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可热是形容人还是物
2023年1月2日发(作者:屈原离骚全文及翻译)
“炙手可热势绝伦”的意思
篇一:高一期中语文答案
宜春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
科答案
选择题答案:CDABBCACB
1.C(“内容都是倡导廉洁、颂扬廉政”的说法有误,应是“有大量
的倡导廉洁、颂扬廉政的内容”,夸大其词)
2.D(“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官去贪污”
等并非“表达了人们对贪官污吏的愤恨”,应是广大人民群众希望官场清
廉的良好愿望。)
3.A(“对当今和平时期的反贪文化颇有影响”无据。)
4.B(来)
5.B(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严备御以待/余党遂溃)
6.C(C兴宗执意南伐,萧孝穆的奏书上报了但没有回音)
7.(1)他处理政事务求宽松简约,安抚并招纳流亡的人,那里的
百姓感到十分安定.(得分字词:务、流徙、安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不能够移风易俗(改变旧的风俗习惯),苟且地在高位上过
活,臣子的职分像这样吗?(得分字词:偷安、若是各1分,句意通顺
2分)
8.(1)幽静(宁静、清幽)。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
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答出
幽静意思的,给2分;结合诗句说明营造出气氛给2分。)
9.(2)诗人沿路寻来,由莓苔上的屐痕猜想居者未曾出门(“一
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突出了一个“寻”字。(1分)颔联由远及近,
写隐居环境,“春草闭闲门”意味寻人不遇。(2分)后四句继写一路景
观,随山寻水源,而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也紧扣一个“寻”字。(1分)
10、(1)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2)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1、(1)C、D(C给3分,D给2分E给1分。A项“犯了王法
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这句话是村长在开导老太太,让她正确面对这件
事,而不是衬托村长的刚正不阿。B项环境描写的作用,不能暗示老
太太的苦痛难受的心情。E项“那个地方村里人都知道”,于文无据)
(2)①坚强淳朴。得知儿子杀人的消息后,没有怨天尤人而是
默默承受;小时候给八路军伤病员往山洞里送过饭。
②爱子情深。老太太在警察和村长走后为顶子躲藏做了诸多准备。
③深明大义。在儿子因杀人后变得心理扭曲、口出狂言,有可能
走上极端时,毅然挂上了红辣椒,举报了自己的儿子。(每点2分,意
思对即可)
(3)①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故事,这样写更能全面细
致地描述老太太的形象,展开故事情节。
②以“儿子杀人”事件为线索,展现了老太太的思想、心理变化的
过程,在前后对比中突出了人物性格。
③多用对话形式,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
样写能够使叙述的故事更加集中。(两点5分,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
(4)①在人物形象上,这样结尾标志着老太太由“包庇儿子”到“举
报儿子”思想、心理发生的重大转变,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②在情节结构上,这样结尾使情节突转,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令人深思,回味无穷。
③在主题表现上,这样结尾不仅表现了母爱的淳朴与伟大,更表
现了人性的淳朴和理智,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④在思想情感上,这样结尾寄托了作者对平凡人物身上折射出的
精神光辉的赞美,流露了作者对底层人物的关爱情怀。(三点6分,意
思对即可)
12、A(A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丽人行》
