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电子版
2023年10月31日发(作者:游戏情侣网名(精选350对))
日本年轻员工-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电子版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随着新课标的出现,老师的教学也要及时地改进。但是具体“改进什么?如何改进?”却让老师们犯了难。曹培英教授的本次讲座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改进策略,为一线教师们答疑解惑。
一、吃透教材,求真务实
教材是教学之本,但现在有些课堂盲目地跟从“潮流”,改编教材,反而偏离了教学的轨迹。其实对学生而言不管多老套的情境他们都是第一次接触,与其花费力气在教学设计的新颖上,倒不如求真务实,细读教材,把教材用好、用透,从教材中挖掘知识的本质。比如平均数的教学,以往教师会用平均分或皮球比赛引入,但教材的引入是让学生计算“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这个例题的意义在哪呢?我们深入思考会发现用矿泉水瓶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利于感悟移多补少的方法,并发现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让平均数出现的情境更普通,有利于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
二、立足学生,坚守初心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我们常说要“以生为本”,但往往教着教着就重在“教”,而忽视了“学”。怎么才算立足学生的教学呢?首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到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以“学”定“教”。比如计算100减78时,为什么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再向百位借一后十位变成9,个位变成10呢?教师只是告诉孩子记住0上有点记作9,但学生小小的脑袋中是否存在“为什么”这个问号呢?在这里如果把数字看作是人民币的单位,将抽象的算式变成直观的经验,就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退位的算理。在教学中,教师要看得见学生的问题,要把学生的困惑当一回事,到学习的痛点,坚守教育的初心。
三、轻负高质,提高效能
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一直是课堂上主要的教学形态,但是如果时间都用来说了,课堂就变成了“话剧演出”,缺少了学生思考和独立作业的时间。在双减的背景下,我们要让课堂变得更高效,就势必要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一节课只有40分钟,只有老师说的少了,学生参与的才会更多。这就需要我们对学情有充分的了解,课堂上学生会的老师不讲,能自学的让学生自主学,学不会的让学生讨论着学,学会了让学生当堂巩固。曹教授提出一节课的巩固时间要大于10分钟,要改进教学首先要改变这样的教学形态,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更多“对话”的时间留给学生静悄悄的“思考”,真正地提高课堂效能,为学生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