2:种鳞扁平或鳞背隆起而不呈盾形…………………………………侧柏亚科
本科主要代表种
种名序中名学名页码
SPECIE
S29
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P262
SPECIE
S30
千头柏diiP262
SPECIE
S31
洒金千
头柏
ana.P262
SPECIE
S32
金叶千
头柏
PlaytcladusorientalincvSemperaurea.P263
SPECIE
S33
香柏ThujaoccidentalisP264
SPECIE
S34
日本花
柏
ChamaecyparispisiferaP267
SPECIE
S35
绒柏osaYLSX3
2
SPECIE
S36
日本扁
柏
ChamaecyparisobtuseP267
SPECIE
S37
孔雀柏ChamaecyparesobtusecvFilicoidesP268
SPECIE
S38
柏木CupressusfunebrisP270
SPECIE
S39
圆柏SabinachinensisP271
SPECIE
S40
北美圆
柏
SabinavirginianaP271
SPECIE
S41
龙柏SabinachinensiscvKaizukaP272
SPECIE
S42
匍地龙
柏
SabinachinensiscvKaizucaProcumbensP272
SPECIE
S43
塔柏SabinachinensiscvPyramidalisP273
SPECIE
S44
铺地柏SabinaprocumbensP274
SPECIE
S45
刺柏JuniperusformosanaP275
A1球果种鳞木质熟时开裂
B1种鳞扁平或鳞背隆起但不呈盾形
C1大枝平展,种鳞较薄,种子有翅,鳞叶有芳香,主枝上的叶有腺体,侧小枝上者无
腺体或很小…………………………………………………香柏
C2大侧枝直展或斜展,种鳞较薄,种子无翅
D1乔木,树皮薄,浅褐色,呈薄片状剥离,小枝扁平无白粉,雄球花6对雄蕊;雌球
花4对珠鳞……………………………………………………侧柏
D2丛生灌木
E1树冠呈紧密卵形或球形,叶鲜绿色…………………………千头柏
E2树冠卵形或卵圆形,叶淡黄绿色…………………………洒金千头柏
E3树冠近球形,叶全年呈金黄色……………………………金叶千头柏
B2种鳞盾状隆起
C1小枝扁平
D1鳞叶端锐尖,叶下面有白色线纹,种子三角状卵形,两侧有宽
翅………………………………………………………………日本花柏
D2鳞叶先端较钝,肥厚
E1乔木……………………………日本扁柏
E2灌木,枝扁平而密集,外形如凤尾蕨状………………………孔雀柏
C2小枝园筒形,小枝下垂,叶背中部有纵腺点…………………………柏木
A2球果的种鳞肉质
B1叶单型或二型,刺叶基部无关节
C1鳞叶先端急尖或渐尖,幼树刺叶交互对生,不等长……………北美圆柏
C2鳞叶先端钝,三刺叶交互轮生或交互对生,等长
D1匍匐小灌木,全为刺叶,三叶交叉轮生………………………铺地柏
D2乔木或灌木,匍匐平展,叶二型或单型
E1乔木,叶二型……………………………………………………圆柏
E2灌木,匍匐平展,叶单型
F1全刺形叶,树冠园柱形………………………………………塔柏
F2全鳞形叶
G1灌木,树冠园柱状,小枝扭曲上伸…………………………龙柏
G2植株就地平展……………………………………………匍地龙柏
B2叶单型,刺叶基部有关节,小枝下垂……………………………………刺柏
罗汉松科
FAMILIA7罗汉松科P276
识别要点:雌球花顶部珠鳞具1胚珠。种子核果状生于肉质或干瘦的种托上
本科主要代表种
种名序中名学名页
码
SPICIES46罗汉松PodocarpusmacrophllusP27
6
SPICIES47狭叶罗
汉松
ifoliusP27
7
SPICIES48小罗汉
松
27
7
SPICIES49短叶罗
汉松
condensatus
P27
7
SPICIES50竹柏PodocarpusnagiP27
7
SPECIES46—50分种检索表
A1叶无明显中脉,有多数平行脉,卵形或披针状卵形,对生或近对生,排成两列
状…………………………………………………………………………竹柏
A2叶有明显中脉,条形或狭披针形,螺旋状互生或近对生,不排成两列状
