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综合症有哪些危害
2023年1月19日发(作者:2021小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1篇))
教育总结正面应对孩子“假期综合症”
教育总结正面应对孩子的“假期综合症”每每寒假后、“五一”
节假、清明节假结束,幼儿园陆续开学了,有些孩子因为不想上幼儿
园又开始哭闹,假期综合征似乎成了一种“流行病”,让家长们头疼
不已.“五一”小长假后的几周后的一个早晨,我刚走进园门,忽然听
到身后传来一阵“我不去,我不去”的哭闹声,是哪个孩子呢?回头一
看,原来是班里的夕夕.她哭得像个泪人,双手死死地拽着妈妈的衣服.
夕夕是一个性格较为内向的女孩子.小班刚入学的时候也是经历了一段
漫长的适应期,其实看着大大咧咧的她很多时候都是静静地坐在角落
里,似乎也没有什么好朋友;但进入中班的她慢慢地活泼开朗起来,也
有了自己好朋友,上课的时候还能举手回答问题呢!不知是不是因为假
期综合征的原因而哭闹,于是我上前询问,妈妈无奈地说:“不知怎
么回事,最近这些天她在家总是说不想上幼儿园.”“可夕夕在幼儿园
表现很好呀,和小朋友也相处得挺好,只是午睡时在床上翻来覆去,
总想去厕所……”见我和妈妈在一旁说话,夕夕的哭声渐渐小了.我笑
着对他说:“夕夕,咱们先到教室里去,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咱们慢慢
说,好吗?”夕夕这才和我回到了班上.于是,连着几天我对夕夕进行了
仔细观察,发现午睡时她想上厕所的情况更明显了,由以前的几次逐
渐发展到差不多10分钟就要上一次.班里的另一位老师也说她看午睡时
也有这样的情况,但老师以为她是想逃避午睡,所以好几次都没有准
许.我想不能任由事情这样发展下去了,孩子在家午睡也有这样的现象
吗?于是我同夕夕的妈妈进行了交流.原来夕夕在家午睡时要抱着自己的
巧虎毛绒玩具才能很快入睡,加之受假期综合征的影响,更加不想上
幼儿园.在幼儿园里没有了毛绒玩具,她觉得很不安,因此就频繁地想
小便.但由于老师的不理解,孩子心理上更得不到安抚,便形成了恶性
循环,害怕午睡,甚至害怕上幼儿园.探寻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很多
孩子在1~3岁时会出现恋物现象,这和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关.父母,尤
其是母亲,往往是孩子的第一依恋对象.但很多母亲因为要重返工作岗
位.不能一直陪伴孩子,这时孩子本能地从其他人或物品中寻找新的安
全感,就出现了对物体的依恋.一般来说,孩子依恋的是一些柔软的物
品,如小毯子、棉被、枕头、布娃娃或其他绒布小动物等等.孩子从熟
悉的环境到了陌生的环境,安全感缺失,依恋物上熟悉的气味和触感
类似于亲人的抚摸、拥抱,能够安抚他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对于夕夕来
说,自己的这种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就用哭闹、不上幼儿园的方式
来表达.而从家长处了解到,平时只要夕夕一哭闹家人就会满足,这是
对孩子行为的一种强化.加之在幼儿园老师对夕夕的关注度不够,因此
夕夕和老师还没有建立起很好的依恋关系.如何转移孩子恋物的行为?
对某些物品产生依恋是孩子心理发展中比较正常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
认识能力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这种行为会逐渐被更为成熟的行为取
代.只要情绪、行为等发展正常,这种依恋对孩子发展并不会产生严重
影响.但如果表现出过度行为,应该怎么办呢?⒈接纳孩子对安慰物的
依赖行为不要刻意限制孩子,因为这会更多地强化他的行为,不仅于
事无补,还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在了解到夕夕的心理需求后,我们请
她把家里的毛绒玩具带到幼儿园,以减轻她的紧张焦虑.情况有一些好
转之后,试着让夕夕尝试拿掉小毛绒玩具独立入睡,起初可以允许夕
夕睡不着躺着只要不说话就行,慢慢适应拿走毛绒玩具入睡.在此期间,
班里的老师与夕夕经常进行个别交流,给予她更多的关爱,以建立亲
密友好的师幼关系.⒉重在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很多时候,父母忙于工作
而疏忽了对孩子的关照,尤其是对心理和情感需要的满足,才导致了
孩子对某些物品产生如此的依恋.由于假期重返幼儿园,孩子面临分离
焦虑,家长应对孩子有更多的耐心,给他更多的情感满足.健康的亲子
关系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另外夕夕家里还有一格
小弟弟,在二胎关系上家长也要找到平衡点.为此我们向夕夕的妈妈提
出了一些建议.坚持陪孩子一起入睡,睡前给她唱唱歌、读读书、讲讲
故事,让她感受到家人一直在身边.多让孩子结交朋友,与几个小伙伴
建立固定的关系.给他们提供一起游戏、出行的机会和场所,让他有同
龄人相伴.经常与孩子聊天,尤其是聊聊她担心的事.用浅显生动的语言
和她谈论她担心的事情,如离开家、独自上幼儿园、生病等;也可以和
孩子谈论安慰物带给她的积极感受,使她领悟到自己可以慢慢克服害
怕情绪.给予孩子不断的鼓励.孩子和安慰物分开一小会儿就给予表扬,
且慢慢延长与安慰物的分离时间.经过家园的共同努力,一段时间后夕
夕在午睡方面有了明显好转,由频繁上厕所,到愿意躺在床上闭着眼
睛不说话,逐渐到能与同伴一起按时午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个性化的
需求,当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抵触、对抗、生气、哭闹等
情绪和行为,这需要成人更加细心的关注,同孩子建立可信赖的关系,
从而帮助他重新建立安全感.“假期综合症”就是孩子安全感缺失的表
现,是需要老师细致地去发现,耐心诱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