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谷山旅游风景区
2023年1月18日发(作者:写山川美景的四字词语)
密云游记之黍谷山篇
七月十六日早晨六点半,我们一行三十人,分乘三辆金杯车,浩浩荡荡驶向
密云,开始了我们两天的密云之旅。
密云位于北京东北部,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著名的旅游大县、强县。山川
壮美,人文荟萃,古迹众多,久负盛名。密云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有雾灵
山、云蒙山、黍谷山、云峰山四大名山,我们游玩的第一站,就选择了黍谷山。
黍谷山是燕地的名山,坐落在密云城南8公里的河南寨镇荆栗元村东。黍谷
山又名“黍谷回春”或“黍谷先春”,是密云县的外八景之一。
黍谷山并不远,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就来到了黍谷山的脚下。它是新
近开发的,所以游人并不多。但见此山层峦叠嶂,谷深林茂。沿着石阶向上走,
山间溪水潺潺,如鸣佩环。道旁怪石林立,如虎狼当道。林间飞禽百转长鸣,似
乎在为我们演奏最动听的大自然音乐。路边的紫藤萝、五味子、爬山虎交相缠绕,
有的古藤有碗口粗,皮干如鳞,映山红、杜鹃长势丰茂„„
天空有些阴沉,是一个多云的天气,空气中带有一丝凉意。但因为是在登山,
不一会我们便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几位体态较胖的同伴开始放弃,转身往山
下走,几位带孩子的同伴因为孩子小也表示不再往上爬。
其实我们走了还不到四分之一。我们接着往上走,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头,越
往上山势越险,台阶越陡。等我们翻过四个山头到达山顶时,浑身早已湿透。
山顶上有几棵古树,它们合称为“三松四柏一棵桑”。站在山顶上,凉风袭
来,仿佛自己的胸襟都敞开了,整个身体都融入到了大自然之中。但见群峰竞秀,
草木争荣,路似银蛇,车如游龙,方田万顷,人影憧憧,高风荡心,天地归一,
真是无比的惬意!
稍事休息后决定下山,才发现根本没有路。我们又不想按原路返回,便决定
觅路而下。四周都是一人多高的杂草和荆棘,还有高高矮矮的野酸枣树,一不留
神就会划伤身体。我们一边觅路,一边互相提醒。正走间,眼前出现两条羊肠小
道,似乎都有人走过。正在我们犹豫的时候,耳边忽然传来一声羊叫,循声望去,
一只羊就站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
有羊肯定就有路,我们决定跟着它走。走了不远,果然一条下山的路出现在
我们面前。欣喜之余,大家一直说多亏了“羊导”,要不我们还不知要走多少冤
枉路呢!说来也怪,等我们找到了下山的路,那“羊导”却又返回山顶,大概是
去迎接我们后面的同伴吧!
沿山路盘旋而下,更是曲径通幽。穿林越谷,半山腰一座寺庙呈现在我们眼
前,这就是黍谷山最具价值的西岩寺。寺庙处在群山森林怀抱中,非常优美。这
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庙宇,坐东面西。大殿三间为大雄宝殿,内塑释迦牟尼和十八
罗汉泥像,南北各有三间配殿,内奉弥勒、菩萨、韦陀等,前边三间为天王殿。
大雄宝殿前有3米宽的月台,月台南侧有一颗三搂粗的白果树,枝叶繁茂。月台
前石级两旁各有一眼井,南边的叫“普贤井”,北边的称“文殊井”,两井相距
仅有数米,之水却一苦一甜,相当古怪。在圣庙的南侧有三皇庙,供奉天、地、
人三皇。庙前石桥称“虎溪桥”,桥东泉水流出的水,通过虎溪桥下,常年不断。
泉旁建有龙王庙。在龙王庙和西严寺的后坡上,还分别建有观音庙、回香亭和娘
娘庙等几组古建。庙群周围树藤缠绕,怪石林立,相距虽近,却难登难上。
拾级而下,不久便到了山门。后到山顶的同伴们却已先我们而至,原来他们
路过西岩寺却没有进去,比我们少了一次体会历史、感悟佛法的机会。
黍谷山在北京周边地区并不是很有名,它只是远郊县里的一个不起眼的景
点,海拔只有508.8米,但它因自己的历史、迷人的故事而显得厚重,正是“山
不在高,有仙则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