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新版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院校排名及考研难度分析

更新时间:2023-10-20 13:10:23 人在看 0条评论

新版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院校排名及考研难度分析

2023年10月20日发(作者:个人研修心得体会8篇)

教你一些熬夜小技巧-

新版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院校排名及考研难度分析⼀、专业介绍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是材料科学与⼯程⼀级学科下属的⼆级学科,此专业属于交叉学科的⼀种,是由物理、化学和材料等专业构成的,它综合了各学科的研究⽅法与特⾊,在物理、化学等⾃然科学的基础上,从分⼦、原⼦、电⼦等多层次上研究材料的物理、化学⾏为与规律,研究不同材料组成-结构-性能间的关系,设计、控制及制备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与相关器件,致⼒于先进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此专业的学⽣需要具有坚实宽⼴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的专门知识,了解材料科学的发展前沿;毕业⽣多在在科研单位、⽣产部门或⾼等院校从事有关⽅⾯的研究、科技开发、教学和管理,或者具备独⽴从事科学研究⼯作的能⼒。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培养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德、智、体全⾯发展的材料物理与化学⽅⾯的⾼级专门⼈才。具有材料物理与化学及其相关领域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知识技能,熟悉本专业国际研究动态,具有从事科研和承担专门技术⼯作的能⼒,成为积极为社会主义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材料物理与化学领域能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级科技及教学⼈才。材料物理与化学是综合运⽤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法,在分⼦、原⼦、电⼦层⾯上研究各种材料的物理和化学⾏为规律,通过材料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实现材料的制备与合成,探索材料的主要性能及其与成分结构的关系,研究和发展新型的先进材料和相关器件,并为新型材料的实⽤化提供原创性的技术积累。研究⽅向:(01)材料结构与相变(02)晶体⽣长及其控制(03)材料物性与表征。主要课程:⾼分⼦合成化学、⾼分⼦凝聚态物理、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与鉴定、⾼等有机化学、材料界⾯科学、固体化学导论、功能材料学、等离⼦体化学与技术、⽣物医⽤材料、薄膜技术、含能材料燃烧与催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开设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的学校⽬前有56所。如果想了解都有哪些学校开设此类专业可以参见下图:⼆、专业难度对于本专业考研难度,⾸先需要确定难度的⼤⼩得根据报考的学校,A 区985 and 211的材料物理与化学评估较好的学校,⽤脚指头想⼀想都觉得难,还有⽹上流传的B 区的211们不保护⼀志愿,只为接收985、211的优质调剂⽣源,如果情况属实,那也挺难的。⼯科与其他学科不太⼀样,考题的难度往往较⼤。⽐如说材料物理与化学有两门业务课,考的⼀门是数学⼀或者数学⼆,另外⼀门是学校⾃⼰出的专业课。考过考研数学的⼈都知道,这两张试卷属于统考,难度不⼩。尽管我们很容易在⼤神们的晒分中看到数学成绩130+,甚⾄140+的,但那仅仅是极少数;总体⽽⾔,能考到100分以上,就算不错的了。