中诗句“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的一个成语。贬词褒用B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望文生义。C指评论国家大
事,误用为欣赏祖国大好河山D敬词谦用。敬辞,指别人的大力相助
不能说自己)
13、C(A句式杂糅。“原因之一”和“是因为”杂糅。B不合逻辑。
“三折、四折、甚至五折”应改为“五折、四折、甚至三折”,语序不当“价
格不菲的商品”D“为了避免……标”多重否定不当,不合逻辑,且缺少“避
免”的宾语)
14、B
15、(共4分,内容、形式各2分)宽对即可,注意上下联不能
出现相同字,要仄起平收。示例1:满园书香育英才。示例2:一片真
情报恩师。
16、参考答案:①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2分)
②孩子不在身边,老人缺少精神上的赡养(孤独空虚),需要儿女常
回家看看。(3分)
17、作文:
文题:他真
要求:先补充完整题目,写成记叙文。题目中的“他”可以是报纸、
杂志公开宣传的人物。提示:题目是个省去了判断词的判断句,“他”
是判断的对象,副词“真”表示肯定、强调
的语气。判断的内容受副词“真”的修饰,一般为形容词或动词性质
的词或短语。从语境上看,所判断的内容在色彩上并不固定——可褒、
可贬、可中性。据此可补写如下容:怪、逗、棒、善良、刚强、大方、
能吃苦、是个热心肠、小心眼等。从中选取自己最熟悉的,即可构思
成文了。细节描写既可以是针对人物的,也可以是景物、场面的,注
意选取细节来打动读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附]参考译文
萧孝穆,淳钦皇后的弟弟,阿古只的第五代孙子。孝穆清廉恭谨,
(做事)有礼仪法度,多次升官到西北路招讨都监。开泰元年,远离
京都的他被任命为建雄军节度使,兼任检校太保。这一年术烈等叛乱,
孝穆把他们打得狼狈而逃。冬天,进军可敦城。阻卜勾结五个部落的
首领查剌、阿睹等,图谋里应外合(叛乱),孝穆获悉,处死了他们,
于是严加戒备防御以等待(叛军),其余的叛党于是溃散。凭借功劳升
任九水诸部安抚使。
太平二年,主持枢密院事务。三年,被封为燕王、南京留守、兵
马都总管。九年,延琳在东京叛乱,孝穆作为都统前往讨伐他,在蒲
水交战。中军稍稍后退,副部署萧匹敌、都监萧蒲奴从两翼夹击(敌
人),贼兵溃散,追击到手山北并打败他们。延琳逃进城中,挖掘很深
的壕沟而自卫。孝穆(率兵)包围他们,筑起双重城墙,建起瞭望楼,
使城内外不能互相联系,城中的人撤房屋以烧火做饭。延琳的大将杨
详世等人擒拿着延琳来投降,辽东就全部被平定了。(孝穆)改任东京
留守。他处理政事务求宽松简约,安抚并招纳流亡的人,那里的百姓
感到十分安定。
重熙六年,(孝穆)被进封为吴国王,担任北院枢密使。八年,
上表请求登记天下户口以平均徭役,(皇上)听从了这建议。从此征收
赋税渐渐平均了,百姓十分高兴。九年,转任楚王。当时天下太平,
人口增殖,皇上又年富力强,激昂地有了向南进伐之意向。群臣大多
顺从皇上的旨意。孝穆劝谏说:“从前太祖向南征伐,以无功而结束。
皇上的车驾刚刚回来,(南方的宋人)反过来攻打我们。从那以后兵祸
连续二十多年,仅仅能够讲和,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南北互相通好。
现在国家与从前相比,虽说富强了,但是功臣、老将大多已经过世。
而且宋人没有罪过,陛下不应该放弃先帝订立的盟约。”当时皇上的主
意已定,奏书上达没有回音。(孝穆)就以年纪老迈为借口请求辞官回
乡,没被批准。十一,再次担任北院枢密使,改到齐国做王。
孝穆虽然是皇后的之亲戚,职位越高(内心)越是担忧。太后有
所赏赐,总是推辞不接受。妻子儿女也没有傲慢的脸色。与人交往,
始终如一。所举荐选拔的都是忠诚正直的人。曾经对人说:“枢密选拔
贤能的人而任用,什么事不能成功?如果亲自去处理那些琐碎的事,
那么大事就被耽搁了。”从萧合卓因为有做官的才能被任用,那以后就
转失了效果,不懂得关系大局的道理。孝穆感叹说:“不能够移风易俗,
苟且地在高位上过活,臣子的职分像这样吗?”时人称孝穆为“国宝臣”,
把他所著的文集命名为《宝老集》。
17、作文
【例文】他真“狠心”
老爸说:“让她哭,哭完了自己知道爬起来。”
老爸对我狠,这是扎根在我脑袋里许久的观念。小时候学走路,
老爸老妈蹲在旁边看着。一个不小心摔倒在地的我哭得极其凄惨,末
了还在地上滚两圈,可就是没有人来扶。就因为老爸那句话,“让她哭,
让她滚,闹够了自己就停了。”我的童年过得极其凄惨。从我脚上那些
有故事的疤就可以看出,全是摔的。背着书包的时候,看见有学步的
小孩刚摔倒,就被一旁的父母抱起来哄上半天。想到我爸,心里有点
酸酸的,小堵,却也不垒是不自在,因为那时心里在想:“哭什么哭,
娇气得很,我小时候哪有这样!”若有人看到我的神情,那表情肯定比超
人还神气!
