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附答案
2022年11月25日发(作者: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15篇)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从长远角度考虑,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一时之功。
它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多关注最新信息。下面小编给大家带
来《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大自然的语言》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
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
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
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
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
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
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
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
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
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
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
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
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
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
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
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
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
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
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
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
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
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
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⑥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
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
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
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
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
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⑦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
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题目
16.阅读第一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答: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
子翩然归来。
答:
17.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侯知
识。”一句中的“许多”不能删去?(2分)
答:
18.结合第四段的内容,说说“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
里。”一句中的!“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答:
19.结合第三四段的内容,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
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
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
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方法:作用:
(2)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说明方法:作用:
20.阅读第六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3分)
《大自然的语言》答案
(一)阅读《大自然的语言》(15分)
16.(1)“沉睡”和“苏醒”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
展现了种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象。
(2)“次第”贴切地表现了春回大地时各种花儿开放的次序,渲
染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翩然”写出了小燕子的活泼伶俐,使春
天充满活力的特点更加具体鲜明。(每小题2分,共4分)
17.“许多”是指“很多”“大部分”的意思,表示数量和范围的限
制,但不表示是全部,在这里“许多”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中
有很多与物侯知识有关,但不是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
含了丰富的物侯知识”.若去掉“许多”,就与事实不相符.“许多”一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2分)
18.是指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的数据对农事活动的重
要意义。(2分)
19.(1)说明方法:举例子.
作用: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对应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
的养育往来等自然现象的实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学的内
容和目的,即:通过物候学“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
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说明方法:作比较。
作用:通过把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相比较,从而突出了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作为物候观测仪器的特性。
20.作者从“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几个方面用由主到
次的逻辑顺序,说明了物候学的研究对于农业以及山区农业发展
的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