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经典教学设计
2022年11月25日发(作者:小学生感恩演讲稿(合集15篇))
第1页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雨说》
谁游乐无度,谁就没有功夫学习。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下面是XX小
编为您推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雨说》。
一、教学目标:
(]1.注重朗读,感悟诗歌的内容,捕捉诗歌的意象,领会诗歌的感情。
2.通过联想、想象,体验情境,理解诗情。
教学安排:
1课时。
学生准备:
1.搜集描绘春雨的古诗佳句。
2.朗读预习:读准字音,熟读诗句。
二、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
诗文中有怎样的内涵。让同学们走出古诗中春雨的意境,步入郑愁予的《雨
说》,去感受现代诗歌中雨的魅力。
第2页共4页
作者介绍: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
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
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
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雨说》是他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
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他把《雨说》
送给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我们来听听他要借雨之口对中国儿童说些
什么。
二、品读诗歌
(一)配乐朗读,理清思路
《雨说》清新灵动,建议以轻松欢快、优美抒情的音乐做铺垫。推荐乐曲:
班得瑞的轻音乐《OneDayInSpring》《春日》《EarMelody》《大地的旋律》)
《MelodyofHope》(《希望的旋律》)等;萨克斯乐曲《春风》。
《雨说》共九节,从雨到来之前大地的渴望到春雨悄然而至的脚步,再到雨
的问候和邀请,雨的任务,雨的祝福,一步一步把雨的性格、雨的希望表现出
来。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把每一节诗浓缩成一行诗,然后
尝试把九行诗组成一首新的诗,以这种方式来把握这首诗的脉络。
(二)感受诗情,品味雨韵
先整体感悟,后重点突破。利用朗读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感受和品味。
1.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文章标题为《雨说》,请概括一下,雨说了哪些话。
第3页共4页
(2)读了课文,你感觉诗中的雨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可以在雨的前面加上修饰词,例如: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雨;乐观、
爱笑的雨)
提示:雨的形象: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
她是生命的源泉,她是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学
生可围绕爱的主题畅所欲言,不可囿于固定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
2.细细吟咏,重点突破
(1)找出诗中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诗行,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例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
了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
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
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
福的心意等。
(2)这首诗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什么?它的运用对表达诗歌的主旨有什么
好处?
(3)自由提问,共同探讨。
提示:这一部分,教师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和同学们一起品味诗歌的
内涵。在自由提问中,可以查漏补缺。中间贯穿朗读,可以采用多种朗读手
段,提高学生兴趣,另外,可适当补入朗读指导。
第4页共4页
(三)联想想象,丰富诗句
让学生用诗一样的语言,在原诗的基础上描绘出一幅幅具体、生动、优美的
画面,并为每一幅画面起个名字。也可以运用联想和想象,抛开原有诗句,重
新创作新诗。这两种方式可在不同的段落中使用,让学生感觉不单调,不重
复,在变化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印下孩子
们嬉戏的脚印,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枝发芽,池塘里的小鱼儿快乐地向我问
好,唱着歌谣的溪水荡起满脸的笑。
提示:准确识别意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与本诗欢快、喜悦、乐观
的情调相符的画面。注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画面感知意象的特点。
创作新诗句:第一节写久盼大地的春雨,诗人选择了一些意象:田圃、牧
场、鱼塘和小溪,请同学们仿照原有诗句,丰富意象,写出新诗句。
提示:学生的诗也许稚嫩,但只要用心,那新鲜的诗句一定可贵。放手让他
们去写,捕捉智慧的灵光,收获情感的微芒。
三、开阔视野,创作实践
雨对你说了那么多的话,你是不是也想拿起你手中的笔,对雨说说你想
说的话,和雨对唱一首歌?请赶快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