老爸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都长这么大了,该省点儿心了。”
老爸还是很狠心,当我背着十多斤的小书包一个人在人行道上,
看着其他小孩坐车的坐车,家长背着的背着,我羡慕地看着他们,有
一种“热闹都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的落寞。不过,这也让我有了神
气的资本。每每听到幺儿说要抱,要坐车,我都悄无声息地靠近,再
昂首淡定走过。便听叔叔阿姨在身后传来的声音,“看,小姐姐都自己
走”,“看小妹妹才多小的个儿,你怎么就不听话!”这方法,屡试不爽,
也满足了当时小小的我的小小虚荣心,我都能自己背书包,你们,哼!
清风,明月,大马路……老爸同我走在清静的工业区大道上。我
总想他同我说些什么.可不知从何而来的沉默一直在捣鬼。我嘻嘻哈
哈同小狗追逐,看着老爸在后面笑,有些不是滋味。并排走到一起,
老爸开了口,“又要高考了吧。”我心虚地笑了下,明知他用的陈述句还
“嗯”了一声当作回答。老爸接下来的话差点让我哭出来:
“幺女,又辛苦了一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清楚,不需要我再说
些啥子了。”
我想哭,当老爸明白我的辛苦与努力;我想哭,当老爸不再有什
么话想说的了。我想哭,是因为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这十八年来
我爸有多狠就有多疼我!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老爸让我明白,人,要学会自立,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探索这个
世界,去适应这个世界。老爸他狠心,让我自立;老爸他真狠,让我
自己站起来,去拥抱,去迎接过这个世界。
他真仗义
英雄最重要的不是侠气,而是义气。吾第五任同桌,乃真英雄也.
此人“书痴公子”一枚,一个国字脸,一对浓密乌黑的眉毛,加上淡蓝色
的眸子和整日讲天文地理的嘴,倒也比例均匀。
此人爱读书、幽默风趣且常常仗义相助。
就拿我来啊说吧!我就曾受过他的“拔刀相助”哩!
依稀记得那是一个飘着毛毛细雨的上午,考试在激烈的进行着,
同学们争分夺秒,埋头书写,监考老师报着时间,还剩十五分钟,我
为自己暗暗捏了一把汗,终于,在倒数十分钟内做完了卷子,看了看
手表,还剩两分钟,我耐心的等待着哨子声的响起,可无意中一瞟,
一道错题“暴露无遗”,我心中一紧,暗道糟糕,完了,只有一分钟了!
我连忙向他发出“求救信号”,岂料,天不如人愿,他也没带。但他并没
有放弃,而是又托人借胶带,好一番波折才借到胶带。啊!还剩二十
秒了,我顾不得道谢,连忙纠错,刚改完,一阵急促的铃声便立马响
起,我长呼一口气,放松下来,将胶带还与他手,连声道谢,他却咯
咯傻笑一声,脸红着幽默道:“小弟,大恩不言谢,吾借于你胶带,帮你
解燃眉之急,望日后你也帮吾排忧解难啊!”看着他发光的红脸蛋,我
想到了义薄云天的关二爷,??
他的仗义不仅仅是对兄弟,为女同学也仗义执言。他曾“怒发冲
冠为红颜”。学期结束,班上就一个女生是否团结同学,能不能评为优
秀班干的问题上,有同学给那女生小鞋穿。只见他“腾地”从男生中站
篇二:成语解释及出处
1郑重其事
释义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
真。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
后方进门。”
2足智多谋
释义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富有智慧,
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
折:“此人足智多谋,可与共事。
3智周万物
释义天下万物无所不知。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周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4正直无私
释义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出处《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
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
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5正正之旗
释义正正:整齐。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
出处《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6自知之
明
释义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
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出处《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7振振有辞
释义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出处清?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
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
8正中下怀
释义正合自己的心意。
出处《后汉书?刘玄传》:“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9沾沾自喜释义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出处《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10捉贼捉赃
释义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出处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脏,捉捉双。?
