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开卷未必有益的3个事例100字

更新时间:2023-01-24 12:30:54 人在看 0条评论

开卷未必有益的3个事例100字


2023年1月24日发(作者:英语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

开卷未必有益初中作文六篇

1开卷必有益

自古以来,“书”是名人成功的梯子,开卷是成功的第一步。

三国时吕蒙大将军也因多读兵书,从大老粗变为了军事大将军。难道

开卷就真的有益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

通常书越读越多知识就越广。如果把“书”看作一个贬义词,

如“黄色书”,那么这个开卷就是大错特错,开卷就是有害无益。再

则,书上的东西不可全信。如果你买到盗版书或乱编乱谈的书,你开

卷看的那么也是有害无益的书了。

再说说对书的知识理解吧!书上知识理解对了,那将终身受益,

理解错了,那将终身受害。“益”“害”看似无关,在生活中却无不

息息相关。

对于开卷,开卷是好书乃有益为,开卷是坏书获人心的乃有害。

有害有益,那么就是未必有益。其实,开卷就要开好的书,做一个好

的开始。书就要看有科学性、权威性、有重大意义的书,只有这样才

没有浪费青春,浪费您的人生。

2开卷未必有益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

不健康反而有害。

今天上午陈老师穿着一条花裙子洋气地走进教室,说要玩辩论

赛,正方是开卷有益反方是开卷未必有益。我门欢快地欢呼起来。展

开了一场激战。

你们猜谁是第一个发言当然是我这个小英雄喽。老师说剪刀石

布谁赢谁先发言结果我赢了,哈哈哈哈。

我全装武备向我的对手姜鸿示、威,准备给她一击来个开响炮。

“砰”我激动地说了起来:“我觉的开卷未必有益,因为现代森么书

都有,成年人的书几乎每个书店都有,小孩子看了不健康的书,心里

会不健康。”啪啪啪,掌声响了起来,老师在黑板划了一横代表一分。

这时,对手姜鸿反了一击:“我觉的开卷有益,因为读书可以让我们

学到知识。”姜鸿用按照常理

为正方助了威得了一分,他门呐喊着,当然我们也不甘落后。

第二回合。姜鸿用她铿锵有力的话说:“读书读书就是遨游天

空的翅膀。”一句优美词句在我耳边响起,得到大家的认同,掌声“哗

啦啦”地响。老师划上一竖代表一分。我也不甘示弱给她一个响天雷。

“我要反驳姜鸿的话,那么读了不健康的书,翅膀会不受控制,会掉

入泥潭无法自拔。”这时,搞得全班哄堂大笑。老师觉得有道理加了

一分

这次的辩论赛让我受益匪浅。书籍是我们精神粮实,书籍是我

们遨游天空的翅膀,书籍是我们通向未来的一盏名灯。书籍是我们的

知心朋友,书籍是我们良师益友。我们要读好书,好读书,多读书。

3开卷未必有益

俄方俄方俄方古人云:“开卷有益。”但仔细一推敲,这种说

法就不完全正确了。世上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书也一

样,如果我们良莠不分,饥不择食,那“开卷有益”这一说就值得深

思了。

开卷未必有益,多读不健康的不良书籍对自己没有益处,反而

会对自己造成伤害。我们儿童如果看了不健康的黄色书,会污染我们

纯洁的心灵。不但如此,如果迷上了坏书,便会走火入魔,有些还会

模仿书中的人,走上犯罪的深渊,把一生都给毁了。当今社会上的一

些犯了罪的的少年,大多都只有15、16岁,就会抢劫、杀人、放火。

这些大多都看了不良商贩的坏书。他们都认为读书就要破万卷,但都

没有下笔如有神,而是进了监狱,所以说开卷未必有益。

开卷未必有益,多看书会对视力有一定的影响。比如说我家旁

边有一个小男孩,非常喜欢看书,懂得许多知识,被大家称为“小博

士”,但他小小年纪,就已经戴上了400多度的眼镜了。这都是因为

长时间看书让眼睛太过疲劳所造成的。他这样实在太可惜了。所以说,

开卷未必有益。

开卷未必有益,在不适宜的时间里看书没有好处。我们班有位

同学最近喜欢上了一本恐怖小说,翻了几页就被书中的情节迷上了。

之后,下课的时间也不出去玩了,就看那本书,渐渐地,竟在美术课、

音乐课的时候也在抽屉里通通的看。作业拖拖拉拉的,字写得轻飘飘

的,很难看。如果他不即使悬崖勒马,放弃看那本书,会造成怎样的

后果呢?谁也不知道。一本小说的吸引力就有这么大。可见,开卷有

益的说法显然是不完全正确的。

其实,开卷是否有益这个问题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如

果对所有的书,不论好书坏书都感兴趣的话,那开卷就不一定有益了。

4开卷未必有益

开卷未必有益包含两层,一层是开卷不一定有益;另一层是开

卷也不一定没益。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看书有益。”但是,仔细一推敲,这

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如果我们对每一本书都感到兴趣,那“开卷有

益”也就未必有益了。

现在的同学可能都喜欢看武侠、言情只类的小说、书刊,有时

会达到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程度,他们一旦看迷了书,便会走火入

魔,那他们上课一心只想着书,没心思学习,成绩就会一落千丈。还

有些人被书中的一些情节所吸引,模仿书中的人物,有时还会走向犯