B1枝斜生
C1叶条状披针形,长7—12㎝,宽7—10㎜,叶端尖………………罗汉松
C2叶线状披针形,长5—9㎝,宽3—6㎜,叶先端渐成长尖
头………………………………………………………………狭叶罗汉松
B2枝直立着生
C1小乔木或灌木,叶长2—7㎝,较窄,两端略钝园………………小罗汉松
C2小灌木,叶特短小………………………………………………短叶罗汉松
SPECIES46—50分布,习性,园林用途
种名序分布习性园林用途
SPICIES46罗汉松江苏,湖北等
地有分布
半阴性树孤植,庭荫树,对
植,散植,绿篱,盆栽
SPICIES47狭叶罗
汉松
四川,江苏等
地有分布
同上同上
SPICIES48小罗汉
松
朝鲜,日本,
江南
同上同上
SPICIES49短叶罗
汉松
江苏,浙江同上同上
SPICIES50竹柏浙江,江西等阴性,喜温暖
湿润
庭荫,行道,城市
绿化
三尖杉科、红豆杉科
FAMILIA8三尖杉科P279
识别要点:小枝对生,叶两面中脉隆起,雄球花集成头状;胚珠具瓶状珠被,珠被发育
成肉质外种皮。
本科主要代表种:
种名
序
中名学名页码
SPECI
ES51
粗榧CephalotaxussinensisP279
SPECI三尖杉CephalotaxusfortuneiP280
ES52
SPECIES51—52分种检索表
A1灌木或小乔木,叶较短,长2—5㎝…………………………………………粗榧
A2乔木,叶较长,长5—10(4—13)㎝……………………………………三尖杉
SPECIES51—52分布,习性,园林用途
种名序分布习性园林用途
SPECIES51粗
榧
中国特有,江
苏,湖北
阳性,耐修剪,
不耐移栽
基础种植
SPECIES52三
尖杉
安徽,湖北耐荫,不耐寒绿化树种
FAMILIA9红豆杉科P281
识别要点:常绿树,雌雄异株,花粉无气囊,假种皮肉质
本科主要代表种:
种名
序
中名学名页码
SPECI
ES53
红豆杉TaxuschinensisP283
SPECI
ES54
榧树TorreyagrandisP285
本科分种检索表
A1叶上面有明显中脉,叶通常镰形,长1—2.5㎝,2—2.5㎜,叶背有2条宽黄绿色或
灰绿色气孔带,假种皮杯状红色…………………………………红豆杉
A2叶上面中脉不明显,叶条形直而不弯,长1.2——2.5㎝,宽2.5—3.5㎜,叶背有2
条黄白色气孔带,假种皮淡紫褐色…………………………………榧树
SPECIES53—54分布,习性,园林用途
种名序分布习性园林用途
SPECIES53红
豆杉
湖北西部阴性,喜温暖多
雨气候
孤植,列植
SPECIES54榧
树
江苏,湖北的
崇阳与通山
阴性,喜温暖湿
润,不耐寒
孤植,列植
小结:
1、裸子植物部分共介绍9个科,25个属,54个种
2、各种的形态特征采用检索表介绍,同时对分布,习性,园林用途采用表格式比较法
给出。
3、对检索表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对原检索表最终项目的增减,利用进行了反复练
习;对新检索表的编制进行了初步介绍。
思考题:
一、简要区别下列易混种
1、苏铁与华南苏铁
2、篦齿苏铁与云南苏铁
3、南洋杉与柳杉
4、金钱松与金松
5、冷杉与青杄
6、白皮松与火炬松
7、华山松与日本五针松
8、马尾松与黑松
9、杉木与柳杉
10、落羽杉与池杉
11、水杉与落羽杉
12、柳杉与日本柳杉
13、侧柏与柏木
14、日本花柏与日本扁柏
15、圆柏与北美圆柏
16、圆柏与塔柏
17、龙柏与匍地龙柏
18、匍地龙柏与铺地柏
19、刺柏与塔柏
20、香柏与孔雀柏
21、罗汉松与竹柏
22、罗汉松与小罗汉松
23、粗榧与三尖杉
24、三尖杉与红豆杉
25、红豆杉与榧树
二、检索表编制
1、裸子植物分科检索表
2、依下列树种,分别编制平行式和定距式检索表
第1组:苏铁;华南苏铁;黑松;马尾松;柳杉;水杉;刺柏;圆柏
第2组:白皮松;火炬松;龙柏;铺地柏;榧树;三尖杉;红豆杉;粗榧
第16章:被子植物各论
教学题目:被子植物各论
教学重点:被子植物各科代表种的形态特征,分布,习性,园林用途
教学难点:树木观赏特性与环境的协调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讲述与讨论
参考书目:
1、树木学
2、中国树木志
