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区教研课教案

更新时间:2023-08-19 21:53:36 人在看 0条评论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区教研课教案

2023年8月19日发(作者:说好的幸福呢歌词)

卡帮手-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闻、名、景、区”等15个生字和“都”1个多音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南、些、巨、每”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正确识记本课生字及书写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赏析优美词句,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今年暑假都去哪里旅游了?(学生交流)。老师也喜欢旅游,今年暑假我就去了我们山东省的青岛市。在那里我感受到了八大关的静谧,领略了青岛教堂的神秘,体验了金沙滩的欢乐。旅游,给人美的享受,旅游给人的感觉太棒了!既然同学们都喜欢旅游,那么今天就跟老师去黄山看奇石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好,就让我们到文中去答案吧。

4.播放《黄山奇石》视.频,让学生对黄山风景特别是黄山奇石形成初步的印象。

二、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通过拼读音节读正确。

2.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

4.检查读书情况。

出示生字词,多种方式读。读好多音字。

闻(闻名)(闻一闻) 名(著名)(姓名)

景(景区)(景) 区(区别)(区分)

省(节省)(省力) 部(部分)(南部)

秀(秀美)(秀丽) 神(神奇)(神气)

尤(尤为)(尤其) 其(其实)(其他)

仙(神仙)(仙山) 巨(巨人)(巨大)

位(位子)(座位) 著(著名)(著书)

形(形象)(形状) 都

(1)、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词。

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及时指导。正因长句子。

三、理解课文,感受奇石

1.刚才同学们都认真读了课文,老师想问你,你都记住了文章中主要介绍的哪些奇石。

出示图片,让我们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

同学们,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对他们的描写?学生交流。

学生讨论,把它们在文中标出来。学生回答。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朗读第二自然段。

(2)、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仙桃石)它是什么样子的,请看图片,用自己的话描绘。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第三自然段

(2)、看图理解“陡峭”的含义。

(3)、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猴子观海)它是什么样子的?

注意:作者用了几个表示动作的词来形容,并表演其动作。

(4)、请看图片,请用自己的话描绘。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朗读第四自然段

(2)、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仙人指路)它是什么样子的,请看图片,用自己的话描绘。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朗读第五自然段。

(2)、这段介绍了什么奇石?(金鸡叫天都)它是什么样子的,请用自己的话描绘。

6.通过刚才的读书交流你感受到这些奇石的什么特点?(板书 神奇有趣)

7.练习感情朗读。请通过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受展示给大家吧。

8.作者是从哪方面来介绍奇石的?(样子 形状)

这些岩石的形状很奇怪,用书中的哪个词来说?(板书 奇形怪状)。

过渡:山上这样的奇石多不多?

9.请同学们读最后一自然段,想象这些奇石的样子。

过渡:这些奇石生存在哪座山上(黄山)

古人曾这样赞美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的景如何呢?哪个自然段进行了描写。同学们读第一自然段。

读了这这段文字。黄山的景怎样?说说你的感受。用文中的词语赞美黄山。(秀丽神奇)让我们带着对它的赞美之情读第一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黄山美景,了解了山上奇石。这样的美景,这样的奇石,我们不仅要看在眼里,还要记在心里,印在脑海里。就让我们下节课把课文背下来好不好?

五、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指生认读并组词。

2.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占格。

3.师板书并讲解书写要领,生书空笔顺。

巨:横,横折,横,竖折

每:撇 横 竖折 横折钩 点 横 点

4.生描红仿写。

5.展示评价。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在田字格里正确熟练地书写生字: 南、些、巨、每

板书设计:

9.黄山奇石

神奇有趣

奇形怪状

黄山奇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闻、名”等15个字,正确书写“南、些”2个字。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图文对照等方法,理解并积累“石盘、陡峭、一动不动”等词语。

2.运用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等多种形式朗读,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3.通过看图介绍、借助关键词介绍、情境介绍等方式,背诵第2~3自然段,初步体会连句成段的有序表达。

教学重点:

1.认识“闻、名”等15个字,正确书写“南、些”2个字。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图文对照等方法,理解并积累“石盘、陡峭、一动不动”等词语。

2.运用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等多种形式朗读,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介绍、借助关键词介绍、情境介绍等方式,背诵第2~3自然段,初步体会连句成段的有序表达。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词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感知题目中的“奇”