本专业考研的难度和本科的学校以及专业也有很⼤的关系。在⼀定程度上,考研的报录⽐能够反应考研的难度,即某个专业报考⼈数⾮常多,⽽录取⼈数却不多,那么这个专业的考研难度就很⼤,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考研报录⽐其实差别很⼤。本专业难考,主要在于专业度更⾼,不同专业之间的差距,特别是专业课差距⾮常⼤,有很多专业都有⽐较深的专业壁垒,⽐如你学⽂学的,若是跨考本专业的话,其专业课之间的跨度⾮常⼤,基本上学起来会⾮常困难,且涉及到专业实验实践,跨考基本上没有机会亲⾃去做这类的实验,很难体验到实验层⾯与理论上的差异,尤其是到复试阶段就可能⽆法应对导师们的各类专业性问题了。特别是⼀般这个专业都要考数学⼀、数学⼆,⽂科类专业⼤多数⼤学阶段是不学数学的,即便是经管类专业,数学也只学微积分部分,要跨到本专业,这个难度⼀般⼈很难做到。不过考研的难易都是相对⽽⾔的,考研的⽬的是为了提升,为了更好的发展,⽽不是仅仅为了拿个学位,报考之前要充分考虑到⾃⼰的爱好和兴趣,⼜要考虑到以后的就业问题。如果想考研不难,求稳上岸,对于材料物理与化学还算可以的或者不太好的双⾮⼀本考研难度还是较低的,因为绝⼤多数的双⾮考⽣都是奔着名校去的,来弥补曾经⾼考没进名校的遗憾。双⾮⼀本的竞争⼒就⼩不少,相对好考些。所以,这个专业考研难就难在竞争⼒实在是太⼤了。⽬前还需要注意到⼀个趋势,那就是更多学校的保研招⽣⽐例逐年增⾼,尤其是那些重点⼤学,那么留给统考⽣的名额就减少,再加上全国报考⼈数每年⼏⼗万的增加,想想都觉得考个名校真是难到怀疑⼈⽣,所以说到这⾥对于这个专业的考研难度,⼤家⼼⾥想必已经很清楚了吧。还有就是,这个考研难度主要分为两波。第⼀波难,难在初试复习的竞争⼒,如果初试排名很靠前,那也存在被刷的风险,对于本专业来说⼤多数学校⾮常看重你的专业能⼒,所以整个考研过程都不能掉以轻⼼。第⼆波难就是复试难,其实,每年考研初试排名中低于全体初试平均分的那波⼈是最尴尬的,因为这些⼈还存在着复试逆袭的理论性可能,可是平⼼⽽论,每年的复试逆袭的⼈终究还是少数,概率还是⾮常低的。再给⼤家发⼀下考区的划分,⼤家看⼀下⾃⼰属于哪个区域的考⽣,这也是和你考研难度挂钩的。A类考⽣:报考地处⼀区招⽣单位的考⽣。B类考⽣:报考地处⼆区招⽣单位的考⽣。⼀区系北京、天津、河北、⼭西、辽宁、吉林、⿊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东、河南、湖北、湖南、⼴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区系内蒙古、⼴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三、就业前景1.发展前景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就业前景⽐较好,⼀是因为此专业既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更注重先进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作,再就是此专业涉及范围⽐较⼴泛,在各个⾏业都有很好的应⽤,所以此专业的就业⾯⼴。此专业的毕业⽣可在多晶硅(化⼯能源公司)、半导体(电⼦类公司)、物理、材料类、⽆损检测(探伤、压⼒容器⼚家)等⾏业就业。另外在钢铁⼤型企业、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IT相关产业等等,都需要精密的材料技术,就业前景看好。材料物理的前景很好,但国内关于材料物理⽅⾯还处于摸索阶段,各⾼校的课程设置也能看出,对于这个学科的教学也没有形成规范的体系。如果你能对这个学科产⽣浓厚的兴趣,踏踏实实的钻研进去,继续进修取得更⾼学历,毕业后仍肯从事相关研究,就业肯定是相当不错的。因为国内对⾼⽔平的材料物理⼈才仍是供不应求,但如果只是本科结束⼯作,或随随便便混个硕⼠毕业,那材料物理专业相对于材料科学的其他专业来说毫⽆优势。市场趋势:材料科学是⾃然科学的重要⽅⾯,它的研究对于国民经济及社会的各个⽅⾯都有着⾮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及基础性作⽤。因此国家对这⼀⾼层次⼈才的需求也是⾮常强烈的。但前提必须是在此⼀领域有潜⼒、有兴趣、有志向的学⽣。办公地点:室内、室外初始职位:助理研究员职业利弊:⼯作稳定、收⼊较⾼,社会地位⾼,有实现较⾼⼈才价值的潜⼒。