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11至死靡它
释义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
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出处《诗经?鄘风?柏舟》:“之
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12炙手可热
释义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
接近。
出处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13终身大事
释义终身:一生。关系一辈子的大事情,多指婚姻。出处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时间凭着两局赌赛,偶尔亏输,便
要认起真来,草草送了终身大事,岂不可羞。”
14郑人争年
释义年:年龄。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无根据,又无意义。出处《韩
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
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
15知人善任
释义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
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出处汉?班彪《王命论》:“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
功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
人善任使。”
16醉生梦死
释义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出处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
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17著书立说
释义立:创立、提出;说:主张,学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
的主张和学说。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将南京元武湖赐与
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18再生父母
释义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出处《元史?
乌古孙泽传》:“是吾民复生之父母也。”19壮士解腕
释义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
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泰传》:
“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20知书达礼
释义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出处元?
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
遭谈论。”
21蛛丝马迹
释义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
以查出马的去向。
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出处清?王家贲《别
雅序》:“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凝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
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
篇三:大学语文2
2010年大学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部分:(20分)
(一)填空补足成语:(5分,每空1分)
黄()一梦杯水车()相()以沫
相得益()()木求鱼
(二)修改病句:(5分,每句1分)
1.他大哥还不是跟他一样,更怕老婆。
2.我们终于把意见一致了。
3.我到书店转了半天,最后只买了一本大学语文书籍。
4.自从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以后,很快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5.四月的西安,是繁花似锦、气候宜人的季节。
(三)解释下面划线词语的意义:(10分,每处1分)
1.凡入学以齿
2.千里共婵娟
3.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4.月照花林皆似霰
5.帝高阳之苗裔兮
6.大人世及以为礼
7.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8.五岳寻仙不辞远
二.文学常识部分(20分)
(一)默写《大同》之“天下为公”一段。(10分)
(二)选择填空(10分,每空1分)
1.《左传》是一部()
A、编年体史书B、国别体史书C、通史D、纪传体史书
2.《红楼梦》是其作者蛰居北京西山时创作的,作者生前完成了
()
A、70回B、80回C、100回D、120回
3.“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作者是()
A、但丁B、歌德C、雪莱D、普希金
4.“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瞋”中的“丞相”是()
A、张九龄B、房玄龄C、姚崇D、杨国忠
5.《漱玉词》是下列哪位词人的词集()
A、秦观B、柳永C、李清照D、晏几道
6.20世纪50年代以“精通叙事艺术”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是()
A、马克·吐温B、海明威C、卡夫卡D、川端康成
7.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诗人”,海涅称为“世界的一面镜子”的作
家是
()
A、荷马B、但丁C、席勒D、歌德
8.徐志摩是我国现代哪一诗歌流派的代表()
A、新月派B、象征派C、现代派D、九叶诗派
9.现代中国,以其对文学真挚朴实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
文坛上自成一家的作家是()
A、张爱玲B、巴金C、鲁迅D、周作人
10.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不包括下面的()
A、《哈姆莱特》B、《李尔王》C、《奥赛罗》D、《罗密欧与朱丽
叶》
三.阅读理解部分(20分,每题1O分)
(一)阅读题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1.这段文字出自哪里?是用以表现什么的?(3分)
2.解释这段文字的意思。(3分)
3、对这段文字以及相关的内容作出评析。(4分)
(二)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
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
明湖青黛光。金阙
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
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
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
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
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
卢敖游太清。
1.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指出诗中所运用的典故。(3分)
3.这是一首格律诗吗?说明这首诗用韵的特点。(3分)
四、写作部分(40分)
要求:1、不限文体(除诗歌外)2、字数不少于800字
字迹清楚
题目:《我的大学》3、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