1.导入:看图,介绍黄山风景区。

教师:黄山有四绝,云海、奇松、温泉和怪石,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前来旅行呢!今天让我们跟着课文去旅行,就去看看那黄山的奇石。(板书课题。)

2.解“奇”。教师:“奇”是什么意思?(奇怪、奇特、神奇、奇妙…)

3.读题。教师:带着对“奇”的理解,读读课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感受“名字奇”

1.初读课文。

过渡:作者介绍了哪些奇石呢?让我们读一读课文吧!出示自读要求: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呢?请把它们的名称圈一圈。 2.关注词语,书写生字第一组词语:中外闻名、风景区、安徽省、南部、秀丽神

奇、尤其

(1)引导读准。关注“名、景、省”都是后鼻音。

(2)放入句子中读一读。

(3)书写生字:南、些。

①仔细观察。发现相同点:都是上下结构;发现不同点:

南”字上短下长,“些”字上长下短。

②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③学生书写,反馈评价。

第二组词语:陡峭、翻滚、金光闪闪、奇形怪状。

(1)引导读准。

(2)变成短语读一读: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金光闪闪的雄鸡、奇形怪状的岩石。

3.感知:奇石名字的“奇”。

(1)交流:圈出的奇石的名字。

预设1:课文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板贴名称。)

预设2:还有“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

(2)发现: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有什么特点?

预设1:这些石头的名字很有趣。

预设2:许多名字跟动物有关。

预设3:很多名字都跟“仙”有关呢!

教师引导朗读:是啊,黄山“奇石”的名字取得多有趣、多神奇!“仙桃”“仙人”“仙女”都来了,“猴子”“狮子”“金鸡”也在黄山聚会啦。(识记生字:仙。)学生齐读奇石的名字。

三、朗读语段,感受“样子奇”

过渡:黄山奇石的名字有趣、神奇,作者写得也妙趣横生呢!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仙桃石”。

1.学习第2自然段“仙桃石”。 (1)学生读第2自然段。

(2)交流:说说从哪里感受到了“仙桃石”的奇特。

预设1:形状像个大桃子特别神奇。

教师:好像一个大桃子,这块石头真是奇特!

(板书:好像。)

预设2:桃子从天上飞下来,很神奇

教师:大石头居然能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下来,刚刚落在石盘上,真是太不可思议了!(随机板书:飞、落。)

预设3:山顶上居然有一个大石盘,真有意思!

图文对照,理解词语:石盘

(3)梳理句序:这段话先介绍奇石的名字,再说说它的形状,多有条理。教师指着板书梳理,师生合作读。

(4)介绍“仙桃石”,积累语段。

①借助板书介绍。先自己练一练,再进行介绍

②创设情境介绍。

教师:有位小朋友叫文文,她第一次来到黄山,就被这些奇石吸引了。走啊走啊,哟,看到那个山头上的一块大石头很奇特,它叫什么名字呢?请你给他介绍介绍吧。

学生介绍,评价。

2.学习第3自然段“猴子观海

(1)创设情境,引出语段。教师:一边走一边看,文文又看到了一块有趣的大石头,瞧,在那边呢!(出示图片。)

(2)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出示第3自然段。)

请同学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画面。

(3)交流画面,朗读提升。

预设:我仿佛看到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①联系生活理解词语:陡峭。教师:你觉得“陡峭的山峰”指的是什么样的山峰?可以在图中指一指,也可以联系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②想象画面,读好第一句。

预设:我仿佛看到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呢 ①引导圈画动词(板书:抱、蹲、望),做动作理解“一动不动”。

②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翻滚的云海”。教师:猴子怎么能望到翻滚的云海呢?引导学生发现:因为猴子在陡峭的山峰,从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从飞机上看到的云一样,像大海的波涛上下翻滚呢。

③做做动作,读好第二句。

(4)梳理句序:这段话先介绍奇石的位置,再介绍奇石的样子,最后介绍奇石的名称。不仅有趣,也很有条理呢!

(5)男女生合作读。

(6)创设情境,介绍“猴子观海”

教师:文文旅行结束回到学校,她的同学都很好奇,“猴子观海”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你是文文,你会怎么介绍呢?

①学生自主练习。(引导:遇到困难时可以借助板书,也可以借助图片。)

②尝试介绍给伙伴听。

四、小结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感受了“仙桃石”“猴子观海”的奇特之处。回去试着背诵第2~3自然段,也给家里人介绍一下。

9岁孩子肚子疼不给碰-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2-494188-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08-19 21:53:36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