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百鸟朝凤观后感1500字

更新时间:2023-12-06 23:12:09 0条评论

百鸟朝凤观后感1500字

唢呐一响惊奇,百鸟朝凤肃穆

千人立万物定,感时伤闻者泪

悲乎民俗文化,哀哉何人承继

痛夙夜常慨叹,思誓响绝天下——电影《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的开头是欢快的,唢呐匠的一声声逼真的鸟叫动人心魄。

只听那曲子时而激情高昂,时而婉转低徊,我仿佛看到一只高傲的凤凰站在鸟之中接受朝拜一般,欢快的节奏令人心情愉悦,如同炎炎夏日置身于一片蔚蓝的海洋之中。

二十世纪无疑是传统文化最辉煌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有多少人像主人公天明、蓝玉一般心怀敬畏,走入唢呐的殿堂,数不清,数不尽。

电影中的唢呐匠演奏时,坐的是清朝的太师椅,太师椅之下是无数跪拜披麻戴孝的儿女。

多少人哭着喊着要跟大师学唢呐,唢呐一响千人立,万物定,唢呐匠要是给死者吹奏“百鸟朝凤”,那便是对死者最大的敬意。

伴随着唢呐匠一声声悠远的鸟叫,“百鸟朝凤”渐渐黯然下来。

“百鸟朝凤”这首曲子传到了主人公游天明的手中,他师傅焦三爷渐渐吹不动了,原来的焦家班改名叫做游家班,当然办红白事儿还是有人来请,但给的钱越来越少,原来的太师椅变成了小板凳,原来的跪拜变成了一笑而过。

后来还遇到了西洋乐器砸场子。

吹唢呐的钱难以维持生计,师兄弟们渐渐各奔东西,只剩天明一人坚守着“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到达了最悲伤的部分,唢呐的声音愈发宏大,百鸟齐哀。

焦三爷的病已无力回天,他只有几个月可以活了,不过万幸的是,县政府到了天明,说要把“百鸟朝凤”申遗,天明去了北京寻几个师兄弟,希望能凑到一起演奏“百鸟朝凤”。

但当他到各位师兄弟时,他们已经无法演奏wWw.ZUoWen8.CoM/,师兄弟们一个被锯子切掉了手指,一个染上了肺病,还有一个在街头吹着唢呐乞讨。

等天明回到家乡时,焦三爷已死,天明站在他的坟前,演奏最后的“百鸟朝凤”。

此刻再听“百鸟朝凤”,我的心情变得愈发沉重,凤凰将死,百鸟齐鸣,想到师傅对天明多年的悉心教导,一代宗师陨落,师兄弟们的境遇惨淡,传统文化无法得以继承,我的心也跟着悲痛起来。

给岁月以文明,而非给文明以岁月。

传统文化,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词语,熟悉在于耳边常常被提及,陌生在于很少实践,在这个物质横飞的数字时代,表面看起来风风火火的各种传统文化实则已是穷途末路,我们这些所谓新生代与传统文化已是渐行渐远。

在这个争分夺秒的时代,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欣赏这些传统文化。

甚至一些人已经产生了“没有传统文化又怎样”的想法,郁达夫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无可救药的。

”而我想说“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传统文化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无可救药的。

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的脊梁,更是流淌在华夏大地上的红血脉!一个国家缺少这些,就像一个人缺少了灵魂,他只是工业的机器,称不上是一个完整的人。

当然也有这么一人,始终在传承着文化,有着对传统文化的一腔热情,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再大的火,在一片荒漠——一片精神上的荒漠也是烧不起来的。

慢下来去欣赏传统文化,在这片时代的潮水中已不大可能,只能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成为这潮水的一部分。

希望这五千年的文化能够在这片潮水中重获新生。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en369.cn/fanwen/xinxi-1-77-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1-02 20:18:08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