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格局思维阅读理解
2023年1月17日发(作者:高考一模是全省统一吗)
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幸福
①近日,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冯象先生做客华东政法大学,开讲“AI伦理和法学的危
机”。讲座从前段时间热极一时的AlphaGo与李世石九段的对弈说起。抛开对弈的棋局不论,
仅从人工智能(AI)的角度来看,此次对决就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AlphaGo的设计
是从完全信息博弈的游戏里战胜了人类顶尖棋手。所谓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参与双方都完全了
解规则,并且具备学习规则的能力。这便引发了冯象的兴趣:假如机器在一切规则清晰、任
务明确的工作上都能取代人类的话,那人类社会将如何应对?
②AlphaGo的人工智能运用范围只是围棋。但是,从它展现出的人工智能的潜力来看。
如果类似水平的人工智能可以在通用智能上获得发展,在自然语言上有更为广泛地运用,那
么人工智能或许就不再是被人类所利用的对象,而可能与人类平等共处了。目前人工智能对
自然语言的克服已经有了不小成就,冯象举例说,如清华大学语音与语言实验中心(CSLT)
研发的机器人“薇薇”就已经会作诗,经过中国社科院有关专家评定,“薇薇”通过了“图
灵测试”。通过“图灵测试”意味着人类在语言层面无法分辨人工智能与人类。而“薇薇”
受到最高评价的一首诗,名曰《早梅》:“春信香深雪,冰肌瘦骨绝。梅花不可知,何处东风
约。”专家的点评是:“下字用力,少年人学诗宜如此,然锻炼过甚,终非上善。”由此可见,
“薇薇”作诗已有苦吟的气息。
③那么,当人工智能扩展到其他领域,当它们与人类在操作方面不相上下,甚至超过我
们的时候,人类的生存状况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冯象从他熟悉的法律领域说起。他推测人工
智能将会在法律领域获得广泛运用,这是同人工智能的算法与法律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法
律事务要求规则统一,绝大部分案件信息透明,可以运用明晰的规则做出断案。今天大量的
司法从业者只要遵从法律条例,就能够正确完成工作,而人工智能在不久的将来会游刃有余
地处理此类案件。人类只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此一来,人工智能便从自然科学领域冲击了现有的法学人员结构,甚至会影响到大
学的法律专业。更重要的是,未来的法律争论都需要借助人工智能理清思路,就像我们今天
的行政管理不能离开电脑一样。法学必须要变革的危机时刻即将到来。人类究竟是选择与机
器合作,还是选择让机器彻底地自动化,以至于人类完全不用操心这件事情?
⑤这种担心是不是过早了呢,或者想象力过于丰富了?其实不然,写作《资本论》时期
的马克思曾经写过有关机器问题的笔记,他在19世纪就从经济学与哲学的视角分析了机器
能够解放劳动力的可能性。在他的基本判断中,进入生产领域的机器最为重要的贡献是将劳
动力从工作中解放出来,生产资料的生产不再由人来完成,而是由机器来完成。于是,人类
将在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同时,获得巨大的闲暇时间。
⑥在不久的未来,当人机相处就像现在人与人之间相处这样平常的时候,人与机器之间
的交往规则,也一定同人与人之间一样,需要伦理与法律的规范。人类交往的伦理意义是,
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套文明传统的支撑,语言、习俗、禁忌等等都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
提供了伦理依据。
⑦一旦具有全面克服自然语言的机器人广泛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并在社会生活中与人
类广泛协作,那么人机关系就将从目前的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进发为日常交往行为。人机
交往将和人际交往一样,成为人类社会的常态。今天人类提前设想人和机器的伦理与法律关
系并非多虑,要知道时至今日,哲学、伦理学与社会理论仍在研究社会内部宽泛的合理性,
研究规范行为、表达行为等等人类实践如何真正在共识中建立交往实践,避免误解与冲突。
⑧冯象提到,人类可以继续讨论究竟以何种方式制定人机相处的原则,首要考虑人的价
值,以及支撑着人类价值的现代文明制度。就现有情况来看,人类社会面临着几项无可争议
的前提事实:(1)人工智能逐步取代劳动力之后,大量劳动力将失去工作机会,转向依靠由
人工智能创造出的社会福利才能生活;(2)建立公平公正的福利社会已成为人人向往的共识,
发达国家必须无限提高福利水平;然而,就今天发生在欧洲的难民危机来看,人类社会现有
的私有制及其理念尚无法兼容人类自身的问题,前往欧洲的难民在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难以
找到合适的工作,欧洲社会一方面出于人道主义理念不得不接收难民,另一方面也为难民在
现有社会秩序与经济结构中的安置大伤脑筋。最终,人类的现代文明制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
尊重人的价值、服务于人的价值,不仅是当前的难题,也将是来来的难题。
⑨冯象认为,人的问题就是有关幸福的问题。他引用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最后部分
有关第七天的讨论作结,“第七日,创世结束,上帝歇工。他为第七日赐福,定为圣日。因
为在这一天上帝完成了创世,休息了。”“那时候我们会充满和洋溢着福泽与神圣,我们将会
休息。”冯象说,第七日一定要属于人类,这意味着人类未来的命运一定是要属人的。人与
机器的和谐共处,无论具体上如何实现,最终人们一定要在与人工智能共存的未来,获得属
于人性的幸福。
3.第②段画线词“苦吟”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根据上下文在第③段的横线处补上恰当的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第⑧、⑨段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人类还不能完全尊重人的价值,这是文明社会面临的难题。
B.人机相处的原则首先要考虑人的价值以及现代文明制度。
C.欧洲难民危机是人类现有的社会秩序与人类价值观的矛盾。
D.不管人机以何种方式相处,人类最终会获得人性的幸福。
6.根据文意,分析马克思和冯象是怎样从不同的视角认知“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关系。(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是一则新闻事件,请根据本文的观点加以评析。(4分)
在2018年3月27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表示,“中
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开放,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他们就愿意这么做。”百度
选择在脸书因泄露用户信息而焦头烂额之际说出这样的话,让人意外。而人们最害怕的,不
是李彦宏说了错话,而是他说了真话,是科技巨头对用户核心利益的熟视无睹,成为一种脱
口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机器人“薇薇”在诗歌创作上对每个字词进行仔细推敲/殚精竭虑。(2分)
4.人类只需要在信息不充分、规则不明确、需要因人而异的复杂案件中发挥自己的才能(3
分)
5.C(3分)
6.马克思从经济学和哲学的视角认为机器将取代生产资料的生产,解放劳动力;冯象从法
律与伦理格局视角来探讨人机相处的原则。(4分)
7.李彦宏认为公司的利益可以超越用户的隐私权,这就带来了科技伦理与科技垄断的思考。
高科技公司不是生活在道德真空,如果这些公司无视现有法律或人类道德准则制约,他们的
产品一旦被犯罪分子或恐怖分子获取,那么这些科技公司将成为他们的帮凶。如果没有相应
的规则和科技伦理出现,科技最终就会变成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最终受害者仍然是人类。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