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中考临门一脚模拟考试化学试 ...
2023年10月20日发(作者:人教版语文电子课本)
藏秘三宝是真的假的-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中考临门一脚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今年以来,南昌频上热搜,古都南昌跻身“新晋网红城市”下列城市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A.音乐喷泉 B.燃放烟花 C.激光照射 D.轮船夜游
2.昭通正在创建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城区通常在适当位置都放置有四类垃圾箱,标识如图。下列垃圾应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箱内的是
A.废弃口罩
C.剩菜剩饭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A.石墨质软——用作电池的电极材料
B.废旧书报
D.废旧电池
B.氦气密度小于空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食物保护气
D.干冰易升华——用于人工降雨
4.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金属都呈银白
B.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C.为了增加金属产量,大量开采金属矿物
D.金属的回收利用,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溶解 B.加热
试卷第1页,共8页 C.测pH D.稀释
6.若用小球表示原子,则分子模型A.Fe B.H2
可用于表示
C.CO2 D.NH3
7.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对下列诗词隐含的化学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
B.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
D.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锤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后变成钢
8.2022年4月29日《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共有两种氧化物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反应中甲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
9.学习化学要用化学观念认识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变化与守恒:依据X2O22CO22H2O可知,X是C2H4O
B.模型与推理:酸溶液都有H,所以含有H都是酸
C.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其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实验与探究:证明CuO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只需验证CuO能加快反应速率
10.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关量之间关系的是
A.
B.
试卷第2页,共8页 C.
D.
二、选择填充题
11.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石灰水形成白膜
B.动植物呼吸
C.碳酸分解
D.
12.如图为硝酸钾和硫酸铜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CuSO4大
B.KNO3溶解度比CuSO4大
C.除掉KNO3中的CuSO4可用溶解、过滤、蒸发提纯
D.配制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CuSO4和KNO3的饱和溶液,需控制的条件是
13.下列选项中,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实验目的
项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A
溶液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加入过量的铁屑,过滤
称取3.0gNaCl,加入50.0mL水使之溶解
实验方案
B
鉴别CH4和H2
C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杂质
检验NaCl溶液是否含Na2SO4
D
试卷第3页,共8页 三、填空题
14.云南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中蕴含着不少化学知识
(1)“围炉煮茶”是一种源自云南“火塘烤茶”的休闲方式、点上炭火,架上铁网、煮一壶茶,摆上桔子、玉米,花生等食材
∶“围炉煮茶”所用食材,烤后皮呈黑的原因是食材中含有
元素(填元素名称)。食用桔子,能为人体提供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
。
∶“围炉煮茶”过程中,炭燃烧不充分。可能会产生一氧化碳而导致煤气中毒。但是一氧化碳在金属的冶炼中有重要作用。因为一氧化碳具有
性。
(2)楚雄是云南省水晶石的主要产地之一,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标出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如图是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该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同时还能得到的另一条信息是
。
15.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中国元素众多,惊艳了全世界。
(1)“中国智造”的宇通新能源车为世界杯交通主力。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填序号)
A.太阳能 B.天然气 C.氢能 D.汽油
(2)“中国建造”的卢赛尔主场馆外墙由金属铝制成。将铝块制成铝箔利用了金属的____性。
(3)“中国承造”的烟花献礼世界杯。烟花源于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其原理为:2KNO3+S+3C点燃
+N2+3CO2。
(4)“中国建造”的基础设施中使用了铁等金属材料,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反应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6.创新实验可以使现象更明显,操作更简单,减少环境污染等,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试卷第4页,共8页
(1)实验一: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方程式为
。装置中B处澄清石灰水装满至V型管内形成液封,待装置冷却后,用胶头滴管吸尽澄清石灰水,后倒出制取好的红固体,这样操作的好处是
。
(2)实验二:(资料: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 ∶、240 ∶。)