但要求耐得住寂寞。职业⼈格:研究型要从事此类职业的学⽣⼀定要坚持不懈地从⼤学本科⼀直读到博⼠,以⾄获得较好的发展平台。职业发展:科学家整体待遇和职业发展只能说是普通,特别当你⼯作三年出来后会发现你进步的速度已经低于你周围的去其他⾏业的⼩伙伴了。就业薪资:2.就业去向⽬前,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注重理论产业化,学⽣毕业后授予⼯学硕⼠学位,可从事材料物理与化学领域的科研、教学⽬前,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注重理论产业化,学⽣毕业后授予⼯学硕⼠学位,可从事材料物理与化学领域的科研、教学与产品开发⼯作,适合就业单位有⾼等院校、科研部门、⼯矿企业、政府机关、贸易部门等单位。⽐如⾯板⾏业,半导体存储⾏业,芯⽚⾏业等,负责⽣产或者测试⽅向的⼀线⼯程师,在⼯⼚⼯作为主,⽣活⽐较单调⽆聊,但是如果你可以适应这种⾏业的话⾃然是没什么问题。发展⽅向:本专业毕业的硕⼠研究⽣,除部分继续攻读博⼠学位外,⼤部分进⼊科研院所、⾼等院校及⾼新技术企业从事教学、研究、⼯程设计、产品开发和技术管理⼯作。专业⽐较对⼝的⼯作⼤都集中在⼯⼚的⽣产前线,质量检测,或者市场销售管理。就业⽅向:(1) 在相关科研部门从事从事材料物理与化学领域的科研、教学与产品开发⼯作。(2) 在⾼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从事相关教学和研发⼯作(3) ⼯矿企业、贸易部门、政府机关从事科研、⽣产、检验和管理。相关证书:材料物理性能检测员证书相关职位:涂料化学师,发动机疲劳与寿命分析主管⼯程师,⾼分⼦化学⼯程师,光伏材料加⼯与应⽤技术专业教师,材料挤出成型技术⼈员。材料学⽼师分两类,⼀个是屠龙的,⼀个是杀猪的,屠龙⽼师⾼⼤上,专注于前沿基础研究,搞⼤⽂章,学⽣出国深造较为容易,但不接地⽓,所以就业往往局限在学术圈;杀猪⽼师接地⽓,落眼于经济建设需要,⽂章不好,但和企业横向合作⽐较多,学⽣不好出国,但是⼯作对⼝,⽐较好就业。材料学科本⾝就是个交叉学科,不像物理、化学等专业选择单⼀,所以确实难以抉择,但这也意味着丰富的可能。材料物理总体⽽⾔在本科阶段不太好就业,但是物电⽅向还是很受欢迎的,华为三星等等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如果不读研想就业的话就去学物理电⼦学相关⽅向吧。读研的话我觉得如何选择主要还在于⾃⼰,如果想要留在学术界,做⼀个科学家(有点远了),基础研究背景和海外经历是⾮常重要的,可以考虑纳⽶材料⽅向,如果想要去⼯商界,那就尽量不要去屠龙了,个⼈的精⼒很难兼顾⼆者,所以问题的核⼼是你要做科研还是做⼯程师,⼆者的薪资待遇、⼯作环境和⽣活习惯差别很⼤,需要你结合个⼈能⼒、品味喜好和未来规划慎重决定,不是其他⼈的建议所能替代的。四、学校排名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情况怎样、哪些学校⽐较好是⼴⼤考研学⼦和家长朋友们⼗分关⼼的问题,材料物理与化学是材料科学与⼯程下属学科,以下是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第四轮材料科学与⼯程学科评结果整理出的材料科学与⼯程-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排名前2名的⼤学是清华⼤学、北京航空航天⼤学,以下是部分榜单,供⼤家参考: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1 清华⼤学 A+2 北京航空航天⼤学 A+3 武汉理⼯⼤学 A+4 北京科技⼤学 A5 哈尔滨⼯业⼤学 A6 上海交通⼤学 A7 浙江⼤学 A8 西北⼯业⼤学 A9 北京理⼯⼤学 A-10 北京化⼯⼤学 A-11 天津⼤学 A-12 东北⼤学 A-13 中国科学技术⼤学 A-14 中南⼤学 A-15 华南理⼯⼤学 A-16 四川⼤学 A-17 西安交通⼤学 A-18 北京⼯业⼤学 B+19 ⼤连理⼯⼤学 B+20 吉林⼤学 B+21 燕⼭⼤学 B+22 复旦⼤学 B+23 同济⼤学 B+24 华东理⼯⼤学 B+25 东华⼤学 B+26 上海⼤学 B+27 南京⼤学 B+28 苏州⼤学 B+29 南京⼯业⼤学 B+30 ⼭东⼤学 B+31 郑州⼤学 B+32 华中科技⼤学 B+33 重庆⼤学 B+34 国防科技⼤学 B+五、院校分析以上是开设本专业⼀级学科的院校,⼀定要在研招⽹上提前查好招⽣情况,例如今年有56所⼤学在招材料物理与化学的研究⽣,可能有些学校没有这个专业⽅向,所以要考本专业⼀定要提前了解信息。