罪的道路。这不是看书害了自己吗?这只是“开卷未必有益”中包含

的第一层:开卷不一定有益。还有第二层。

二就是,我们看书,要有选择。那些不健康、对我们没有多大

帮助的书,就不要看。要看书,就看一些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对我

们学习、生活中都有帮助的书。这样的书就是好书,只有看好书,就

不会毁了自己。有人把书比作了朋友,看好书,就是交好朋友,才会

进步;则看不好的书,当然是交不好的人作朋友,那样你就会退步。

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只有看好书才会对你有益。因此,

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我真心的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有选择的

看书。而不要因为看错了一本书,将自己引入歧途,毁了自己的一生。

所以我认为开卷未必有益。诚然,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

冶性情,修养身心,但“开卷”只是“有益”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

分条件。

5开卷未必有益

“开卷有益”,最早出自宋太宗。据史载:“太宗日阅《御览》

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宋太宗的开卷,系指读《太平御览》。此书乃宋太宗为从历代治乱盛

衰中吸取长治久安之良计,下令用近7年时间而编出的,该书引用历

代书籍1690多种,围绕巩固宋朝之统治作了严格的取舍,故宋太

宗的“开卷”自然“有益”也。

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那些好书可以拓宽我们

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可是,那些不适合我们的书刊却能毒害我

们的心灵,把我们引上一条不归之路。

目前,罪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据官方不完全统计,受黄色等

不良文化的侵蚀而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一半。

有一名少年犯温某某,16岁时看了很多港台警、匪枪战片和武侠小

说,对其中“老大”的哥们一起很羡慕,总想拉几个人,组成团伙,

占领一条街,称王称霸。一次竟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被判四年徒刑。

由此,可以看出不良书刊、影像对我们的影响之大。

英国作家菲尔丁说过,“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

会把你戕害。”如果片面理解“开卷有益”,认为一切书都读,而不

作选择、不问内容,是完全错误的。我认为,要开卷,就要选择一些

适合自己的好书来阅读,否则,见什么读什么,那就不一定开卷有益

了。因此,开卷未必都是有益的,只有有选择性地阅读,才能真正做

到“开卷有益”。

6开卷未必有益

历来,人们都提倡多读书。宋太祖曾经说过“开卷有益,朕不

以为劳也。”从此“开卷有益”便成为一个成语流传下来。但仔细一

推敲,“开卷有益”这种说法也不免有些含混笼统。

首先,世界上既存在真。善。美,同时,也就会有假。恶。丑。

书也不例外。如果我们良莠不分,饥不择食,那“开卷有益”之说就

值得深思了。尤其在今天这种经济年代,一些书店为了赚钱,常常出

售一些武侠,言情之类的书,甚至一些黄色,下流,低级的很不健康

的书刊也随处可见。毕竟我们现在还小,辨别能力不强,而好奇心却

很强,再加之一些不健康的书刊诱惑力很强,一些青少年正是抵御不

了诱惑而走火入魔,一旦进入“角色”便恍恍惚惚,无心上课,甚至

荒废了学业。更有甚者,由于受那些黄色书刊的熏染诱惑,年纪轻轻

就走上犯罪道路。他们看书可谓“破万卷”吧!然而,非但没有“下

笔如有神”,反而进了大牢,还不知错在哪里。所以,我认为”开卷

未必有益!”

其次,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只去读书而不去思考。孔子曾曰:“学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家都知道“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吧。

赵括虽然从小熟读兵法,兵书倒背如流,但是他只知道照搬书本,却

不去思考,不知道怎样灵活运用。长平之战大败,部下四十万人全部

被俘,自己也落得被秦军射杀的悲惨结局。所以说,如果一个人只会

读书,不会思考,开卷也未必有益。

所以,我认为开卷未必有益。只有读好书、善读书的人才能获

益多多。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8-138447-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1-24 12:30:54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