∶步骤I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
。
∶步骤∶中,实验现象是
。
∶该实验说明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有
。
四、流程题
17.《周礼考工记》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KOH以漂洗丝帛的工艺。大意是:先将干燥的木头烧成灰(含K2CO3),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即可。如图为模拟该法制取KOH的工艺流程。
(1)为使干燥木头充分燃烧,可采取的措施是
。
(2)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燃烧窑中产生的热量可供煅烧和操作
(填“∶”或“∶”或“∶”)利用。
(4)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除水外)是
。
五、实验题
18.依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试卷第5页,共8页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从图甲中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如图乙所示,将木炭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后,伸入集气瓶内,观察到木炭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4)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用的药品是
,欲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图甲中的
(填序号)。按图丙操作检验氢气的纯度,若
,则表明氢气不纯。
六、科学探究题
19.连续降雨后,一些房屋外墙面表层疏松脱落,同学们很好奇,请教老师后得知这是墙壁受潮泛碱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墙壁泛碱的原因、脱落固体的成分、预防泛碱的方法进行了如下探究。
任务一:查墙壁泛碱的原因
【查阅资料】砌砖一般采用混合砂浆,它是由水泥、石灰膏[主要成分为Ca(OH)2]、砂子拌制而成的。上述材料加水搅拌后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反应,生成Na2SO4、K2SO4等物质。下雨时,这些物质溶于水渗出墙面,待气温回升,水分子
后,就留下了试卷第6页,共8页 白霜状物质,使墙壁表层变得疏松,甚至脱落,即泛碱现象。
任务二:探究脱落固体的成分
同学们将适量脱落的固体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溶解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滤液,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溶液中存在SO4,不存2-在CO3
步骤1:取少量无滤液于试管中,先滴加
,再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白沉淀生成,
2-步骤2:另取少量无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溶液变红
酚酞溶液
【反思与评价】
(1)向步骤2中加入
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溶液中存在
(填离子符号)
(2)根据混合砂浆的成分,同学们一致认为墙壁脱落的固体中还含有一种钙盐,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任务三:讨论预防泛碱的方法
通过讨论,同学们得出预防墙壁泛碱的方法是
(写一种)。
七、计算题
20.某化学社团欲测定某造纸厂排放废水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项目化学习。
【任务清单1】配制稀盐酸。
(1)取10g36.5%的浓盐酸,加水稀释成1000 g的稀盐酸,所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任务清单2】废水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取20g待测NaOH溶液于烧杯中,将上述稀盐酸滴入,通过数字化传感器同时测定滴入烧杯内盐酸的体积和烧杯内溶液的pH,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试卷第7页,共8页 (2)写出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粒子有Na+、Cl-、H2O、
(用符号表示)。
(3)当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 g。
(4)计算20 g 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任务清单3】废水绿排放处理。
(5)为避免造纸厂排放废水污染环境,排放前应对废水进行中和处理,需加入的物质是
。
试卷第8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B
2.B
3.A
4.D
5.D
6.C
7.C
8.A
9.C
10.C
11. B
食物的腐烂
12. A
温度为t1∶
13.
C
取样,加入适量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14.(1)
碳
坏血病
还原
(2) +4价
非金属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合理即可)
15.(1)AC
(2)延展
(3)K2S
(4)Fe2O3+3CO
16.(1) C+2CuO高温2Fe+3CO2
高温2Cu+CO2↑
防止生成的铜粉重新被氧化
(2)
隔绝氧气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7.(1)劈成尽量小块状、鼓风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2)Ca(OH)2+K2CO3=CaCO3↓+2KOH
(3)∶
(4)碳酸钙/CaCO3
18.(1)长颈漏斗
(2) AD/DA 2KMnO4K2MnO4+MnO2+O2↑
(3)氧气的浓度
(4)
锌粒和稀硫酸 C
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19.
扩散到空气中
氯化钡溶液(合理即可)
加入酸后白沉淀不溶解
OH-
硫酸铜溶液(合理即可) Ca(OH)2+CO2=CaCO3↓+H2O
防潮(或墙体刷漆等)
20.(1)0.365%
(2)OH-
(3)20
(4)此时已滴入烧杯内的稀盐酸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20 g ×0.365%=0.073g,
设20 g 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ΔHCl+NaOH=NaCl+H2O36.540
0.073gx40x
36.50.073gx=0.08g
20 g 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08g100%0.4%,
20g答:20 g 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4%。
(5)稀硫酸
答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