本学科开设的院校⽐较多,排名靠前的有清华⼤学、北京航空航天⼤学和武汉理⼯⼤学,两所在考研重灾区北京,难度不⽤多说。⽽武汉理⼯⼤学材料学属于双⼀流学科,专业还是⾮常好的,理⼯的材料每年招⼈应该有超过500+,考上理⼯的概率也⼤,理⼯材料的经费很⾜,在理⼯有句话这样说的,武汉理⼯就两个学院材料学院和其他学院,理⼯材料就业还是不错的,超过90%企业都会去理⼯进⾏校招,包括华为奔驰等等。理⼯和华师挨着,中间的门都被拆了,两个学校相通。武汉理⼯⼤学的材料⼀直是全国前5,校内实验室众多,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个是硅酸盐国家重点实验室,⼀个是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研究⽅向偏⽆机⾮和复合材料。武汉理⼯⼤学每年招收的研究⽣虽然多,不过有不少保研的,⽽且本校的考的也⽐较多,如果你能通过武汉理⼯⼤学的夏令营,我肯定推荐你考。武汉理⼯⼤学⽐较照顾本校,如果你准备的不是⾮常充分,有可能在复试被刷掉。不过这种现象在最近这⼏年好多了。其次就是北京科技⼤学、哈尔滨⼯业⼤学、上海交通⼤学、浙江⼤学和西北⼯业⼤学,都是985或者211重点⾼校,必然也会相当难考。如果没有特别执着于名校可以给⼤家推荐⼏所性价⽐⽐较⾼的⼤学,尤其是苏州⼤学,它的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排名也是⾮常靠前的,下⾯是这⼏所学校考研的⼀些信息,可以参考⼀下:苏州⼤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录取4⼈,报录⽐5:1,录取最低分341;南京理⼯⼤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录取9⼈,录取最低分321;南京航空航天⼤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录取1⼈,录取分数410;也可以试试哈尔滨⼯程⼤学,年年第⼀志愿都基本是国家线,不过要是调剂的话就不要来这边了,因为这学校的调剂分数死⾼死⾼的,这个学校基本上就是毕业以后⼯作待遇怎么样看你⾃⼰的际遇,有好的,也有不怎么样的,但基本上都能到⼯作(挑肥拣瘦,觉得怀才不遇的不算)。六、分数线材料物理与化学的⼀级学科是材料科学与⼯程。从上⾯来看,本专业的录取分数⼤多都集中于国家线附近,即使⾼的也是徘徊在320上下,总体来说分数不是特别⾼,相对⽐较容易,但是正是因为分数不⾼,竞争⼒必然会很⼤,⽽且要想在复试中脱颖⽽出,分数远不⽌如此,最重要的是本专业招⽣⼈数⽐较少,往往都是多少⼈中只录取⼏个。七、综述我个⼈认为,材料专业还是很有前景的,尤其是⼀些新材料(当然不是说传统材料衰退,⽽是相对成熟吧),不过前景可能并不体现在本科出来就业上,⽽是在研究上。所以我觉得,要是有情怀、有条件的话,选择⼀个⾃⼰感兴趣的⽅向,研究下去,提升⾃⼰的能⼒,有机会在那个领域做出成果;要是更注重就业,就选⼀些就业率⾼的、⽐较热的新材料;要是以后不想从事材料⾏业,选哪个专业就不是很重要了。我觉得要是想搞材料,还是考研⽐较好,⽽且材料类的好多东西相通,考研在这个⼤类⾥跨度也不是很⼤。很重要了。我觉得要是想搞材料,还是考研⽐较好,⽽且材料类的好多东西相通,考研在这个⼤类⾥跨度也不是很⼤。更多关于考研专业分析、考研备考经验资料等可登陆high研考研论坛了解更多,例如:1. 考研专业课资料免费下载2. 考研院校与专业如何选择3. 2022各⾼校与各专业最新考情与⼤数据分析4. 2022各⾼校最新报录⽐5. 公共课与专业课如何复习6. 考研备考流程与作息时间等另外,high研考研论坛也有许多学长学⼊驻,更多考研战友,更多考研经验,更多免费真题及考研专业课资料分享,赶紧加⼊high研考研论坛

观察自己影子在什么方向-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en369.cn/fanwen/xinxi-1-1034053-0.html

来源:范文频道-369作文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3-10-20 13:10:23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