3、湖北主要树木图说
4、园林绿化树种选择
5、观赏树木学
6、园林观赏树木
被子植物各论
一、被子植物的概念
胚珠包被于心皮封闭而成的子房中的木本植物。
二、被子植物的识别要点
1、乔木,灌木,藤本或草本
2、单叶或复叶,网状或平行叶脉
3、具典型的花,两性或单性
4、胚珠包藏于子房,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三、被子植物门分纲,亚纲检索表
A1多为直根系,茎中维管束环状排列,有形成层能使茎增粗生长,胚常具2片子
叶…………双子叶植物纲
B1花无被,单被或复被,以花瓣通常分离为主要特
征……………………………………………离瓣花亚纲
B2完全花,以花瓣通常联合为主要特征……………………………………………合瓣花
亚纲
A2多为须根系,茎内有不规则排列的散生维管束,没有形成层,茎不能增粗生长,胚
具1片子叶…………………………………………单子叶植物纲
FAMILIA10杨柳科SALIACEAE
识别要点:叶具托叶,雌雄异株,蒴果常2裂,种子具有丝状长毛
本科主要代表种
种名序中名学名页码
SPECIES55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Carr.P291
SPECIES56加杨PopulusCanadensisMoenchP293
SPECIES57钻天杨PopulusnigraLcvItalicaP295
SPECIES58箭杆杨PopulusnigracvAfghanicaP295
SPECIES59小叶杨PopulussimoniiCarr.P295
SPECIES60青杨PopuluscathayansRehd.P296
SPECIES61旱柳SalixmatsudanaKoidzP298
SPECIES62垂柳SalixbabylonicaLP299
SPECIES63银牙柳SalixleucopigheciaKimuraP300
SPECIES64龙爪柳*sa(Vilm.)Rehd
SPECIES55—64习性,园林用途
种名序习性园林用途
SPECIES55毛白杨喜光,凉爽较湿润气候行道树,庭荫树;孤植,丛
植
SPECIES56加杨喜光,耐寒,喜湿润行道树,庭荫树,防护树
SPECIES57钻天杨喜光,耐寒,喜湿润,耐空气干燥行道树,庭荫树;丛植,
孤植
SPECIES58箭杆杨同上公路行道树,农田防护林
SPECIES59小叶杨喜光,耐寒,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各类防护林,行道
树
SPECIES60青杨喜光,喜温凉湿润气候,较耐寒行道,防护,庭荫,用材等
SPECIES61旱柳喜光,不耐荫,耐寒强,喜水,耐干旱最适河湖岸边,低
湿处;行道,防护林
SPECIES62垂柳同上同上
SPECIES63银牙柳同上瓶插观赏
SPECIES64龙爪柳*同上最适河湖岸边,低湿处;行
道,防护林
FAMILIA11胡桃科FUGLANDACEAE
识别要点:羽状复叶,雌雄同株,子房下位,坚果或核果
本科主要代表种
种名序中名学名
SPEIES65核桃JuglansregiaLP302
SPEIES66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Maxim
SPEIES67野核桃JuglanscathayensisDode
SPEIES68枫杨.
SPEIES69湖北枫杨*Pterocaryahupehensisskam.
SPEIES70青钱柳*yclocaryapaliurus(Batal)
SPEIES71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Sarg.
SPEIES72薄壳山核桃307
SPEIES73化香
思考题
一、简要区别下列易混树种
1、毛白杨与加杨
2、小叶杨与青杨
3、旱柳与垂柳
4、胡桃楸与野核桃
5、枫杨与湖北枫杨
6、青钱柳与化香
二、简述杨柳科与胡桃科的识别要点
三、依据下列树种分别编制定距式和平行式检索表
钻天杨,青杨,银牙柳,龙爪柳,核桃,野核桃,山核桃,薄壳山核桃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